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时代到来,我们如何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2023-04-03 18:32

今年,A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相较于核准制,最重要的变化是将核准制下的价值判断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

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注册制改革取消了定价方面的行政性限制,意味着新股上市可能会面临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打新风险将加大;另一方面,投资者面对的市场是一个优胜劣汰更加频繁的市场,这对投资者的价值判断、风险管理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注册制已经到来,适应注册制改革下的市场变化,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将是每位投资者的必修课。那么

长期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什么?

如何有效判断行业、企业的投资价值?

如何应对长期价值投资带来的流动性等风险?

招商证券国家级投教基地推出《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和《耐心的资本》,助您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深刻理解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意义和价值。 

一、《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推荐语: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价值投资有两大难点,一是如何发现有价值的企业,二是如何判断企业是否在未来会持续产生价值。阅读本书可以让您从本质上深入了解价值投资。

本书是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查理芒格家族资产管理人、价值投资思想第三代代表人物李录的文集。查理·芒格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这一辈子只把芒格家族的钱交给了一个外人管理,他就是李录”。李录被查理·芒格称为中国的巴菲特,是全球知名的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者。本书收录的内容,正是李录二十多年来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感悟以及投资经验的总结。

全书包含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讨论了现代化的本质,包含现代化诞生的成因与影响,以及对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可能性作出预测。下篇是作者二十余年来价值投资的经验集合,包含价值投资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以及多年深耕于这一领域的思考与感悟。其中价值投资的知行合一”是本书最核心的篇章,该章节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价值投资的意义、方法、收效。该章节中,李录告诉大家价值投资投资人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实际业绩,既要估算企业的清算价值,还要关注企业的成长价值。

本书还对中国市场投资的未来进行了分析,李录认为中国目前处于现代化追赶的“黄金时期”,尽管眼前通胀有一定的压力,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不断求索,深度研究、跟踪那些高质量、有潜力的公司和投资人共享时代红利,通过自下而上阿尔法投资努力争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作者简介:

李录

著名投资人,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

1966年出生于中国唐山。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同时获得三个学位,分别为经济学学士学位、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及法学院的法律博士。

1997年底,李录创办喜马拉雅资本。自19981月以来,他一直是公司基金Himalaya Capital InvestorsLP的投资管理人。目前系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成员和加州理工学院董事会成员。他还是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全球青年总裁组织、太平洋协会和百人会成员。

 

 

二、《耐心的资本》

推荐语:

坚持长期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长期投资可以降低我们的犯错概率。但坚持长期投资是困难的,市场的风吹草动可能随时会动摇您的投资信心,而且您可能每天都会操心未来的收益与风险。阅读本书可以让您对如何进行长期投资、如何应对投资风险等方面的有所启发和思考。

本书是由全球资产配置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资深专家维多利亚·伊凡希娜和乔希·勒纳所著。与其他关于长期投资书籍不同的是,本书另辟蹊径,从回报周期最长、风险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入手,讲述长期投资的价值意义和实施方法。

本书从机构投资者视角和私募基金视角,介绍了大量全球私募投资和机构投资案例,包括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黑石集团、凯雷基金、KKR集团、格雷洛克风投公司等,指出了长期投资面临的流动性等,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选择投资对象,如何正确评估基金业绩,如何设立激励机制,如何与股东和合伙人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内部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权力交接等。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知道:一、国际知名的机构,它们都使用了什么投资策略;二、接受机构的资金并进行投资的私募资本集团,又是如何做投资的;三、这些机构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怎样想办法来解决的。

本书对于在中国市场进行长期投资的投资者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长期管理基金进行投资,更可以帮助投资者拓展眼界,学习长期投资理念。 

作者简介:

维多利亚·伊凡希娜(Victoria Ivashina

哈佛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主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副研究员,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研究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访问学者,哈佛商学院私募资本倡议以及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高管教育项目的联合负责人,《金融经济学杂志》和《金融中介杂志》副主编。研究领域是企业信贷市场、杠杆贷款市场、全球银行业务、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以及私募股权的价值创造。

乔希·勒纳(Josh Lerner

哈佛大学商学院雅各布·希夫(Jacob H. Schiff)投资银行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生产力、创新和创业项目的联合负责人,领导创立了非营利机构私募资本研究中心(PCRI)。曾获得瑞典政府颁发的全球创业研究奖,以及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领域的重要奖项“成思危奖”。研究领域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以及有关创新的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企业战略。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