结构性牛市下,部分激进的高净值投资者不满私募业绩,开始转向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不过,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私募产品仍是高净值客户的重要投资方向。在大部分稳健的高净值客户眼中,买私募能持续带来稳定的绝对收益,很省心,符合其预期,因而仍然会配置私募产品。
激进高净值客户转投公募
数据显示,2020年公募权益基金平均收益超54%,远超私募的平均收益。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2020年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为36%。在此背景下,部分激进的高净值客户开始转向投资公募基金。
华南一位较为激进的高净值客户说:“我去年买了头部私募的一个产品,收益只有50%,完全不达预期。这样的业绩公募基金也可以达到,我今年就马上赎回了。”他告诉记者,他买私募主要是看收益,“我能承受50%的回撤,但我不能忍受买的私募跑不过公募。如果私募规模太大无法持续维持业绩,或者管理人风格变成稳健派,我就会撤出。”
据他介绍,他有20年的投资经历,大概10年前开始不炒股,转而买基金。他会根据市场风格来选基金,“我要抓住这波行情并大胆下注,熊市下我就稳健一些。”
广州一位高净值客户告诉记者,去年6月份,他买了华东某量化头部的产品,结果收益不到5%,远远不及他的预期,而同期他买了包括景顺长城、易方达、融通基金等公募产品,业绩在40%至60%之间,远超预期。“这落差有点大,不过,我还没有赎回私募产品,打算再看看。”
深圳一位高净值客户告诉记者,去年持有的私募产品的确没有跑赢公募,如今有闲钱就买公募,原本持有的私募产品也暂不赎回。“2018年年初买的私募一直持有至今,没有再买。私募收益大概3年一倍,收益还算满意。”
稳健投资者不急于赎回
北京某商业银行私行人士表示,虽然现在很多客户发现公募在牛市表现比私募突出,但还是会配置私募产品,因为私募省心、稳健,而且有封闭期,不会频繁交易。
南方某大型券商营业部人士也表示,目前投资者赎回私募的比较少,一方面是封闭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没有更合适的产品去接续。“我们也不建议赎回,今年大家预期会下降,目前也没有更合适的产品去配置。”
也有个别高净值客户表示私募的表现符合预期。上海一位高净值客户告诉记者,买公募和私募有十几年了,去年10月买了某新锐“公奔私”基金经理的产品,如今虽然只有10个点左右的收益,但符合预期。“我的预期都不高,平均每年有百分之十几就不错。他是投资低估值股票的风格,这个时点买进,收益肯定不会很高。这个产品有3年封闭期,暂时也无法赎回。”
山东某高净值客户告诉记者,他买公私募十多年了,这些年各种私募产品的收益跟他自己做投资差不多,但私募比较稳定。“他们的表现都符合我的预期,但在业内都不是表现最好的。”在他看来,2019年以后整个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了,市场风格切换的规律可以被专业机构把握,而他自己炒股的话把握不了。
招商证券研究咨询部董事贾戎莉分析,目前高净值、中低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稳健、绝对收益目标的客户更倾向于私募,中小投资者、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更倾向于公募,主要因为私募基金更偏向于以绝对收益为目标。
雪球私募告诉记者,在雪球中持有私募超过两年的用户数超过老用户的一半,2020年赎回的用户占比很低,有复购追加行为的用户则超过半数。
雪球表示,整体看,投资人对公募基金的接受程度更高,希望将自己的资产托付给专业的基金经理,进而享受到市场发展的红利。但在购买私募基金的高净值用户数量也在大幅增长,原因是在私募基金的激励机制下,优秀的基金经理创造超额业绩的同时会更关注绝对收益的体验,而投资风格和特点非常鲜明的私募基金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更有吸引力。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指出,经历了大幅上涨之后,A股市场分化加剧,选股难度增加,获取收益的难度也在加大,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应该降低今年的收益预期,考虑到私募追求绝对收益,而公募追求相对收益,同时私募策略更为丰富和灵活,今年投资私募可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