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刻舟求剑”思维 警惕投资中的隐性陷阱

2025-01-06 07:30

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故事讲述一个楚国人乘一条小船渡江,途中不小心把一柄剑掉到了水里。不过,当时这个人并不急着下水捞剑,而是用利器在船舷刻上一个记号,记下坠剑的地方。当船到了岸边后,楚人才从记号处下水捞剑,但什么也没有捞到。大家听了楚人的故事,哈哈大笑说:“船在不停前行,而你的剑并没有前行,从船上的记号下水去捞,怎么可能找到剑呢?”

投资中也有很多这样路径依赖的例子,这些“墨守成规”的思维很容易形成“隐性陷阱”。如果不考虑现实情况的变化,盲目根据固有的方式方法做投资,很可能会陷入“刻舟求剑式”的困境。

路径依赖——成功投资的

绊脚石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是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而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地自我强化。故事中楚人之所以犯了“刻舟求剑”的笑话,就是依赖以往的“路径”,而没有考虑现实的变化。

如果以刻舟求剑的故事类比投资,那么市场就是“舟”,我们就是乘船的人,固有思维就是“记号”。很多人在投资也容易犯楚人的错误。

市场就像行情中的船,永远处在变化之中。影响市场走势的“五碗面”——基本面、情绪面、资金面、估值面和政策面,其中,情绪面和政策面影响市场短期走势,资金面和估值面影响中期走势,而基本面决定着市场的长期走势。

从近二十年三次大牛市行情中涨幅区间居前的主题(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每一次牛市的“领头羊”都不完全一样。

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的牛市行情中,上证指数上涨了501.01%,领涨板块被称为“五朵金花”,其中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国防军工涨幅均超过1000%。这背后的主要动力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了资源和房地产行业上涨。

2013年6月25日-2015年6月12日区间上证指数涨幅达163.15%,这期间智能手机崛起,移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计算机、传媒、通信行业分别上涨487.63%、346.29%和323.25%。

2019年1月1日-2021年2月18日,上证指数上涨47.37%,沪深300指数上涨91.6%,这一阶段,消费和新能源汽车崛起,“茅指数”“宁组合”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食品饮料、社会服务、电力设备成为涨幅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上涨256.23%、221.02%和172.89%。(数据来源:Wind)

因此,只有在投资过程中认清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摒弃固有思维,进行适度均衡和灵活的配置,才能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红利。

投资更要着眼长期趋势

刻舟求剑的楚人,之所以会凭“记号”求剑,主要是因为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看不到事情的关键,从而闹了笑话。投资中,我们要“抓大放小”,抓住投资的核心矛盾,才能做好投资。

第一是投资主题上的“抓大放小”。短期看,市场热点纷呈,快速轮动,每一个行业都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从长期看,很多传统行业已是夕阳行业,内部机会很小,新质生产力、科技、高端制造才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厚雪长坡”赛道。

第二是资产配置上的“抓大放小”。在资产配置上可以采用“核心+卫星”的策略,即将主要资金投资于自己长期看好的方向,少部分资金配置当前热点,捕捉市场短期反弹红利。

第三是投资周期上的“抓大放小”。重点配置的资产,要有长期持有的心态,而短期投资的品种不要占用太多资金,不要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投机心态。

查理·芒格说,手里只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即如果你只有一种固有思维,做任何事就只会用这种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在投资中,我们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投资思维,才能抓住市场投资的主线,跟随市场经济的大船乘风破浪,做市场的“弄潮儿”。        (CIS)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