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资金来源、开拓海外市场 顶级量化私募出海热
近两年,量化私募在国内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据海外官方信息披露,不少顶级量化私募拓展国际业务征程已开启。而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量化机构出海的核心是为了丰富资金来源,海外理性的长线资金是他们的追求,同时也满足这些资金的配置需求。
明汯、幻方、鸣石等顶级量化“出海”
据海外官方信息披露,国内顶级量化机构中,明汯投资已在海外注册私募Jupiter Capital Research (Asia) Limited,不仅拿下了香港9号牌(香港证监会的资产管理牌照),旗下产品规模更是超80亿元。幻方量化亦然,也拿下了香港9号牌,并在海外发行了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使用QFII额度投资A股。金锝资产、鸣石投资等也已纷纷出海发行产品。
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家出海量化机构,他们表示,目前产品主要面向境外机构投资人。上海一头部量化机构进一步告诉记者,产品类别和国内产品基本一致,大型外资机构资金为主。他表示,目前国内过600亿的主观和量化机构,都是内资和外资同时发展,两条腿走路,未来海外产品规模占比会逐步提高。
除了头部机构,一些规模中等偏上的量化机构也开始出海。某大型量化私募市场总监表示,我们也有接一些主权基金的钱,国外大资管的钱,从事A股的量化交易,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在做。
而作为扎根香港,面向中国私募的基金平台东英资管,在不少量化私募出海过程中,起到了协助作用。东英资管副总裁吴珊告诉记者,一方面,他们过去十年一直针对大中华区的优秀管理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基金落地,基金运作的基础设施支持,运营风控合规全流程服务,以及资本引介等;另一方面,对接海外资金的活动也在稳步推进中,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管理人有效对接优质资金方。
公开资料显示,近期,东英资管作为管理人与鸣石投资在海外推出了Mingshi China Optima offshore fund和Mingshi China Optima Onshore fund。基金最新规模为4.21亿美元。
对此,吴珊表示,他们和鸣石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年初,“很早就已经开始在规划出海,国内外的基金管理体系其实完全不同,国内管理人不大可能借鉴、平移国内经验到海外的。所以我们帮的管理人都是中大型、且有愿景把产品在海外落地的管理人,我们会帮忙他们将非投资相关的事务解决。并且把中国管理人推出去,然后给越来越多海外机构认识。”她认为,国内量化机构出海还是有一定的规模门槛,目前阶段一般50亿以上更好。如果只有20亿以下的规模,可能会有各种客观因素导致无法落地。
核心为了丰富资金来源 开拓海外市场、丰富业务多元化
上述上海大型量化机构表示,出海主要基于三个角度的考虑。一是丰富资金来源,尤其是长钱的资金来源,国内即使是机构资金也是一年一考核,相比而言,境外更加成熟的长钱看的更长。国内投资人对量化产品的收益预期较高,相比而言,境外投资人的要求较低,比国内资金更容易满足。二是境外衍生品工具和金融工具也更加丰富,能比国内赚到更多的alpha。三是可以开拓美股的市场。
某百亿量化私募也表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业务多元化,部分量化私募拓展国际业务是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交易美股、欧股等其他市场的交易品种,此外,海外成熟市场交易机制完善、交易工具丰富,可完全满足交易对流动性和对冲工具的需求;另一是客户多元化,部分量化机构主要投资于A股市场,开展国际业务也为海外资金投A股市场提供了机会。
吴珊总结,出海的主要原因长远来看是管理能力的输出,中国私募管理人也期望在海外布局和大展拳脚;短期原因可能是这些机构已经有海外资金,客户的主导下让他往海外去。同时她认为,如果同行都在出海,那头部量化机构也是会考虑出海的,一方面是为了打响知名度,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海外的资金都是相对理性的,到了一定规模的机构会在投资人选择里有一定主动权,这也是他们的一个诉求。
此外,她补充,近期来看是美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需求在不断增加,中国的主观策略与量化策略会成为中国市场配置的两个大方向。
此外,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曾衡伟补充认为,私募出海布局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全球投资视野和资产配置能力,同时出海发展成为一家跨国公司,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影响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也认为,国内私募接海外的资金,或许因为海外机构在国内做投资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他们愿意把钱交给国内机构来做A股市场的投资。“外资做全球的资产配置,中国市场需要配置,目前来看外资在中国还是低配的,低于指数的权重,未来会把份额提上来。他们看重中国市场的一些结构性机会,希望能够跟好的基金经理合作。”
恒天国际也表示,中国顶级量化基的投研实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欧美量化同行。基金出海后,可投资范围从A股,扩展到全球股市。
量化私募争当海外资金“管家” 投研 运营多方面尽调要求高
近年来,外资持续涌入配置A股市场成趋势,国内量化私募基金凭借本土优势,争当海外资金的“管家”。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了解到,海外资金挑选国内量化私募要求高,会做投资、运营等多方面尽调,花费6个月到1年时间,他们更看重公司治理结构、投研体系、合规风控等,一旦出手投资,持有时间比较长,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赎回。
外资挑选量化管理人尽调流程长
看重投资、更重视合规运营
海外资金在筛选量化私募管理人时比较严格,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外资更看重量化公司治理结构、投研体系、风控流程以及合规性,“相比国内而言,海外资金相对成熟,对投资收益要求比较低,持有周期较长,能够经受住市场波动,但是对风控要求极其严格,他们更注重管理人的投资决策流程、风控运营流程,要求管理人进行规范化运作,避免合规风险。”
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告诉记者,外资标准和要求很多,他们要做很多尽调,包括策略、合规、IT等方面的尽调,还有中后台的流程尽调、风控尽调、公司主要人员的背景调查,对公司的财务做估计,所以大型机构选私募的尽调流程一般要6个月到一年。“外资的尽调范围非常广泛,他们做一次尽调至少花几百万,所以他们对选择合作伙伴比较谨慎。有些全球性机构会雇一个团队来做详细尽调。通过尽调,他们会对我们的法务和IT建设提出建议,包括合同等。但是他们对投资策略的具体情况比起国内机构过问得少,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商业机密,不会去问,只会问策略大的框架,逻辑和方向,提出一些意见。”
上海一大型量化机构也称,外资有两轮尽调,公司经营方面的尽调和产品尽调,一般两个周期加一起是1年左右。“产品尽调,对于量化机构而言,主要是看投研体系,和境外量化机构投研体系一致的,更受青睐。比如指增产品,外资对于风格暴露和偏移是非常敏感和不喜欢的,宁愿收益降低,也要控制住风险。还有公司经营尽调,对公司合规、风控和治理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包括核心人员薪资是否递延发放等。”
东英资管副总裁吴珊坦言,硬指标与软指标同样重要。硬指标是业绩表现以及超额收益的可复制性,软指标是团队、策略、运营流程体系的成熟度,以及对风控和合规的重视情况。“一般来说,海外资金会希望管理人在海外至少有2年的业绩记录。其实海外尽调做挺细的,它的投资尽调、运营风控尽调是分开的,所以如果私募运营风控很弱的话,可能也接不了海外的钱。”
另外,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表示,外资的标准框架跟国内差不多,但整体上更严格,比如更重视公司治理。对产品业绩考核周期更长,对业绩稳定性要求更高,风控更严。
恒天国际还表示,首先,海外资金更重视量化团队的策略研发和迭代能力,相对弱化产品业绩的权重;其次,海外资金更重视中国的Beta收益,不太会进行对于基金净值层面的强制止盈、止损等。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曾衡伟说,海外资金投资理念较为成熟,注重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对风险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基于海外资金的风险偏好考虑,我们认为长期业绩稳健、回撤控制好、风险收益比高、投研团队背景雄厚的私募管理人更容易获得海外资金的青睐。”
雷根基金表示,外资关注投资风险及收益、投资的背后逻辑、策略的持续性、周期可以很长,达到3~5年,追求稳健才是第一要素。
外资增配A股市场是长期趋势
从外资配置A股的情况看,尹田园表示,今年投资意愿上并未出现大幅提升,一方面因为有美国收缩流动性预期,另一方面对国内行业政策的把控能力相对不足。但长期来看,随着对中国市场投资时间的增加,认知有望逐步加深,此外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外资投资比例上升趋势不变。
吴珊表示,一般而言配置A股或者大中华市场在外资的配置占比5%左右。“但是增配这个市场的趋势是在走强的,通常增配的情况也伴随着对市场的了解,宏观环境驱使,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的转变等。”
从中长期看,恒天国际表示,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GDP前二的经济体,一个合理、分散的全球资产配置组合,都无法绕开对中国和美国的投资。“总体上,海外量化投资组合仍旧低配中国,外资长期看好中国量化策略的发展,因此一旦买入,持有期较长,有回撤也不会轻易赎回。”
前述百亿量化私募称,中国资本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新兴市场的代表。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和金融开放的力度不断扩大,全世界投资的目光都在关注中国、投资中国,通过沪深港通、QFII、分支机构等多种渠道布局中国,海外资金投资A股的意愿十分强烈。“近年来,外资资管巨头积极在中国设立独资或合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公募、私募等,与国内金融机构一同角逐中国财富管理的蓝海。”
雷根基金认为,未来的投资机遇在A股,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中国未来发展站在全球的头部地位;从行业来看,更多的新经济公司选择在A股、港股同步上市,高端制造的科创板将诞生很多千亿市值、世界五百强的企业。
量化私募出海或成趋势 外资在A股的持股占比稳步提升
随着国内量化机构的不断成熟发展,不少国内头部量化私募均有开展海外业务,也相继获得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发展前景可观。不过,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在量化私募机构出海的过程中仍有诸多挑战需要克服。
量化私募出海或成趋势 未来仍需把握机遇、克服挑战
目前,量化私募出海已成趋势,已有数家量化巨头开展海外业务。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曾衡伟指出,对于“海归”扎堆的量化私募而言,这也充分发挥了其熟悉海外投资的天然优势,不少顶级量化私募拓展国际业务征程已开启。尽管各家机构出海的路径不一,节奏不一,但或多或少都将出海拓展国际业务作为公司长远战略的一部分。
在机遇方面,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由于海外成熟市场交易机制相对完善、交易工具更加丰富,可完全满足交易对流动性和对冲工具的需求,有着更广阔的的市场空间,也利于国内金融机构和海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
恒天国际指出,中国头部管理人中,无论是量化选股还是基本面选股,都有积极出海拓展国际业务的动力。中国头部管理人的投资能力,都接近或超过欧美同业的水平。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尹田园认为,国内私募对中国市场规律的理解有先天优势,随着海外投资人对中国市场认知度及配置比例的逐步提升,为量化私募出海提供了机遇。
不过,上海一大型量化机构却认为,量化私募出海拓展国际业务暂时还没有成为趋势,只是在逐步尝试的过程中。机会方面,主要是外资也在尝试A股市场,比如海外的量化机构很早之前就已经大量通过深沪港通在投资A股,收益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主要是以自营资金为主,所以外资其他机构是愿意通过国内量化私募基金进行投资的。同时,由于国内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较小,策略以价量策略为主,这类策略在海外都是自营策略,外资在境外也是买不到的,所以国内量化私募基金的产品是有优势的。
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也表示,真正海外机构投进来的,主要都是指数增强类产品,“我觉得他们想要做中低频的,但是现在避险衍生品的使用细则还不明确,对外资的投资意愿有部分影响。他们QFII自己交易不适应,但是投国内私募,一方面是投资范围在前两年宣布扩大后,海外托管公司在等扩容部分的明确使用细则,另一方面是能够通过他们尽调的国内私募很少,所以目前成功案例不多。”
虽然国内私募机构出海机会诸多,但仍有不少挑战值得关注。上海一大型量化机构告诉记者,当前最主要的挑战是国内私募机构的投资方法论要与国际接轨。其原因是外资更看重规则和确定性,内资比较看重绝对收益,所以不同的做法适合不同的投资人,部分本土量化机构在拓展外海业务时需要做出调整。
上述百亿量化私募指出,国内私募机构开展海外业务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为公司治理结构、投研体系、反洗钱、ESG等方面,海外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上述方面健全的管理人,规范化运作的管理人更符合海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偏好。
恒天国际表示,挑战方面主要是海外个股做空的难度比国内低,做空也是很多机构常用的投资手段。一般而言,熟悉A股操作的基金管理人,在做多上往往做的很出色,但空头技术仍可能需要提高。
东英资管副总裁吴珊向记者说道,“其实海外业务落地最大的难点在于双方不了解,国内对海外资金的要求不是很了解,海外资金对内地机构也不是太了解。外资对国内的机构不会选择完全信任,更不会非理性地去追逐一个很高的收益。其实,海外资金在筛选量化的时候,更看重的是能够被理解可以被解释。这就意味着双方在了解的过程需要不断磨合、沟通与让步。”
吴珊补充道,“现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国内的这些私募管理人之间到底有何不同?怎样凸显自身特点?比如,中高频价量策略为主导的管理人,以及中低频基本面策略为主的管理人,这两大类策略下有无数的量化机构,其实他们之间有很多都很相像。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人不愿意多给出一些透明度,那么后续合作推进与募资效果肯定会受影响。”
此外,雷根基金表示,团队的完善与投资策略的全球化这些是需要不断的精进的,机会永远大于风险,不断地勇于创新才能发掘更多的机遇。
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热情不断升温 “假外资”不一定都是量化
去年QFII/RQFII新规落地,降低了外资准入门槛,同时扩大投资范围,近一年来已有多家私募机构先后获得QFII资格,外资在A股的持股占比稳步提升。雷根基金指出,境外投资者同样也看到了A股的投资机会,A股未来一定是全球最受瞩目的投资市场,同时也是成交量最大的市场之一。
对此,格上旗下北京金樟投研总监付饶说道,“未来海外管理人进军国内市场说明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参与者进入国内市场是一件好事。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内投资者投资习惯与海外有比较大的差异,海外管理人来国内展业实际上也需要适应国内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具体能否在国内顺利展业还要看海外管理人在国内的投入情况和理念的渗透情况。”
曾衡伟分析称,更多基金使用QFII额度投资A股,通过多种手段以达到指数增强效果,并使用衍生工具对冲。尽管海外资金参与A股投资的热情升温,但整体而言,多数海外机构投资者在A股的投资额占比还是比较少,不少海外资产纷纷引入量化投资模型开展组合式投资A股,逐步看好其发展前景。
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QFII不像沪深港通那样有投资标的限制,有利于私募机构广泛选择投资标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申请QFII资格,未来规模还会持续扩大。
不过,上海一大型量化机构提示称,这个主要是深沪港通A股可买股票有限,所以对于以外的股票需要通过QFII的方式进来,如果未来深沪港通能进一步放开,QFII的吸引力会降低。
近期有消息称,部分百亿头部量化私募机构借道香港,通过高比例配资后再流入A股,引发市场担忧。对于传闻中的“假外资”,付饶指出,“假外资”不一定都是量化,其他策略也会投资于A股。海外资金投资于A股对应的主要是国内居民和企业的海外资产管理需求,海外产品筛选难度大,产品供给少,本来就会使得具有海外投资需求的投资者比较难以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同时,国内居民具有投资于自己熟悉市场的习惯,因此不少量化管理人便抓住了这一需求,投资于A股。
恒天国际表示,首先,不是纯粹的“假外资”。不少欧美养老金、大型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人,长期低配中国量化策略。据了解,这些欧美资金很踊跃地认购中国头部量化管理人的策略。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中国投资人认购的。其次,现阶段中国量化基金有非常多的超额收益,这本身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量化基金的超额收益通常和个人投资者的股票市场参与度正相关,随着投资者越来越成熟,中国量化基金的整体超额收益也会慢慢降低。
“只是投资策略和风格不同于根植于海外的资管机构,量化私募也是较为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因此无可厚非。市场的投资者机构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只欢迎某种类型的投资者。”尹田园说道。
2021-10-11 17: 55
2021-10-11 17: 17
2021-10-11 17: 15
2021-10-11 12: 48
2021-10-11 08: 55
2021-10-11 08: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