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机构自购 历史罕见!自购潮凶猛:31家公募出手,自购超18亿>>
2022年开年市场震荡大跌,在这一关键时刻,基金公司集体“出手”――掀起了大额自购活动,用真金白金体现出对后市的信心。根据基金公告不完全统计显示,自1月27日以来两周时间左右,已有31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合计金额已经超过18亿元。后续可能还有基金公司加入这一行列,数据可能还会增长。这是历史上一波较为猛烈的“自购潮”,若算是今年以来全部的基金自购行为,今年以来基金自购金额已经超过23亿元。与此同时,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多因素引发了今年市场震荡行业,但是长期中国经济稳健向好的发展趋势未变,市场大跌正孕育着“布局机遇”。
2.11【★★★★★】 券商系公募 中信建投实现100%持股这家基金,券商系公募已达61家,多方面受益公募业务>>
2月10日,中信建投证券公告,中信建投基金已完成股权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因本次股权受让,公司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由75%增加至100%。自此,中信建投基金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由券商100%持股的公募又多了1家。Wind数据显示,券商100%持股的公募目前有12家(包括券商资产管理公司)。而由券商参股的公募则已经有61家。展望2022年,中信建投基金总经理金强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中信建投基金将继续秉承“聚焦战略”,精耕大股东及重点银行渠道,开辟2-3个新的投资赛道,以增强行业投资竞争实力。公司还将扩建专户业务团队,加大与理财子公司的合作力度,预计规模较2021年会有飞跃式增长。
2.12【★★★★】 ESG投资 新风口来了!公募基金积极深入部署>>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ESG投资的大幅增长,我国ESG投资实践在二级市场加速发展,其中公募基金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国内公募基金ESG投资布局于去年迈入快车道后,2022年以来热度不减,多只ESG主题基金于年初接连启动发售。此外,还有多只ESG产品正在排队等待审批。
业内预计,2022年ESG相关投资领域或将成为公募基金的重要布局方向。在投资中,ESG投资策略作为衡量企业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正成为筛选个股与优化指数的有效手段。未来,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之下,以环境、社会和治理为核心的ESG投资在我国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8【★★★】 公募REITs税优 国家部委出手!公募REITs迎来大利好>>
近日,财政部及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税收政策的公告,优化公募REITs发行前资产重组及设立环节的所得税计量与缴纳规则。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税收政策对于公募REITs而言可谓重磅利好,税收政策有望降低公募REITs发行过程中的税务成本,进一步提升原始权益人现金流动性,推动公募REITs试点稳步发展。“该政策极大地提高原始权益人启动申报公募REITs的积极性,对业务来说是一项大利好。”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而从近期公告来看,西安净水公司、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都完成了项目招标工作,不少REITs产品正在积极落地中,预计2022年将有更多产品出炉。
周五(2月11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7196.65点,跌0.65%。LO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4666.22点,跌0.71%;ET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1256.96点,跌1.16%。
本周数据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我国公募基金总量正式突破25万亿元;2021年资金逆势流入香港ETF市场,总额约600亿港元。具体如下:
2.7【★★★★★】 公募总量 站上25万亿新起点 虎年基金业高质量发展开新篇>>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辞别基金业大发展的牛年,虎年的中国基金业站上25万亿元规模的新起点。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将向纵深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逐步具备;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正迈出重要步伐;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高,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专业机构投资力量持续壮大,市场资金结构、投资者结构明显改善,市场生态持续优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国际监管合作取得新进展。
2.12【★★★★★】 香港ETF 逆势吸金600亿!总市值历史新高>>
去年,尽管港股走势极为动荡,但投资者对香港市场ETF产品的兴趣却有增无减。易方达香港近日发布的《香港ETF市场2021年度回顾》显示,去年资金逆势流入香港ETF市场,总额约600亿港元,为近年来的增量最高峰;ETF产品总市值达到4287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随着内地金融开放加速加深,香港ETF市场也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助力。今年,随着“ETF通”有望在年中正式落地,更将为香港ETF市场带来进一步发展动力。
2.9【★★★★】 基金营收 净利超23亿!这家万亿基金巨头经营数据来了>>
近日,华夏基金大股东中信证券发布业绩快报,披露了华夏基金2021年度的业绩,这也是基金业2021年的头一份经营“成绩单”。在去年结构性行情中,华夏基金营收超80亿,净利润23亿,都创下华夏基金历史新高,两项指标同比增幅均为45%,创下了不俗的经营成绩。由于多家公募巨头在2021年规模也出现了较大增长,预计后续大型基金公司的经营数据,将出现更多“预喜”的结果。
2.8【★★★】 基金发行情况 冰火两重天!"日光基"去年飙至145只,创下纪录!另有32只发行惨遭失败,逼近熊市水平>>
经历了超20年的积累和沉淀,公募基金行业在2021年再上一层楼,基金发行数据创下历史纪录,整体规模迈上25万亿大关,成为大资管行业的中坚力量。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成功新发行1907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与历史新发基金数量相对比,2021年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472只,新发基金数量为10年前同期的9倍之多。此外,全年发行数量也超过1998年中国公募基金启航后持续17年的发行量,截至2021年12月底,基金总数量已增长至9114只。上海证券预计,按目前基金的发行速度,基金数量将在2022年10月突破万只。
2.13【★★★★★】 基金动向 医疗“崩了”、新能源“崩了”!热门赛道轮番跳水!公募“抱团”惹争议!最新发声:规避短期逐利,才能走得长远
2022年开年以来市场画风突变,“黄金赛道”接连跳水。受访基金公司及公募人士认为,市场及“赛道股”的调整是海外流动性预期压力、行业逻辑的变化以及资金高低切换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近期机构重仓股的大幅杀跌,也让市场关于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的争议再度升级。在公募人士看来,流量时代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此实现在规模快速变化时,更好做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力争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长期回报。作为基金公司,需要追求有克制的发展和可持续的规模增长,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增长。
2.10【★★★★】 军工题材基金 "军工皇帝"首只公募下周开售,四大淘金主线曝光!万亿巨头强补军工人才,什么信号?>>
券商中国记者从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处获悉,有“军工皇帝”美誉的冯福章将在下周开售他的首只公募基金产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军工研究对公募基金的盈利贡献占比小,顶流公募的投研总监岗位几乎清一色具有传统制造业和大消费的研究背景。而作为万亿级公募巨头的招商基金以“军工一哥”作为公司研究总监,并迅速为其推出基金产品,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公募基金对军工的印象,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军工逐步开始赛道化,可能成为继传统制造业、大消费、新能源之后,又一个基金将加大布局的新领域。
融通基金的一位重仓军工的基金经理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直言,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军工行业研究不透明,市场印象不佳,基金经理没有动力覆盖该领域,但随着军工股从炒作走向基本面,行业印象正在发生变化。
冯福章也认为,目前和未来的军工股投资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短期炒作,更多具有长期投资机会,从大的层面而言,军工股将面临国防预算长期提升的逻辑,在投资机会上,将重点关注军工信息化、军工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2.11【★★★★】 明星基金经理 "医药女神"遭400亿巨额赎回?重仓股双双重挫,紧急声明来了…未来怎么走?>>
2月10日,新能源、CXO板块双双重挫,锂电一哥宁德时代盘中跌幅一度近9%,CXO龙头药明康德也大幅回调超7%,而这两大方向恰恰均为葛兰重仓。同日,市场有传言称,有大型险资、理财子、FOF专户等机构投资者赎回葛兰旗下基金,合计金额或达到400亿元,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原因是葛兰的几只全行业基金买了70%新能源,在高位买了很多“宁王”。
对此,券商中国记者向中欧基金求证,公司回应称,网传“大额赎回”为不实消息,请勿轻信谣言。
公开数据显示,葛兰共管理着2只医药行业基金、3只全行业基金,其中重仓新能源的3只全行业基金合计规模不足200亿,且机构持有比例较低,和网传的“葛兰被机构赎回400亿元”相差甚远;此外,四季报显示,葛兰已经在去年末开始减仓宁德时代,和传言中的“高位买了很多宁王”不符。
2.9【★★★】 基金赎回 紧急公告!有基金新年遭巨额赎回,到底发生了什么?>>
虎年第一周,就有基金公司紧急公告,旗下一只3000万规模的量化基金,发生巨额赎回,将实施延期赎回。从去年四季报来看,该基金主要的两名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超93%,而该基金近一年的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跌幅超过25%,其在去年三四季度就连续遭遇赎回,规模持续缩水。业内人士认为,巨额赎回可能导致净值波动加剧等风险,投资者需要注意。
天治基金在2月8日发布公告,旗下天治量化核心精选混合基金于今年2月7日发生基金份额净赎回申请超过了前一开放日基金总份额10%的情形,即发生了巨额赎回情形,且存在单个基金份额持有人超过上一开放日基金总份额20%以上的赎回申请的情形。
2.8【★★★★★】 百亿私募 百亿私募突然开门迎客!>>
2月7日晚间,百亿私募机构伊洛投资发布“暂时开放募集公告”,称公司自2022年2月正式放开旗下产品的认购和追加。
伊洛投资表示,公司是在2021年7月公告暂停申购,在过去半年中,大盘冲高回落,并历经数次震荡,规避了高位募集资金带来的潜在风险。“市场经过半年的调整,已进入了相对合理的估值区间,同时公司也加强了投研团队的配置,为未来的投资工作做了更多的准备。”
伊洛投资还称,公司未来力争持续为投资者创造好的投资收益,感谢各位投资者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信任。
2.12【★★★★】 外资私募 国际量化对冲基金来了,又一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
2月9日,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OFE PFM)登记,成为第36家进军中国市场的外资私募,也是北京首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的股东是新加坡知名量化对冲基金公司DTL,资料显示,其是一家拥有30亿美元(约等于人民币191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高科技投资机构。
外资私募在去年底迎来高光时刻,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首家管理规模突破百亿的外资私募,目前管理规模在10亿以上的外资私募共有8家。
2.7【★★★★】 私募股权变化 李书福又出手!入股这家私募基金>>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2年1月24日,武汉众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李书福、李星星、李东辉,分别持股10.018%、19.976%、10.018%;公司原股东冯擎峰、宁波众合知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持股则均降至29.994%。同时,武汉众擎私募基金的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1667万元;公司还变更了法定代表人,由余克强变更为冯擎峰,高级管理人员也发生了变化,余克强、陆嘉敏退出,冯擎峰新任执行董事,郑诗嬴任经理,郑鑫任监事。
招商基金:郭锐
作为一名资深基金经理,郭锐在长期研究过程中,不断收集一批真正优秀的公司,并长期持续跟踪。在郭锐看来,要对公司进行长期价值的定价,是没有办法套用一个固定模式的。于是,郭锐把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企业分为两类。
第一类,郭锐定义为“无条件增长企业”,这种企业只关注内部基本面,不被外部的宏观经济、流动性、甚至竞争对手等因素干扰。也就是说,企业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业绩长期增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一类企业主要包括医药、消费和服务类的龙头企业,他们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行业成长性较大。
第二类则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这一类企业的业绩时有波动,但一些龙头企业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只要把握住“需求端是否还有提升空间”以及“公司竞争优势能否保持”两个关键点,企业长期业绩成长的确定性也会很好。
郭锐曾特别强调研究和积累的作用,“我愿意把时间花在具有长期研究价值的公司上。把每一次调研和每一笔投资积累下来,把对于公司的深度理解反映到投资上。”
回顾2021年,郭锐在四季报中提到,四季度宏观上最主要的事件一是地产行业部分企业信用风险的出现,二是市场对于政策稳增长的预期逐渐加码,行情也从之前的赛道股为主逐步转向低估值、稳增长受益的行业。双碳、能耗双控一度使得很多工业品的生产受到冲击,但是政策迅速纠偏,价格冲击逐步结束。
对于2022年的投资操作,郭锐表示组合方面还是坚持估值和成长匹配的选股原则,行业均衡配置,当长期关注的优质企业出现非常有吸引力的估值的时候增加了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主要以现金管理工具为主。
他认为,四季度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对经济基本面构成较大负面冲击。政策面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工作重心重新转到稳增长上来,市场形成了对政策不断加码稳增长的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权益市场也从之前的赛道股为主逐步转向低估值、稳增长受益的行业占优。双碳、能耗双控等政策一度使得很多工业品的生产受到冲击,但是政策迅速纠偏,价格冲击逐步结束。
更多关于郭锐的投资框架、历史业绩、人物研究,可以移步【英华人物库】郭锐主页详细了解~
2022-02-13 20: 27
2022-02-13 18: 00
2022-02-13 16: 30
2022-02-13 17: 00
2022-02-13 13: 15
2022-02-13 0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