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各主要指数远远跑输美股与A股,受此影响,主投港股或港股投资占比较高的基金整体表现欠佳,但也有部分基金因为规避系统风险的策略效果显著,大幅跑赢大盘,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回报。
虽然部分基金在三季度减持了港股持仓,但基金经理们普遍对港股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港股开始显现出筑底企稳迹象,四季度可能是港股走势的一个转折点,当前正是逢低买入部分个股的好时机。
规避风险策略见效
截至11月12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跌幅近7%,恒生国企指数跌幅超过15%,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超过22%。受此拖累,主投港股或港股投资占比较高的基金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普遍不佳,大部分收益为负,科技主题基金最大跌幅甚至超过20%。
即便在港股阴霾持续笼罩的背景下,仍有部分基金年内业绩可观。例如,浙商港股通中华预期高股息、民生加银中证港股通、上投摩根港股低波红利、太平MSCI香港价值增强、恒生前海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等基金三季度末时港股占比均超过90%,但年内净值涨幅均超过5%,其中,浙商港股通中华预期高股息年内净值涨幅更是超过16%。
此外,港股占比超过70%的中欧丰泓沪港深、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德邦沪港深龙头等主动基金净值涨幅超过10%;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前海开源多元策略等港股投资占比超过45%,但年内净值涨幅都在2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规避短期市场风险,不少基金在三季度调降港股仓位。例如,广发沪港深行业龙头港股投资占比由二季度末的91.02%降至三季度末的72.27%,环比降幅接近19个百分点;易方达港股通红利和华夏港股通精选的港股投资占比也由90%以上下调至70%以上的区间,环比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此外,融通核心价值、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交银沪港深价值精选等基金的港股占比均由60%左右的区间下调至40%区间。
部分个股现逢低买入机会
基金经理们普遍对港股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港股开始显现出筑底企稳迹象,四季度可能是港股走势的一个转折点,未来结构性机会大于β行情,当前正是部分个股逢低买入的好时机。
华夏基金李湘杰表示,前期互联网企业前期回调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监管影响,当全行业面临严峻考验时更能看出每家公司的信念与决心。与前几年不同的是,全行业高成长红利期已过去,未来个体分化会更加明显,优秀的公司能够创造长期回报。很多消费、医药类企业基本面并未恶化,只是被市场负面情绪影响或被动卖出导致股价大跌,有的甚至砸出“黄金坑”,是逢低买入的好时机。“我们始终坚持业绩为王,重仓配置盈利增长确定性强、长期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包括CXO、运动品牌、新能源汽车、物业服务公司、医疗服务等。”
博时基金杨涛表示,对四季度港股市场整体谨慎,但不悲观。“从板块来看,除了此前一直看好的运动品牌、医药CXO、物业管理龙头等长期增速较快、估值较匹配的行业,以及新能源等高景气度的板块,也关注此前跌幅较大、利空接近出清的互联网板块。另外,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新冠疫苗注射比例不断提升,以及潜在的治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的推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近两年的疫情受益、受损板块投资逻辑。因此,也需要密切关注航空、旅游等此前受损于疫情的板块。”
华泰柏瑞基金何琦表示,港股差不多经历了3个季度的下跌,主跌浪大概率已经跌完。“我们判断地产、教育板块见底的概率相当大,因此,我们在三季度末已经积极配置;金融股随着经济的企稳相信也会慢慢有表现;消费类医药四季度可能有机会,我们会择机而动;互联网板块目前底部还不确定,整体业绩短期会不会因为政策的影响暂时走弱,而这个暂时走弱会不会变成长期影响还需要观察和评估。”
2021-11-15 12: 29
2021-11-15 12: 58
2021-11-15 12: 57
2021-11-15 12: 21
2021-11-15 11: 37
2021-11-15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