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卖不动,基金公司这样破局!
方丽 陆慧婧 张燕北 2022-09-04 18:50
2022年市场震荡之下“新基金”发行明显遇冷,不少公募基金公司将破局之道放在激活“老基金”之上。这让规模已达27万亿公募基金行业或开始走出“赎旧买新”的困局。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行业发力“持营”动作频频:纷纷增速老基金“C份额”、降低老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率、转为券结模式、积极参与银行“二次首发”,或者实现产品改造满足各渠道不同需求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基金公司反馈,目前市场存量基金产品已经破万只,不少基金公司产品线非常完善,优秀基金经理实际能新发额度有限,“做好做精老产品”就成为比新发基金更重要的事情。更有人士直言,市场的运行就如同四季变换,在市场遇冷的时候,基金更要“逆向营销”,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投资者教育,通过时点和产品的分散配置,引导客户树立长期投资理念。2022年,从新基金成立的数量、发行规模、平均规模等多指标都显示出新基金在降温,因此基金的持续营销成为基金公司面对市场调整的重要抓手。将优质存量基金增设“C类”份额是今年一个比较明显现象。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根据市场公开数据,合计有332只存量基金增设了C份额,接近去年全年增设的345只。而在2019年、2020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20只和153只。据悉,基金C类份额与原有的A类份额相比,最大的不同主要是在费率上。一般A类份额有申购、赎回费,C类份额没有申购费,如果持有满30天则没有赎回费,但有销售服务费率。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就介绍,相比A份额,C份额费率较低,适合交易频繁的投资者,这主要是两类投资者偏爱,一类是指数产品,作为工具型产品,降低费率,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工具属性;另一位是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基金用户持有时间相对较短,设置低费率的C份额更有利于做大产品规模。“这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多一种配置选择,更重要的是能有效降低投资者短期持有的成本,对短期阶段性持有的投资者来说或体验更好。尤其在互联网平台,很多年轻投资者交易频率相对偏高,基金公司增加C份额可以满足这类投资者的多样化的需求。”长城基金相关市场人士表示。他还表示,2022年的A股市场震荡频繁,投资难度加大,权益类基金销售遇冷,对于持有期限较短的个人投资者,基金公司增设C类份额,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因今年市场低迷,预期收益率下降,相对偏低的交易成本也更符合其利益诉求。总体而言,在震荡市投资者偏向短期择时和交易,基金公司增设C类份额也有助于整体基金销售。恒越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增设C类份额主要还是出于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的考虑,2022年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低位补仓或波段操作的需求增加,加上基金公司和代销渠道大力推行基金定投,C类份额免申购费便于投资者在定投或补仓时减少手续费成本。除了费用更便宜,让用户体验更好之外,也是为了迎合互联网渠道的营销需求。创金合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基金公司为产品增设C 类份额或为迎合互联网渠道营销需求,侧面反映了第三方代销机构保有规模增速明显,基金电商业务倍受重视。而电商渠道客户通常比较喜欢C类份额。同样,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人士也表示,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在代销业务上积极转型,从注重中间业务变成了注重持有人体验,而C类的份额比较适合持有期限较短的客户群体,增设份额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短期持有客户的收益体验。另一方面,线上渠道日益成为客户购买基金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线上客户不同的持基体验,各基金公司大量增设了C类份额以应对银行渠道考核和满足终端客户不同的持有期需求。除了增设C类份额之外,在“激活”存量基金上,降低管理费、托管费也是今年重要现象之一。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今年以来已经有59只老基金宣布降费,其中包括了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等等。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选择通过降费的形式让利投资者,整体上可能属于“薄利多销”的业务思路。尤其引起注意的是,主动权益类基金降低管理费率,如8月份就有基金将年管理费率由原1.2%降低至1.0%。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共有恒生前海恒锦裕利、创金合信鑫利、广发安享等12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降低管理费,降幅最大的产品从1.5%管理费降至0.6%,下降90个BP;恒生前海恒锦裕利、创金合信鑫利还降低到0.4%年管理费率,处于行业最低水平。不仅如此,不少债券型、货币型基金通过降费让利投资者,以增加产品竞争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嘉实货币、光大现金宝、工银瑞信薪金等19只货基,密集下调了管理费率。对此,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经理徐圣雄表示,随着基金数量越来越多,同质化也在加剧,在业绩方面竞争不够明显的情况下,另一条路线就是让利,无论是设立C份额或者降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同时,降低管理费和托管费也能变相的提高产品收益率。“总体来说,公募基金收费调整是为了更好兼顾投资者和管理人的利益。” 海富通基金市场人士表示,公募基金降费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类固收产品收益率下行,部分产品管理费、托管费过高,与同类产品相比竞争力不高,因此需要进行调降。第二、权益指数产品由于产品竞争加剧,通过降费提升产品收益竞争力。而一位基金渠道人士则表示,“老基金”降低费率,一是让利投资者,今年权益市场赚钱难度加大、力争获取低风险收益的打新收益率总体下滑较为明显,客观的市场环境让投资者通过此类策略获取的实际收益在变少,降低管理费率或是一种主动让利投资人的行为。“第二是提升竞争力,尤其对于同等策略条件下、风险收益比趋同的不同产品,如打新、套利等被动型策略产品,降低管理费让利于投资人,相当于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上述人士表示。他还表示,第三是扩大基金规模,从此前市场上一批固收类、权益类产品的降费结果看,产品在保持优秀业绩的同时主动采取降低管理费的方式让利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基金规模的增长。不过,不少基金公司直言,“降费”并不简单是“打价格战”。恒越基金表示,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募16条”)中提到了要将投资者实际盈利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提升营销服务体验、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监管另外也鼓励“合理让利型”产品供给,“降费”是公募管理人积极响应的举措之一,归根结底是希望更好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存量基金转为券结模式、积极参与银行“二次首发”,或者实现产品改造满足各渠道不同需求等,都成为激活老基金生命力的方法。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存量老基金启动证券交易模式的转换越来越多。截至8月31日,年初至今已有24只权益类基金完成转换证券交易结算模式。从全市场角度看,在全市场10052只基金中,当前共有429只产品采用券结模式运作。业内人士表示,老基金调整结算模式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老基金改造相比成立新基金时间效率更快;二是,老基金有现成规模,券商因此多得可见的额外资产规模;三是,老基金改券结模式相当于券商做二次首发,基金公司也可以借此把老基金规模迅速做大。未来会有更多基金公司会为了效率采用该模式。除了改变券结模式,还有一些基金公司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如恒越基金相关人士介绍,会把重点放在存量基金的亮点挖掘和投资者陪伴上,多形式持续宣传老基金的投资风格、持仓变化方向、策略观点、未来市场研判等等,让投资者更加深入了解各个老基金的特点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则是分为两步走,一方面公司把业绩突出、有一定规模的产品争取打造成公司的旗舰产品,做成公司的品牌和明星产品。另一方面公司针对部分规模较小的产品,可能会把此类型产品标签化,吸引线上的客户关注。海富通基金市场人士也表示。根据渠道和客户群体对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的要求,进行产品改造,在合规的前提下,实现定制化的需求。“和渠道一起搞二次IPO,增加老基金营销力度。”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样是激活老基金的办法之一,不过会重点筛选业绩较好或者风格明确的基金进行。据他介绍,在业绩亮眼的情况下,银行渠道端的持营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赎旧买新”一直是基金行业的困局之一,监管层为抑制“赎旧买新”在近两三年来采取的一系列组合措施,在市场震荡、竞争激烈之下,基金行业正在寻求破局之法。谈及今年基金公司将营销重心转向存量基金的重新激活上,创金合信基金人士就表示,今年A股市场波动大,结构特征明显,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权益类新基发行整体不易,有业绩基础的老基金在结构性市场中较为灵活,公司和代销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从资产配置视角向投资者做优品老基金的持营推荐。恒越基金也表示,新发基金占用或耗费的各方资源较多,且对于主动管理基金而言,一位基金经理发行新基金后的投资思路策略和方向,大概率也会与其老基金较为相似。市场机会瞬息万变,老基金已有仓位组合、不用新建仓,能相对更及时地把握今年的行情节奏,在持营时机上也更为灵活,较少受到注册进度或发行档期限制。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市场降温,新发不易,所以基金公司纷纷选择营销老基金。另一方面,销售渠道,主要是银行也开始注重持营。“一方面目前市场存量产品已经过万只,而优质的基金经理可以管理的产品只数以及可以新发的额度都是比较有限的,另一方面很多头部公司的产品线已经非常完善。” 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相关人士表示,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做好自己老的产品,把产品打造成精品爆款,则是比新发产品更重要的事情。上述人士还表示,此外,电商客户追求业绩排名,有过往业绩、有流量的基金产品更受市场追捧,新基金则受制于代销渠道档期和销售实力的限制,规模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海富通基金市场人士表示,首先,在疫情和楼市等不确定因素下,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新基金发行遇冷,四月份以来越来越多的基金产品出现延长募集或募集失败。因此,持营产品成为了低位布局的选择。其次,国内公募基金的数量已超过1万只,产品同质化和小微化问题突显,激烈的竞争使得规模逐渐向明星基金集中。因此,多家公募基金力推有优秀历史业绩的产品,以提高市场影响力。不过,各家基金公司人士强调,无论是新基金首发还是盘活存量基金,最核心还是做好业绩,只有优秀的业绩回馈投资者,才是长期制胜之道。银行、券商、电商多渠道发力
基金公司打开持续营销新局面
2022年对基金市场销售人员是颇具挑战的一年,经过三年结构性牛市行情,今年受宏观经济、俄乌冲突、疫情散点爆发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开年前四个月剧烈调整,基金发行市场“一夜入冬”,多只老基金年内净值跌幅一度跌近30%。与过往持续出爆款的基金发行市场相比,今年基金营销工作任务艰巨,部分新基金艰难保成立,老基金持营更强调多渠道开拓,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有基金公司今年将券商结算作为基金销售的抓手,部分基金公司针对银行及电商渠道不同特点有针对性营销,还有基金公司根据渠道个性化需求进行老产品改造,更有基金公司在市场遇冷的情况下,配合渠道逆势完成产品布局。牛熊更迭是市场常态,身处弱市环境下,多位基金公司人士更感受到做好投资者教育以及客户陪伴工作的重要。希望通过引导客户做好资产配置,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与持有人共同走过市场冷暖。受市场波动影响,今年新基金发行一度遇冷,老基金持续营销顺势成为基金市场部的重点工作,多家基金公司针对银行、电商、券商等不同渠道有侧重地开展工作。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不同基金的重点营销渠道银行并不相同,这与和电商两个渠道属性不同有关。“一些业绩拔尖、更具打榜性质的权益产品更容易在电商端获得青睐,银行端方面,一些稳健的固收产品受到较多青睐,另外在权益老产品持营上更倾向于中长期业绩稳健的绩优产品。今年根据不同渠道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展产品持续营销工作。”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基金持营会视不同的情况而定。在业绩亮眼的情况下,银行渠道端的持营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外,在新发上,一般还是以银行、券商等传统渠道为主。在海富通基金市场人士看来,今年基金销售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渠道端“重首发,轻持营”的现象在减弱,历史业绩优秀、契合当前市场的绩优产品受到银行、券商渠道的热捧。据其介绍,今年以来,海富通多只产品与众多银行、券商渠道开展了广泛的重点持营合作。同时,通过策略交流会、客户沙龙以及线上投教等形式,短融ETF在券商端的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另外,根据不同渠道的个性化诉求,完成了老产品改造,从而实现了定制化产品的持续营销,使老产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还有多家基金公司今年选择券商结算模式作为老基金持营的突破口。恒越基金称,这两年随着券商交易结算模式的推广成熟,券商也越来越成为新发基金的重要依托,叠加过去三年权益市场大发展和监管鼓励,券商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无论首发或持营,券商都成为更加不可忽视的力量。恒越基金与渠道的配合主要是专业观点的持续输出和投资者陪伴,通过高频的线下线上路演讲解、直播互动、长图文或短视频,帮助渠道的客户更好地理解产品、分析行情,疏导和安抚投资者情绪。据创金合信基金观察,今年基金销售上,银行仍是主力,积极发力线上业务;券商保有量持续增长,券结基金继续发展,整体格局有所变化。创金合信基金表示,今年主要围绕渠道财富管理转型,精耕细作做好渠道服务,及时推荐符合渠道和投资者需求的优品基金。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也认为,今年基金“新发靠银行”的格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因为银行(尤其托管银行)对于新发基金的考核力度和政策支持较大,肩负着产品成立的压力,通常也会投入更多的支持资源。而电商渠道的客户,通常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历史业绩的产品。“持营靠电商”从大趋势来说也没有问题。随着基金电商业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了线上购买基金。但线上客户也会受到市场情绪影响,业绩好的产品电商平台也相对更容易推动,业绩普通的产品持营,可能还是以传统渠道为主。在基金销售上,为营销老基金,金鹰基金积极配合各渠道做好基金的宣传推介工作。一方面针对银行的支行网点做了大量的拜访沟通工作,介绍公司绩优老产品。另一方面,在今年市场普遍遇冷的情况下,配合渠道一起营销终端客户,逆势布局公司相关产品。过去的2021年,新基金发行很狂热,老基金却面临较大赎回压力,不过,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今年“赎旧买新”的资金腾挪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指出,赎旧买新这个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投资者频繁操作未必能获得基金长期收益。监管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对“赎旧买新”的管控措施,督促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恒越基金则表示,今年上半年全行业都相对放慢了新基金发行节奏,并且新基金发行形势也不如去年乐观。相较于“赎旧买新”,今年的现象更多是投资者止盈或止损,在经历了一季度急跌后,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信心不足,二季度股市反弹后持有的产品扭亏为盈或者从“深套”转为“浅套”,部分投资者出于谨慎选择了赎回兑现观望。“在市场热度较高的时候,“赎旧买新”现象较为严重,从销售机构角度,建议客户将长期亏损的产品以及短期已有一定收益的产品进行赎回更有利于新基金产品的销售。今年以来,大多去年配置的新基金目前处于浮亏状态,而今年配置的新基金虽有盈利但首发销售规模普遍不大,因此“赎旧买新”的情况在权益类产品上有一定程度降低。”海富通基金市场人士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不过,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老基金持营和新基金发行上,不同的渠道侧重点依旧不同。据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事实上,无论新老基金发行,对基金公司来说没啥区别。对渠道来说可能激励形式和程度有差别。另外对于有历史业绩的老基金,营销起来可能比新基金相对简单。长城基金也表示,新老基金的管理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发行合作上有差异,主要还是银行内部的激励政策差异,基金公司主要是跟随银行渠道策略。海富通基金市场人士谈到,新基金发行存在特定销售档期,基金公司往往投放资源进行集中推广,销售机构也有动力进行集中销售;老基金数量多,销售渠道关注度有限,同时对销售过程择时要求也更高,买入后由于没有建仓期,短期波动更大。对于渠道而言,出于自身的需求与压力,将新基金发行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于基层营销人员也更具吸引力;而老产品的持续营销,则可以更好地实现客户陪伴,提高资产配置的效果和效率。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也提到,新基金发行对于代销渠道而言提供的政策支持通常情况下可能会高于老基金持营,而且同一档期、同一渠道的新产品发行只数不会太多,渠道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产品发行。而且新基金通常有集中销售期,在集中销售期内,基金规模可能会短时间迅速增长。因此,基金公司对于新基金的重视度也往往会更高。而老基金持营通常没有固定的销售期,或者销售期有较长的周期,同档期产品的竞品更多,这其中有过往业绩支撑的产品,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较好的销量。“对于渠道而言,新发基金更多是概念或者基金经理的包装,营销重点更偏向于‘未来’。而老基金虽过往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但营销更加看重的是过往业绩等历史因素,重点更偏向于‘过去’。”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经理徐圣雄如是称。2022年的基金发行市场“明显降温”,作为业内人士,有何思考和感悟?作为基金管理人,又该如何更理性地看待基金营销?多位人士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长城基金明确指出,任何一种投资行为,都应建立在专业、理性、冷静的基础上。牛熊更迭是市场常态,作为基金管理人,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要充分做好投资者陪伴和服务,引导投资者理性应对市场变化。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更是直言,基金行业一直有句老话“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当市场行情起来、展现赚钱效应的时候,市场对基金的关注度开始空前提高,入市意愿提升,但那时市场估值中枢已经提升,投资者进来能赚到钱的概率并不高;反之,像当前已经降温的市场,“从中长期看来,目前正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时机,但是此时投资者信心相对不足,入市意愿较低。作为基金公司,应该从投资者切身利益出发,在市场低点时加大投教和市场陪伴力度,在市场高点时理性营销,这样才能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从而长期建立对基金行业的信任度和认同感。”“投资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产品销售亦如此。从人性的角度,绝大部分投资者是不够理性且想要追逐短期收益的。而市场的健康向上,则是投资者能够有信心长期投资、愿意做长期投资者的基础,同时对于基金管理人,也需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同时做好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坚持难而正确的事,帮助客户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进而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是基金营销的意义所在。”海富通基金市场人士总结过往多年基金营销心得时如是说。“市场的运行就如同四季变换,十分正常。酷热之后总会遇到寒冬。在热的时候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在过冬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相信寒冬总会过去。”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作了形象比喻,“回到基金营销方面,在市场遇冷的时候,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投资者教育,通过时点和产品的分散配置,引导客户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作为基金公司而言,眼光也要放长远,不能竭泽而渔,要做长期正确的事,把持有人的利益和持有体验永远放在第一位,与持有人共同走过市场冷暖,一起成长成熟。”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经理徐圣雄也认为,类似2021年的狂热本就不可持续.“公募基金作为一个普惠金融的定位。市场狂热,我们更应该冷静,更加注重持有人的利益和体验。基金营销更多的是帮助客户充分了解产品。我们并不一定是因为一只产品‘厉害’或者火热就销售给客户,而是销售合适的,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对’的产品,我们在基金产品销售方面,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把对的产品销售给对的人。”他如是表示。
步入九月份,多数基金公司表示在基金销售方面将坚持新发和持营并举,对绩优老基金产品持续营销的同时,通过新发基金完善公司旗下产品线。展望接下来的行情,受访人士认为市场整体在震荡中充满结构性机会,基金销售端预计也将实现弱复苏。基金公司将根据渠道与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匹配,以引导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为基础,做好各类产品的营销服务。站在9月份的开端,不少基金公司已在紧锣密鼓地为2022年剩余几个月的产品营销业务做规划。据了解,他们多数计划在加强老产品持续营销力度的同时适时推出新产品,拓展公司产品线。恒越基金介绍,公司在年内将坚持新发和持营并举,新发牵涉到主渠道在发行档期等方面的统筹安排,而持营活动可根据行情变化和具体产品特点随时以不同形式推动,效率更高,新发基金更多是为来年布局,持营更偏向实时把握年内投资机会。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也表示,金鹰基金会在今年后续的几个月中,新发和持营两样并举、共同推进。一方面通过新发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扩大公司在各代销渠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公司部分产品过往多年的出色投资业绩,同时近期旗下个别权益类产品刚获奖,也希望利用这些明星产品的效应,在各个渠道做好持营工作,用优质的产品来满足渠道客户的投资需求。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直言,“公司一方面将根据公司和市场节奏,继续推出新产品。另外一方面,持续营销工作作为全年重头工作之一,仍将重点推进。与新发基金一样,持续营销同样是基金公司做大规模的重要手段。就我们公司而言,由于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近期就把收益稳健、波动较低的“固收+”、FOF等类型基金作为近期重点推介的产品。”不过也有公司表示,老产品的持续营销仍然是年内的重头戏。“今年剩余时间,”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就称,“我司将更加侧重持续营销。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相比于首发,绩优产品更加能够帮助客户提高资产配置的效率。在基金销售方面,公司将从销售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坚持长期主义,坚持难而正确的事情。通过投资者教育的方式深耕渠道,改善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在持续营销的具体方式方面,华南一家公募营销部门负责人透露,多家大公司在接下来的营销中将继续加大基金定投推广的力度,他所在的公司也将基金定投作为营销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而且一些基金销售渠道对基金定投的推广力度也有所增加,部分券商已对旗下相关业务人员下发了推广基金定投的相关考核任务。基金销售端热度与市场行情息息相关,A股的一涨一跌牵动着基民神经。在受访人士看来,9月市场或将震荡筑底,基金销售也将逐渐升温。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直言,“我们对接下来的市场维持谨慎乐观的判断,市场整体在震荡中充满结构性机会,基金销售端预计也将实现弱复苏。”在产品布局方面,海富通基金的发力方向主要分为三类。首先,均衡类权益产品,此类产品是客户布局权益市场的压舱石,在运作良好的情况下,均衡类产品有望捕捉到各行业主题的结构性机会,力争为客户创造持续的阿尔法。其次,赛道主题型产品,例如碳中和主题,已逐步形成市场的长期主线之一,为客户的资产配置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最后,债券类ETF,海富通基金的债券类ETF在种类和规模上优势明显,我们将持续推广,打造更多更好的场内债券工具选择。创金合信基金则称,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策略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既要结合市场趋势,根据渠道与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匹配,做好固收类、固收+等基金产品的营销服务,也会积极引导投资者关注权益类产品的低位布局和定投机会等,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判断,市场行情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期,短期内人气可能难以较快得到恢复,这也会体现在基金销售的规模上面。今年以来,除了货币基金、同业存单基金等部分品种,偏债混合类基金和权益类基金的整体规模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缩水,后续需要等到市场企稳,人气恢复后,销售端可能会有所改善。谈及金鹰基金后续在营销产品类型方面的选择,金鹰基金零售银行部介绍道,一方面会发挥公司目前自身优势和特点,布局权益品种;另一方面也会根据渠道客户的需求,不断完善公司的产品线。据了解,恒越基金针对产品营销的选择重点考量两方面因素,一是发挥自身优势特点,结合行情演变选择与未来行情风格机遇契合度高的绩优产品,对恒越基金而言即以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为主。二是适应配合不同渠道的特点和需求,比如部分互联网平台倾向于工具性质相对较强的短债类基金和其他固收类基金等,我们也会匹配相应的基金类型开展营销。“我们认为市场行情大概率会震荡向上的,”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经理徐圣雄认为,随着行情逐步修复,基金销售也会从上半年热捧的固收产品转变,客户选择会更加多元化。排排网财富还是会从客户的资产配置角度出发,利用多年服务高净值客户的经验,均衡搭配各个产品类型销售,更加注重用户的长期利益和持基体验。数据显示,8月份新基金发行市场回暖持续,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居前,即将到来的9月,更多新基金即将开启发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11时,按照基金成立日计算,8月基金发行市场共计发行新基金124只(仅统计主代码,下同),较7月环比增加6只,合计发行份额1647.83亿份,环比上月增加390.1亿份。总的来看,8月新基金发行市场环比上月继续回暖。具体来看,按照发行总份额排序,前十名新基金共计发行786.64亿份,占比47.74%。从基金类型来看,新基金发行份额排名前十中,全部为债券型基金。就新基金发行计划而言,截至9月2日,目前已披露的发行计划的新基金合计41只,其中发行日在9月份的共计38只基金。从基金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占据主流,共计26只,占比近7成,显示出基金公司布局权益产品的热情依然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