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资金端重大利好出现

张驰 2022-05-30 09:43

啃哥评点 | 北交所资金端重大利好出现

——新三板系列分析文章之三百六十二

5月27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北京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具体提到20项任务。其中,第8条明确:

“服务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展。全面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展,充分发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促进形成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生态体系。扩大新三板挂牌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后备企业资源库,储备、培育本市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挂牌新三板和申报北京证券交易所。加强与津冀及各省市沟通合作,推动全国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鼓励市区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发展。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可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产品。”

啃哥认为,通过上文可以看到,北京市对于北交所非常关注,而且从文字表述明显可以看出,后续鼓励更多的资金,尤其是“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这些专业机构的资金,需要更大的,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北交所中来。其实就是在给北交所增加资金参与量。

众所周知,北交所2022年11月15日正式开板交易后,一直相对低迷。尤其近期受到A股下滑的影响,北交所也出现了部分破发。同时交易量非常低迷。截止2022年5月27日,北交所挂牌企业93家,当日成交额只有3.1亿人民币。需知深交所上交所两市日成交额动辄过万亿。即使是科创板日成交额也有近300亿。

截止5月27日,科创板目前挂牌企业424家,北交所挂牌企业93家。但是科创板日成交额近300亿,北交所日成交额只有3.1亿。两个市场政策,交易制度差异并不大。那么,就一定是资金供给的问题了。因为北交所成立时间刚刚半年,又碰上了A股的大跌局面。导致主流资金还是没有完全进入北交所。北交所挂牌企业已经不少了,但是进来交易的资金少,造成部分破发,以及交易不活跃,同时流动性差,企业上了北交所股价表现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啃哥认为,我们需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创板前后也已经有了三年多,还是隶属于30多年历史上交所,才有了今天。而北交所是中国第三个交易所。它的未来毋庸置疑。但是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问题。目前来看,北交所,挂牌企业逐渐丰富,好项目也已经聚集了一批,那么,就是已经到了该解决交易资金问题的时刻了。

因此,在当下,就有了上述文件的及时推出。文件中很明确,各种投资A股二级市场的机构资金,都被列入其中。啃哥提请注意原文表述。“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公司。发起设立可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产品”,可以看出,目前大量的基金理财资金产品,并没有大量进入北交所。因此需要“推动”,并且需要“发起设立可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产品”。

啃哥理解为两个层面的内容:

1)是“推动”不是“鼓励”。也就是说,下一步预计还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出台,真正推动金融机构发行金融产品投资北交所。既然之前的“鼓励”似乎力量不大,那么下一步就不再是“鼓励”,而是一些政策配套推动,来完成资金入场的事情。

2)不仅仅是配置北交所投资,而是“发起设立可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产品”。因为在此之前,更多的是公募基金等其他类型的机构资金,是把一部分资金分出来,增加北交所作为投资范围。而此文件,是“发起设立”,即下一步会出现更多专门投资北交所的基金,推动市场发展。

近几个月,总有投资人或者企业向啃哥抱怨,北交所如何低迷,如何股价倒挂,如何赚不到钱的问题。啃哥认为,任何时候,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投资,赚取的是3-5年周期的钱,赚取的是企业成长,市场成熟过程中的溢价。而不是今天进来,明天出去的套利。

既然看清楚了方向,那么就坚定持有,后面终究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北交所用了半年多时间,已经解决了北郊所资产端,也就是挂牌企业数量,质量问题。那么,下一步,就开始考虑资金端问题了。有了这么多好的北交所公司,资金进来,自然水到渠成,就差最后一些政策推动和引导了。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见,北交所,通过北京市各个部门,正在联合解决制约北交所发展的最后一个瓶颈,资金问题。机构资金已经习惯了投资深交所,上交所,那么,通过政策出台,引导,机构资金进入北交所,只会是时间问题。而这个文件的出台,也预示着大量资金进入北交所,北交所绝地反弹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只是,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样一个历史大潮中,身处其中的我们,是作为看客,还是应该参与其中。如果参与,怎么参与,如何抓住时代的机会。这是摆在每个关注北交所投资人面前的深刻话题。

(作者系北京新鼎荣盛资本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