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机构投资快人一步,调研动作引领市场风向!机构投资者总是能够凭借高度专业的知识与多年沉淀的行业经验,敏锐捕捉到潜在牛股或者机会赛道。跟踪机构调研步伐,掌握市场呼吸瞬间,捕获牛股“萌芽期”。现在,【机构去哪儿】全面更新!基金君将一次为大家带来多家上市公司的近期调研情况,方便投资者们更好地了解机构关注的风向所在。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发酵,全球贸易格局继续调整,成为资本市场近期关注的焦点。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近10个交易日(5月6日至5月16日)两市约1868家公司被机构调研,调研机构类型显示,证券公司共对410家公司进行调研;基金公司调研352家,位列其后;阳光私募机构调研219家,排名第三。这轮调研热潮中,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三大板块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
机构调研榜单中,共有137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百济神州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机构达到251家;安集科技被241家机构调研,榜单中排名第二;恒而达、祥鑫科技等分别被239家、171家机构调研。
对此,金鹰基金表示,AI应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方向近期已有所反弹,随着财报落地,AI大模型产业进展或带动其再度有所表现,日历效应下利于节后资金回流和科技成长风格的估值修复。
本期【机构去哪儿】,基金君将带大家详细了解前三家最受机构关注的三家公司,分别是百济神州、安集科技、恒而达。借由机构的调研关注点,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沿得以一探。
被调研代表股——百济神州:
核心产品放量驱动业绩增长,研发与全球商业化战略深化
公开资料显示,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肿瘤创新治疗公司,为全世界的癌症患者研发创新抗肿瘤药物,提升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百济神州专注于创新药品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推动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和商业化进程,并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图源:百济神州官网)
百济神州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80.4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3.59亿元增长50.2%。在净利润方面,公司仍面临一定的亏损压力,但亏损已大幅收窄。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450.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9.08亿元,实现了显著减亏。
从成本结构看,百济神州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24年百济神州研发费用为14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35%。研发投入用于公司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合作研发等。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到34.7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的43.16%,较去年同期的33.28亿元增长了4.4%。
截至2024年年末,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包括美国发明专利62个、中国发明专利63个、日本发明专利26个、欧洲发明专利14个,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129个。
近期,百济神州成为机构调研的重点对象之一,公司在5月以来累计接待了256家机构。调研纪要显示,机构对公司在美国增加原料药供应的长期计划、炎症和免疫治疗领域的开发策略以及BTK降解剂等话题表现出浓厚兴趣。
管理层在交流中重点强调了泽布替尼作为全球BTK抑制剂领导者的地位。2025年第一季度,该产品全球销售额达56.92亿元,同比增长63.7%,其中美国市场贡献40.41亿元,同比+61.9%,欧洲市场销售额8.36亿元,同比+75.4%,中国市场5.90亿元,同比+43.1%。其增长得益于四项获批适应症全部纳入中国医保目录,以及在欧美市场报销范围的持续扩大(新增11个市场纳入或扩大覆盖)。
公司预计泽布替尼有望成为“所有患者类型的最佳BTK抑制剂”,目前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未来将进一步渗透未满足需求的地区。
此外,在调研活动中透露了全球商业化进展。公司表示,第一季度欧洲业务增长态势良好,其中百悦泽®销售额增长75%,新患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百泽安®在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挪威等国家成功上市并获得报销,报销国家数量持续增加。
针对投资者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关注,管理层表示已通过多元化原料药(API)供应策略增强供应链韧性,例如在欧洲和美国建立本地化生产设施。同时,公司在美商业化团队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一季度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份额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覆盖超过85%的目标医疗机构。
展望未来,百济神州表示,在亚太、中东及拉美市场,公司将通过合作伙伴加速产品准入。例如,泽布替尼在东南亚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主要得益于当地医保谈判进展。管理层预计,2025年新兴市场收入占比将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5%-18%。
被调研代表股——安集科技:
电镀液与湿电子化学品双轮驱动,加速集成电路材料国产替代进程
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9年登陆科创板,是中国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制造及先进封装领域的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核心产品包括化学机械抛光液、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电镀液及添加剂等,客户覆盖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全球头部晶圆厂商。
(图源:安集科技官网)
安集科技发布 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5.45亿,同比+44.08%,环比+4.3%,实现归母净利润1.69 亿元,同比+60.66%,环比+19.67%。综合毛利率为55.70%。整体来看,下游 Fab 稼动率处于高位,扩产持续,同时公司在费用端把控合理,业绩超预期。
安集科技于2025年5月14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在5月12日接受多家机构调研,重点围绕聚焦于多个核心业务领域,主要围绕技术研发进展、市场拓展策略及财务表现展开交流。
本次调研活动,安集科技介绍了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整体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在电镀液及添加剂方面,已完成相关产品系列平台搭建,持续投入研发并推进本地化生产供应及各种电镀开发及验证。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方面,增速显著,增长较快的产品为刻蚀后清洗液和抛光后清洗液,并开拓了海外市场。此外,公司始终坚持“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战略,海外合作按计划开展。
针对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但部分客户业绩波动的疑问,公司解释其客户集中度(CR5为38%)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务覆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器件等多元领域。存储客户需求回升(DRAM产品收入增长40%)与先进封装业务放量(占比达15%)构成主要对冲因素。
关于先进制程领域,公司未单独统计先进制程产品占比,未来整体趋势稳健。在毛利率提升方面,主要原因是扩充产品品类、生产效率提升和规模效应显现。此外,2025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与部分下游晶圆厂客户业绩不匹配,原因包括业务面广、时间错位和产品线侧重点不同。
此外,安集科技表示已实现研磨颗粒、表面活性剂等6类关键原料的自主生产,其中铜抛光液核心添加剂自供率达85%。通过反向收购韩国某特种化学品企业,获得高端硅溶胶制备技术,预计2025年Q4形成完全自主的原材料供应体系。
被调研代表股——恒而达:
两轮车和新兴业务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改善
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福建省莆田市,2021年于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营金属切削工具及智能数控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模切工具、锯切工具等,其重型模切工具产销量及市占率位居全球前列,并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近年来,公司通过跨境电商与海外市场拓展,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7%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3.20%
(图源:恒而达公司官网)
恒而达5月1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于2025年5月12日接受20家机构调研,核心关注点集中于收购德国SMS公司进展、核心业务扩张、产品线延伸及行业趋势判断等方面。
对此,恒而达对SMS公司的并购采取资产交易模式(非股权交易),直接接收其全部业务、资产、技术及商标,同时剥离潜在债务风险。此模式在欧洲较为成熟,可缩短交割时间(预计2025年7月31日前完成),避免股权交易中的复杂尽调和决策延迟问题。收购对价为850万欧元,基于SMS公司账面价值840万欧元及业务潜力评估。
此外,恒而达透露,公司在战略上计划构建“欧洲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业务模式,利用自身客户资源与SMS品牌影响力开拓国内市场,并通过直线导轨副的成熟销售网络加速丝杠产品渗透。目前,中国供应链已基本满足SMS采购需求,仅少数环节需进一步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此次收购尚需取得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方可进行交割。恒而达表示,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相关监管要求,披露本次交易的进展情况。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同花顺iFinD、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5-05-28 15: 11
2025-05-19 14: 19
2025-05-25 20: 16
2025-05-15 20: 31
2025-05-09 14: 58
2025-05-06 0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