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副省长再现新轮动。
券商中国记者近日从多方核实到,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宁咏拟任湖北省副省长,目前已离京赴任。同时,近期重庆亦有相关新变动。交通银行原监事长蔡允革已于3月初担任重庆市政府党组成员,并将出任重庆市副市长。尽管目前重庆有两位“金融副省长”,另有消息称,重庆市副市长李波或将重返金融系统,他下一站或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如果上述人事调整正式落地,金融副省长将达16位,占全国近一半省份。除了有新的金融系统干部去地方担任金融副省长外,自2019年来,前期赴地方担任金融副省长的金融业干部陆续回归金融系统,在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等担任要职。
自2018年以来,从国有大行或金融监管部门中走出的“金融副省长”明显增多,且呈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这些金融副省长在地方历练数年后绝大多数人或将陆续回归金融系统,一资深国有大行人士曾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不同于一直在金融体系内部历练成长的金融官员,有过地方执政经验的官员重回金融系统后,其管理思路明显不同的一点,就在于更善于从综合协调的角度调动金融机构内部的部门间业务协同,并且对于动用金融的力量解决经济转型和社会民生的痛点有更多切实感受和行动。
年轻有为的“老光大人”
宁咏是“老光大人”。从南开大学获得国际金融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便进入光大银行,曾任职于发展研究部、政策研究处。6年历练后转入一线工作,担任宁波分行副行长、行长等职,成为彼时光大银行全系统最年轻、学历最高的“70后”分行行长。
在地方分行工作了近8年后,2008年,宁咏回归总行,先后担任光大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期间曾兼任中小企业业务部总经理)、同业机构部总经理、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等职。2019年,宁咏离开工作二十余年的光大银行,升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近年来向外“输送”了不少金融业高官。具体来说,除即将出任湖北省副省长的宁咏外,前不久刚出任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即将出任中行行长)的刘金此前担任光大银行行长一职,刘金的前一任行长葛海蛟赴任河北省副省长,成为目前唯一从股份制银行入选的金融副省长;葛海蛟前任行长张金良升任邮储银行董事长;而张金良之前的行长赵欢则先后出任农行行长、国开行董事长。即将出任重庆市副市长的蔡允革同样在光大银行工作过多年,曾任光大银行非执行董事等职。
此外, 宁咏赴任湖北后,进出口银行目前董事长为胡晓炼、行长吴福林,副行长有3位,分别为孙平、谢平和李钧。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口行会有即将到龄退休的高管,今年后续口行还将陆续会有新的人事变动。
金融副省长再添两位“70后”
即将出任金融副省长的宁咏、蔡允革都是“70后”,是“年轻化、高学历”金融副省长这一群体的缩影。
如果上述人事调整正式落地,金融副省长将达16位,占全国近一半省份。其中,“70后”金融副省长将达7位。
从地域分布看,可谓通盘考虑、均衡布局。既有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要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有在辽宁、吉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担起金融助力东北振兴重任,还有在山西、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谋划崛起之势。此外,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也均有安排金融副市长。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后续仍有四大行副行长有望赴任地方,金融系统为地方输送专业型官员的渠道将愈发畅通。
金融系统的专业人才到地方任职并非近两年才有的新鲜事,在金融系统内部,金融干部到地方挂职历练比较普遍,这也算是金融系统与地方政府良性互动的常态化机制。但自2018年以来,除了在原有的常态化干部交流机制外,厅局级以上金融人才提拔变得密集。
有资深国有大行人士曾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些年来恰逢不少省部级干部到龄退休,亟待中坚力量补位,无论是地方经济发展,还是防范化解风险,两者的综合协调都离不开金融。在大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成长起来的干部,大多政治素养过硬,专业能力很强,自然成为金融副省长的合适人选。
2019年以来,前期赴任的金融副省长也开始陆续回归金融系统,如农业银行“老将”刘桂平在出任重庆市副市长近3年后,于2019年初担任建设银行行长,目前任央行副行长;在担任广州市副市长、广东省副省长等职近8年后,央行“老将”欧阳卫民出任国开行行长。建行“老将”王江在江苏省担任副省长两年多后于2019年底出任中国银行行长,并于今年2月重返建行担任行长。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后,目前在任的金融副省长们也将迎来新使命。“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有分析认为,金融副省长将在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体系,强化中央地方协调沟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表示,地方党委政府在金融监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是地方法人,地方党委和政府负责加强这些机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承担着国有资本管理和风险处置属地责任。特别对于各种“无证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管理和整治的主体责任都在地方。要建立高效的加官决策协调沟通机制,金融政策要与财政、产业、就业、区域等经济社会政策密切配合。对地方金融发展改革与风险防控,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有效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全国“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