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家私募持有超25亿份新上市ETF ETF成私募资产配置重要工具

吴君 任子青 2025-09-15 07:31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任子青

私募正成为ETF市场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137家私募合计持有年内新上市ETF份额超25亿份,科创板、人工智能、创新药等ETF以及黄金ETF、自由现金流ETF是布局重点。

据了解,不少私募将ETF视为快速捕捉市场机会的高效配置工具,并将其作为投资策略的补充。私募在选择ETF时,更注重产品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同时,考虑费率水平、跟踪误差、成份股质量等。

私募持有25.24亿份新上市ETF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共有137家私募管理人旗下产品出现在156只年内上市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25.24亿份;其中,私募出现在45只科创板ETF持有人名单中,持有份额为8.06亿份,占比为31.93%;出现在21只自由现金流ETF持有人名单中,持有份额为4.09亿份,占比为16.20%。

好买基金研究员蔚立柱称,从半年报来看,私募买入较多的是科创主题ETF、人工智能ETF、创新药ETF、跨境ETF以及一些特色标签ETF。

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金融产品部执行董事贾戎莉表示,从市场规模较大的50只ETF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来看,创业板ETF和以科创、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网、香港证券、港股通非银等为代表的行业板块ETF,以及黄金ETF、货币ETF等,都有私募基金持有。通过投资ETF,私募基金可以高效便捷地布局相关行业板块,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及现金管理。

鹤禧投资表示,公司长期关注并布局ETF产品,主要利用其交易便捷、成本较低等特点进行资产配置。ETF是实现资产配置目标的有效工具,可以高效布局不同资产类别、行业主题或区域市场,有助于在控制整体波动的同时捕捉特定领域投资机会。

万柏投资认为,ETF是进入权益市场的重要工具,其流动性好、交易便利、透明度高,还可以用一定杠杆。“权益与商品ETF能帮助我们进行宏观和大类资产的长期布局,而行业主题ETF可以应用于量化行业轮动策略上,增加组合超额收益。在市场出现阶段性机会时,ETF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相关资产的整体敞口,减少择券的机会成本。”

世纪元亨资产称,公司此前布局ETF主要围绕期权策略挂钩宽基指数,覆盖范围从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扩展至中证科创等指数。

“近年来,私募布局ETF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去年‘9·24’行情,不少私募通过买入科创ETF和创业板ETF参与市场机会。”蔚立柱分析,私募配置ETF,一是满足资产配置需求,如纳斯达克ETF、标普500ETF等可以满足跨境配置需求。二是弥补研究不足,部分私募没有足够研究力量短期内覆盖认知壁垒较高的个股,如AI、创新药,可以借道科创ETF、创新药ETF等布局。三是满足流动性管理需求,部分私募将货币ETF作为现金管理工具。

贾戎莉称,对主观多头管理人来说,今年以来布局科创类ETF、恒生科技ETF、港股非银ETF等,是基于其对行业基本面投资价值的判断;对配置型管理人或宏观对冲策略而言,借助黄金ETF进行多元资产配置,有望改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私募配置ETF基于几点考虑:一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快速布局赛道或市场;二是规避个券风险,通过行业ETF、宽基ETF实现分散投资;三是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应对申赎或仓位调整;四是辅助对冲、轮动等策略实施,弥补自身投研短板;五是降低交易成本及管理难度。

也有私募表示,ETF并非核心仓位。“我们将ETF作为战术性配置工具和策略补充,而非组合的核心主体。”鹤禧投资称,ETF占投资组合的比重多数时间不超过1%,最高也没有超过5%,这样,既能发挥ETF的工具性优势,又能有效管理潜在的风险敞口。

主观私募配置ETF意愿更强

相较于量化私募,主观私募配置ETF的意愿更强。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有68家主观私募出现在年内上市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持有份额合计9.01亿份,占比为35.70%。反观量化私募,仅有35家量化私募出现在年内上市ETF持有人名单中,持有份额合计7.98亿份,占比为31.62%。

另据Wind数据,截至9月9日,年内新发ETF中,主观私募持有份额占比为35.67%,高于量化私募的31.75%。

蔚立柱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个股的波动要高于ETF,量化策略可以通过波动赚取超额收益。量化私募主要利用ETF的高流动性实现高频交易、套利策略,或通过宽基ETF对冲市场波动;主观私募更偏好通过ETF表达行业或者风格的观点,通过ETF替代个股,降低投研成本,且可以避免单一股票“爆雷”风险。

贾戎莉同样认为,主观私募配置ETF以表达相应的主观投资观点,而量化管理人的主流策略是围绕着选股创造超额收益来展开,在行业板块上的超配更多通过个股在组合里的分布来表达。此外,基于ETF特有的交易机制,部分量化管理人会参与ETF的折溢价套利策略及多资产套利策略。

私募机构在选择ETF时,注重产品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同时,会考虑费率水平、跟踪误差、成份股质量。

“首先,看ETF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保证进出足够顺畅;其次,关注跟踪误差和费率,避免拖累收益;最后,看指数编制方式和市场容量,尽量规避过度集中或流动性风险。”万柏投资表示,在调仓上,一方面,会参考宏观环境和大类资产配置,如利率环境和经济周期;另一方面,会看行业景气度和估值,同时,结合量化模型发出的轮动信号。整体而言,战略性配置会相对稳定,战术性仓位则会灵活调整。

鹤禧投资称,对于ETF的投资策略会综合考量投资目标、周期属性及收益来源,并根据市场环境进行动态调整,产品筛选和调仓机制均遵循严格的风控与绩效评估框架。在产品筛选方面,重点关注跟踪误差、流动性、费率水平以及底层指数成份股的质量与代表性等核心指标。在调仓操作方面,主要采用定期再平衡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再平衡主要用于控制组合的风险敞口,使其维持在战略配置目标范围内;动态调整则更为灵活,会根据宏观经济变化、行业景气度转向或指数成份股调整等关键信号,及时优化持仓。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