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私募基金发行火热,已发行的证券私募基金超1800只,多家头部私募备案积极。业内人士分析,这背后有业绩和资金的驱动,在居民资产配置再平衡的环境下,未来资金向头部、优质私募集中趋势更明显。投资者青睐主动权益产品,也对宏观、CTA、量化对冲等策略感兴趣。
证券私募新发超1800只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8日,今年以来共发行私募基金2496只,其中,私募证券基金1832只,占73.40%。多家主动多头私募备案产品积极,淡水泉投资、林园投资分别备案了20只产品,盘京投资、趣时资产、高毅资产、宁泉资产等备案产品数量也不少于10只。
凯丰投资资产战略部总经理邓安娜表示,今年会持续布局宏观策略产品,中长期看好作为主要进攻的股票头寸,与股票相关性较低的商品头寸可以作为“盾”,同时,大量海外资金涌入中国市场购买中国国债与利率债,对债券市场有一定支撑,目前处于熊市的债券可能会等到由熊转牛的拐点。另一方面,在非标受限背景下,推介“固收+”策略产品,以高评级信用债打底,叠加利率债、衍生品波段交易和可转债对冲套利策略,在机会出现时附以商品套利、少量股票、期权对冲策略,通过资产轮动使得波动率更小,承接了部分从固收向净值化转型的客户。
招商证券研究咨询部董事、金融产品研究首席贾戎莉告诉记者,从新基金销售情况看,整体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在权益类产品大扩容的浪潮中,资金向头部机构、优质产品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尤其是部分优秀的量化私募,频频出现限购、限规模的情况。
北京金樟投研总监付饶表示,年初比较好卖的仍是主观多头类基金,相比之下,量化多头类基金对标更多为小盘股,小盘股已有数月跑不赢大盘,所以需求量并不大。CTA策略在2020年表现优异,作为资产配置的辅助策略,也有一部分投资者会选择。
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称,“股票和市场中性策略依然是最受欢迎的两大策略,在今年收益预期下降背景下,市场中性策略受青睐程度上升。另外,据我们了解,多数业内人士比较看好大宗商品的机会。”
业绩和资金驱动发行热
对于年初私募基金发行和备案火热的原因,邓安娜分析,首先是财富搬家效应显著,资管新规进一步落实理财产品净值化之后,更多资金进入权益市场,证券类私募是资金涌向的重点资产领域;其次是去年基金投资赚钱效应显著,投资者购买产品后体验良好,今年也就更有意愿和信心追加;此外,每年一季度都是金融机构集中营销的“开门红”阶段,投资者也有强烈意愿在年初进行全年资产配置的规划与调整。
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认为,从大环境看,近期私募产品发行井喷是资金向权益类资产转移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房地产严格调控背景下居民财富逐步朝权益类资产转移,且非标等类固收投资收益下降,资金风险偏好提升,基金发行规模已经连续两年向上。另外,2020年中国在疫情控制、经济恢复等方面表现突出,全球资本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信心,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显成效,外资流入也越来越便利,A股有望走出长期结构性慢牛。
聚鸣投资表示,考虑到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只相当于房地产资产的11%,未来10年,居民配置在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之间的比例再平衡大概率会发生。投资者在权益类资产配置过程中,通过机构化的产品入市,更能借助优秀管理人长期配置优质资产,享受中国资产市场发展的复利。
更直接的原因是市场赚钱效应突出。贾戎莉称,一方面,过去两年权益类产品收益丰厚,尤其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绩效相比,私募基金作为专业投资机构的优势凸现,除传统股票多头策略之外,量化对冲、指数增强、CTA、多资产等投资策略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在无风险收益下行、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信托等产品吸引力下降,居民财富配置需求日益增加,券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付饶认为,从去年12月开始,私募产品备案数量激增,这与近期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表现较好有关系。近期的行情是结构化的,比较有利于精选个股型的管理人,他们对个股深入研究并投资到较优的赛道,表现较好,吸引更多投资者选择投资。
刘有华认为,私募产品发行井喷是资金向权益类资产转移的必然趋势,同时,投资者普遍认为结构性牛市行情已然开启,未来机构将成为市场主导,“头部私募热销情况还会持续,这是市场择优投资的结果,除非这些头部私募主动拒绝资金,否则强者恒强格局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