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今年,股票ETF市场高歌猛进,另一ETF细分市场规模增长也非常亮眼。
最新数据显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15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该类基金自2018年ETF发展元年以来,年均规模增速超80%,远远超过同期股票ETF的增速。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债券ETF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募将积极布局债券ETF相关产品线,抢占这一快速增长的赛道。
近六年规模增速超80%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全市场20只债券型ETF总规模达到1511.49亿元,首次突破1500亿元大关,比去年末激增89%。
拉长时间来看,自2018年ETF大发展元年至今,6年多债券型ETF年均规模增速达到83%,比同期股票ETF的48%规模增速高出35个百分点。
在各类资金需求下,可转债ETF、政金债券ETF、城投债ETF等多只债券ETF规模相继突破百亿元,百亿级债券ETF数量从去年末的2只增至5只。
谈及债券ETF规模的快速扩容,富国基金政金债券ETF基金经理朱征星表示,今年债券ETF规模快速增长,背后有多方面的市场因素:一是债券利好行情下,长久期资产受到追捧,长久期利率债ETF规模增长迅速;二是上半年资产荒格局下,信用债ETF受到银行理财等机构的认可,规模纷纷突破百亿元;三是下半年权益市场回暖,可转债ETF吸引资金流入。
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基金经理吕瑞君分析,市场对债券ETF需求强烈,更多债券ETF顺势发行,产品日趋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政策推动下债市市场化定价能力不断提升,为债券ETF发展提供了条件。
吕瑞君还提到,融资融券业务调整,可投资品种增加了债券ETF,有利于吸引资金流入债券ETF,提高其流动性。同时,公募基金降费改革,也相对利好被动型、低管理成本的基金发展。
平安基金分析,债券型ETF规模迅速增长原因有三:一是本轮债市行情持续时间长,场内投资者参与热情高;二是债券ETF费用相对低廉,有相当部分的投资者从主动债基切换到债券ETF赛道;三是今年以来可转债、长久期政金债、超长国债走出较大行情,促成了对应品种债券ETF规模的成倍增长;四是具备稀缺属性,目前全市场债券ETF仅20只,个别关键主力品种甚至只有1只对应产品。
该机构认为,当前债券ETF主要满足了以机构为主的两类投资需求:一是配置型需求,以基本养老保险、年金为代表的资管产品需要配置债券类资产,债券ETF是非常便利的工具;二是交易型需求,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投资者通过债券ETF参与长债和超长债投资,以解决交易所国债、政金债存量不足和流动性不佳等问题。
债券ETF发展空间广阔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ETF具有交易灵活、投资便利等优势,未来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各家公募也将积极布局债券ETF相关产品线,抢占这一快速增长的赛道。
朱征星认为,债券ETF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资产管理产品、基金产品的被动化投资是大势所趋;相对于权益ETF和主动型债券基金,债券ETF品种还不太齐全,随着品种逐渐丰富,这一市场体量还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仍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平安基金也认为,债券ETF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今年以来产生了5只百亿级别旗舰产品,未来随着该类品种优势逐步被市场认可和接受,可能会诞生更多的现象级爆款产品。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参考海外经验和中国实践,债券ETF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如下过程:第一阶段先完善布局银行间和交易所主力品种;第二阶段布局跨银行间和交易所品种;第三阶段布局宽基综合债;最后才是Smart Beta债、主动债券ETF、各种复杂对冲策略债券ETF品种。
“目前我国还处在债券ETF发展的第一阶段,展望未来,在监管机构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国内债券ETF仍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是一片蓝海,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平安基金相关人士称。
在看好债券ETF市场空间的背景下,各家公募也将这一市场作为“必争之地”。
平安基金表示,未来公司债券ETF业务布局的方向,一是积极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主力品种布局,例如沪深交易所联合推进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产品创新;二是待跨市场债券ETF产品模式落地之后,将推动不同种类主题债券ETF的开发,主要是银行间的品种,如政策性金融债、中票短融、同业存单、商金二永债等;三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研发适合外资指数化配置的重点标的,包括宽基债券ETF、绿债和ESG债ETF、Smart beta和主动债券ETF等品类。
“未来公司会进一步发挥政金债券ETF等现有产品优势,让更多投资者受益。同时,会逐渐拓展债券ETF品类,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朱征星说。
2024-12-02 07: 31
2024-12-02 07: 31
2024-12-02 07: 31
2024-12-02 07: 31
2024-12-02 07: 31
2024-12-02 0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