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市场这么大,新基金怎么买?新基金是否值得关注,管理人是否值得选择?对此,基金君为大家带来人物库专题【新基人物】,解析新发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
2025年春节假期后,公募基金开始“排队”发行。其中,权益类基金仍是基金公司重点布局的基金品类,在所有新发产品中占比超六成。
此外,新发市场更是亮点纷呈,多家公募机构权益部门负责人亲自出马管理新产品,首批科创综指ETF也将在本月正式与投资者见面。
近期共有25只基金发行,分别有10只股票型基金、4只混合型基金、7只债券型基金、1只REITs及2只FOF。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正处于前期上涨之后的整固期,各路资金蓄势待发,静候政策的进一步出台以及落地后所释放的动能。
在经济逐步向好的背景下,优质公司本身就有估值进一步修复的要求,再叠加所在行业需求增长或者产业进入新周期,供求开始恢复平衡,优质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和业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A股市场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都说基金“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在这些新发基金中,有哪些基金经理值得关注?
今天,基金君将为大家介绍本周发行新基金的两位人气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海富通基金周雪军、东方基金李瑞。
资料显示,周雪军本次发行的基金,在投资目标上,将积极进行资产配置,精选优质个股,力争实现基金资产长期增值。
此外李瑞发行的基金在投资目标上,在控制风险并保持基金资产良好的流动性的前提下,重点挖掘并捕捉“低碳经济”主题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本期《新基人物》,基金君将解析海富通基金周雪军、东方基金李瑞的投资理念与框架,并分享他们对后市的研判,以飨读者。
“我们并不追求绝对的控制回撤,如果要完全控制回撤,则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向上的超额受益。”
和大多数基金经理一样,海富通基金周雪军的投资之路也是从研究员开始的。有地产行业从业经历的他自然而然地从地产、钢铁、建筑等熟悉的领域开始研究生涯,构建起金融地产及周期行业能力圈,奠定了坚实的宏观分析基础。
2012年周雪军初出茅庐开始管理产品,下半年开启的周期地产行情让周雪军感觉投资仿佛尽是坦途,当年他管理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前16%的业绩领跑,然而2013年智能手机普及引爆成长股浪潮,周期+金融不再适用,周雪军开始意识到扩大能力圈的重要性。
2015年周雪军加入海富通基金,直到2017年,周雪军把能力圈拓展到泛消费领域,在2023年之后,周雪军保持对AI产业的学习和追踪,全市场选股的能力圈就一步步建立起来。
从周雪军的动态回撤来看,截至2月10日,其管理的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为-11.46%。
由于该基金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相比整个灵活配置基金指数,回撤控制方面并未展现出优势,略高于同类平均,相对业绩则是大幅跑赢灵活配置基金指数。
在市场上涨时保持优异收益弹性,在下跌时控制回撤、博取收益,依靠均衡风格、有强劲选股实力的周雪军也成为最受公募FOF基金偏爱的基金经理。截至2024年6月,该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约86%,远超同类基金。
(周雪军动态回撤,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0日)
周雪军投资方向以均衡方向为主,细分行业上偏好房地产开发和运营、建筑施工、其他化学制品Ⅱ、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持仓风格偏向中小盘以及大盘价值。
在具体个股分析中,周雪军倾向于依据行业运行规律进行差异化分析。就银行、煤炭企业而言,管理层治理能力在分析中的权重较轻,供求关系权重较大。
而对消费品企业来说,管理团队、营销团队、组织架构、竞争壁垒则更为重要;科技成长企业方面,周雪军更看重技术进步;房地产来说,更看重政策。
据Wind显示,周雪军从业至今,年化收益率为68.55%;近一年年化回报为4.84%,均远超于同期沪深300。
(周雪军投资指数表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0日)
拥有广谱能力圈的周雪军追求以中证800指数为基准的超额收益,在此基础上以“不在行业上有过大偏离”、“强调个股之间的对比”为目标构建投资组合。
具体而言,周雪军的投资方法论主要是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的结合。
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研判是周雪军所有投研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
以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判断为出发点,持续调整对大类资产、市场风格、主要景气领域的预判,力争避免战略性错误。
而后通过自下而上的跟踪各主要行业景气趋势和格局演绎,对宏观策略预判进行印证,进一步落实行业配置,同时注重个股精选。
据悉,拟由周雪军担纲管理的海富通远见回报混合C基金计划募集期为2025年2月10日——2025年2月28日。
在投资目标上,该基金将积极进行资产配置,精选优质个股,力争实现基金资产长期增值。该基金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短期交易因素可能会影响板块的节奏,但产业生命周期才是决定中期趋势的核心变量。”
李瑞是东方基金内部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2011年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李瑞便加盟东方基金,由研究员做起,2017年正式开启基金经理生涯。
在之前6年的研究经历中,李瑞主要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等制造业,中间也研究过一段时间煤炭行业。长期的案头研究和高密度调研,不仅给李瑞打下了扎实的制造业研究基础,也让他深刻感受到能源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正如李瑞自己所说:“我觉得投资就是一场修行,作为权益投资团队一员,持续学习,认真做事,坚守本分,独立思考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团队文化,我们相信这样我们可以不断进化。”
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李瑞凭借精准把握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遇,在公募圈“一战成名”。但随着新能源板块的持续调整,他的管理规模急剧缩水,如今已跌破百亿关口。
从李瑞的代表基金为例,自李瑞管理以来,其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都高于沪深300和同类平均水平。绝大部分基金的回撤超过15%,近一年最大回撤为-17.41%。
此外,从持股换手率来看,尽管近些年来业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该基金的持股换手率却一度下滑至100%以下,远低于同类基金产品的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李瑞在管理规模相对较小的两只基金时,情况却截然不同。这两只基金的持股换手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在这两只基金的投资操作中,交易更为频繁。这种策略的不一致性让投资者难以捉摸其投资逻辑。
(李瑞动态回撤,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0日)
从近些年的业绩表现来看,李瑞的代表基金不仅未能续写往日的优异表现,反而还遭遇了显著的业绩回撤。
从近三年的回报上看,截至2025年2月11日,其代表基金的下跌幅度达到48.51%,净值几近腰斩,且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
此外,李瑞目前管理的另外两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业绩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
据Wind显示,李瑞从业至今,年化收益率为-4.34%;近一年年化回报为-0.62%。
(李瑞基金经理指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0日)
谈及自身的投资理念,李瑞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尊重产业趋势,选择优质公司。同时,李瑞坚持长期导向,在关注企业成长性之外,也很重视成长的持续性、确定性和盈利质量。
在东方基金公众号中,李瑞也曾就自己的投资理念做过详细解释。他表示,除非面临较大系统性风险,否则很少会做仓位择时,更不会做交易性择时,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选择优质公司上。在他看来,优质的公司能够穿越周期,与这样的公司为伍也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据了解,李瑞的组合构建主要基于三“最”原则—最好的公司、变化最大的公司、供需关系最好的公司。其中,最好的公司是组合的基石。李瑞表示:“这些公司最好经历过历史的验证,对行业认识深刻,战略定位清晰专注,形成了较强的护城河甚至定价能力,管理层具有超强执行力。”
李瑞认为,变化最大的公司则需要持续验证,这些变化可能来自技术、管理、产品、成本等诸多方面,最好是能有多重变化形成共振。
供需关系最好的公司是指出现在供需缺口拐点或者供需缺口扩大的情形下,这种情况下边际供需缺口带来价格弹性是巨大的。”李瑞指出。
多年积淀下来,让李瑞在投资管理上颇有心得。在投资中他始终坚守三点:完整的决策体系、积极的投后管理和严格的投资纪律。
李瑞指出,决策体系方面需要形成数据-逻辑-期限-风险四个方面的闭环,并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投后管理方面,一是避免先入为主,保持客观性,做到数据可跟踪,逻辑可验证;二是避免线性思维或简单趋势外推,尤其在投资成长股过程中,重视边际变化对价格的非线性影响。三是保持客观,避免先入为主。
投资纪律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赚能力边界内的钱。李瑞表示,“从看对-做对-重仓需要深入研究,集中持股,不停做减法,约束自己在自己精通的领域做研究和投资。”
据悉,拟由李瑞担纲管理的东方低碳经济混合A基金计划募集期为2025年2月5日——2025年2月28日。
在投资目标上,该基金在控制风险并保持基金资产良好的流动性的前提下,重点挖掘并捕捉“低碳经济”主题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该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基金君友情提示:新基金产品表现依然需要等待时间验证,买基金还是要看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5-02-13 17: 19
2025-02-13 17: 19
2025-02-10 08: 30
2025-01-22 16: 06
2025-01-09 17: 32
2025-01-06 1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