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第十四届《金融研究》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金融论坛、中国金融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等单位承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各地金融学会、高校学者和深圳金融机构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会长温信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发表致辞。
周诚君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示范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召开中国金融论坛暨中国金融学会第十四届中国《金融研究》论坛,围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做好“五篇大文章”开展深入讨论,可谓恰逢其时。
周诚君认为,《金融研究》是中国金融学会的会刊,作为国内金融领域权威的学术期刊,其生命力在于作者的思想。今年以来,《金融研究》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开展研讨,本次论坛即依托地方金融学会和高校平台组织特色活动,促进了人民银行、金融机构、高校学者三方人员的思想交流。未来,希望借助论坛凝聚共识,引领金融领域研究,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助力。
温信祥表示,深圳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典型。
张博辉提到,当前,金融科技在各个领域带来巨大变革,并为金融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金融科技改变金融服务方式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和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的环境问题、不平等问题,也对金融行业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责任期许。寄望与会者对金融行业发展的新问题、新引擎、新出口进行深入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广东省原副省长欧阳卫民,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殷剑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学术院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熊伟,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太辉在会上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欧阳卫民以《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金融强国目标》为题,深入解读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意义,认为未来应探索设置综合金融指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发达程度,更直观地寻找差距。
吴晓求认为,金融学术研究未来的重点,是要研究中国如何从一个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中国要实现金融强国,需要“三步走”:第一,坚持市场化;第二,坚持走法治化之路;第三,坚持国际化发展。
殷剑峰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里,与经济相关的最重要的两个制度分别是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完善财金管理体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原则,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熊伟提到,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根源在于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有机互补。但是,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存在不可避免、各自放大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阶段中,如何更好地有机互补,需要深入思考。
朱太辉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与理论思考”入手,探索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的“五维理论框架”,认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机构理论、货币供给理论、金融监管理论需要结合实践演变,进行反思重构。
会议还举行了《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周诚君所长宣布获奖名单并颁奖,《货币、财政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研究》等7篇论文获评《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
17日下午,《金融研究》论坛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多个分论坛,数十名参会嘉宾分别从“金融科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公司”“金融监管和债务问题”“金融与创新创业”“前沿方向”等角度切入,深入探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相关命题。
2023-09-22 10: 35
2023-09-22 10: 36
2023-09-22 10: 37
2023-09-22 10: 57
2023-12-18 10: 39
2023-12-18 1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