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券商业绩全面“回血”,17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100%,更有多家券商利润猛增超1500%。一季度券商整体收入超1300亿元,其中,自营业务“挑大梁”,贡献近四成收入。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券商板块一季度在自营带动下实现大幅反转,业绩弹性明显。
一季度业绩全面“回血”
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有17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100%,其中,长江证券和太平洋更是增超1513.15%、1511.80%。从业绩排名来看,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净利润位列前三,分别为54.17亿元、32.45亿元和30.4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60%、46.55%、20.71%。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权益市场整体疲软,不少上市券商因自营业务受挫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拖累母公司的业绩出现亏损。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全部实现盈利,自营业务成为主要推手。
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20多家券商的自营投资收益为负;今年一季度,50多家上市券商的自营投资收益全部实现正收益。
按照“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口径计算,今年一季度,多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000%,如西部证券同比激增2386.23%,国泰君安猛增1786.70%至31.79亿元,国信证券、天风证券增幅分别为1449.53%、1283.74%。
此外,有4家券商一季度自营收入增幅超600%,分别是招商证券、方正证券、首创证券、财达证券,幅度分别达到880.70%、778.25%、669.40%、625.51%。此外,中国银河、信达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太平洋、山西证券、中银证券也增幅较大。
按照一季度自营业务收入排名,中信证券以66.13亿元位居第一;紧随其后是华泰证券,收入为45.77亿元;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自营收入也超30亿元,位居第三至第五;中信建投、中国银河、海通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也名列前十。
自营业务贡献近四成收入
据信达证券统计,今年一季度券商整体实现收入1333.67亿元,同比增加38.5%;净利润425.78亿元,同比增加85.8%。其中,自营业务贡献近四成收入,合计达487.58亿元,同比增加508.61亿元,为业绩增量的主要来源。
多家机构认为,自营业务是驱动行业业绩高增的主要原因。自营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主要涉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及衍生品市场的投资。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权益投资策略成为头部券商与中小型券商投资业务分化的主要原因。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投资收益领跑行业,自营投资对整体业绩形成支撑。
西部证券研报预计2023年将是券商业绩大幅修复的一年,尤其是受到自营业务冲击大的公司预期将在年内实现较大幅度的改善。
随着上市券商2023年一季报披露,券商重仓股也逐步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按照市值统计,券商重仓流通股中位居前列的有中信建投、江苏银行、隆基绿能、牧原股份,券商持仓市值分别为98.12亿元、61.20亿元、20.91亿元;券商持仓宝丰能源、藏格矿业、三六零的市值分别为11.05亿元、10.26亿元、5.17亿元。此外,中科曙光、蓝色光标、海光信息、中文在线、中南传媒等AI概念股的券商持仓市值也较高,均超过3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提醒,券商自营业务是中小券商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券商自营加码,在增加公司收益可能性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因此,要重视资产配置和资产结构两方面。
2023-05-08 14: 15
2023-05-08 14: 15
2023-05-08 14: 02
2023-05-08 14: 01
2023-05-08 13: 52
2023-05-08 13: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