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系公募正遭遇“七年之痒”?

张燕北、方丽、陆慧婧 2022-05-15 16:00
图片

管理规模环比下降近1成

个人系公募7年“大考”遭遇阵痛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却有各自的不幸’,成功的公司总是相似的,不成功总是有各自的原因。” 谈及目前个人系基金公司呈现的发展差异,一位个人系公募总经理感叹道。

 

自2015年第一家成立以来截至目前,7年中个人系基金数量已经达到25家(包括“私转公”公司),行业占比超过一成。但另一方面,个人系基金也存在着管理规模整体较小且阶段性出现较大降幅、不同公司间分化显著等问题。

 

个人系基金公司创立之初,在股东资源、渠道资源、资本金等方面并不占优势,发展阵痛在所难免,当市场持续震荡缺乏赚钱效应时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业内表示,个人系公募尚未形成最终的市场格局,应该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上看待其发展,保持信心和耐心。

 

产品线和渠道优势有限

个人系公募规模环比降幅较大

 

随着泉果基金和兴合基金获批,包括“私转公”的基金公司在内,个人系公募已经扩容至25家。Wind数据显示,其中当前已有基金产品发行的个人系公募机构共计23家。

 

一季度末,23家管理人合计管理规模约4393.54亿元,较2021年四季度末降幅近1成;合计非货管理规模约4367.84亿元,环比减少近10%,降幅大幅超出行业整体水平。

 

针对个人系公募管理规模的明显缩水,受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个人系公募产品数量较少,面对持续震荡的市场行情更难保持规模稳定;以权益基金为主的产品结构也使得个人系基金公司更易受到权益市场波动冲击。此外,在基金认购端普遍降温的背景下,缺乏渠道优势的个人系公募新品发行难度也比较大。

 

对此东方阿尔法基金表示,产品结构方面,一季度市场表现欠佳,行业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的规模平均下滑12.24%和14%。个人系公募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产品线丰富程度不如老公司,因此在剧烈下跌中,规模稳定性稍弱。产品销售方面,一季度往往是渠道传统开门红营销期,个人系公募公司在此阶段较难拿到好的发行档期,一定程度减少了规模的增长抓手。


恒越基金也认为,产品结构是导致个人系公募一季度规模降幅高于行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多数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以权益类为主,管理权益类资产占比相较行业整体水平更高。以恒越基金为例,截至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管理规模占比高93.3%。震荡加剧的市场环境下,这些权益资产规模占比更高的公司往往更容易受到影响。


鹏扬基金首席市场官宋扬也表示,基金公司非货管理规模下降幅度不同,主要与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性质有关。


“今年一季度,行业非货规模整体下降了1.02万亿元(Wind数据),主要是由于股市回调导致的基金净值下跌、部分投资者赎回基金以及基金销售预冷,增量乏力。从行业非货规模下降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其实与公司股东背景关系不大,而是与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性质直接相关,股票和混合基金占比高的公司,基金净值下跌导致的公司整体规模下降的比例就比较大。” 宋扬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很多老基金公司,业务发展比较综合,偏债基金有一定占比,所以整体非货规模下降比例相对较低。而新基金公司往往是在权益投资上有特色甚至专注权益投资,偏债基金占比低甚至没有偏债基金,所以非货规模下降比例相对高一些。


谈及个人系公募管理规模下滑的直接原因,尚正基金从基金公司既有产品线和新基金布局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尚正基金看来,一方面,个人系基金公司由于产品线尚不齐全,多数公司尚未布局短期纯债基金,进而缺乏短期纯债基金这一规模增长点。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增速较快且体量较大的基金类型主要是短期纯债基金,由2021Q4的4920亿元增长至2022Q1的5943亿元,规模增长20%;此外,受市场行情影响,一季度包括个人系基金公司在内的整个基金行业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赎回。


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遇冷,新发基金对个人系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贡献不足。去年四季度个人系公募基金新发基金规模为379.82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新发基金规模下降至80.26亿元,下降幅度高达78.9%。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一位分析师从基金公司“渠道力”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相比其他系,个人系基金公司没有雄厚的机构股东作为支持,更多的是靠个人股东自己的资源以及影响力来募资。以银行系为例,市场环境不佳的时候银行系基金公司仍可以依托银行股东获得行内重点代销的资格,而对于其他基金公司,银行会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来准入符合条件的公司,例如公司在管规模、产品线情况等,这些指标往往是目前个人系基金公司无法满足的。

 

图片


个人系公募发展差异显著

业内称此时谈分化或为时过早

 

截至一季度末,个人系基金的合计管理规模不到4400亿,而同期的行业整体管理规模超过25万亿元。在公募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当前,个人系公募之间的发展状况也出现明显差异。Wind数据显示,23家有产品的个人系公募中,半数以上管理规模不足百亿。

 

同样为业内大佬创办,这些公司中不乏管理规模超过800亿的,也有管理规模尚不足1亿的。管理规模仍在个位数的公司达到6家,另有5家不足50亿。


作为业内首家个人系的泓德基金,在2020年末管理规模首次超过千亿。但在先后经历剧烈的业绩回撤和严重的治理风波后,一季度末规模不到800亿。目前,鹏扬基金以841.06亿的管理规模占据个人系头把交椅。


对此东方阿尔法基金表示整体规模分化与核心团队的背景、公司发展战略等因素密不可分。个人系公募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市场口碑,如果核心团队原来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对公司初期规模扩展会有很大帮助。第二,公司的投资团队和市场团队能否抓住机会前瞻布局,能否得到渠道的支持也非常关键。


另一位公募人士则分析道,“2018年个人系公募的最多,有8家,然后是1家、5家、1家,今年至目前仅有2家。大家的成立时间不长,并且还有2018之后的较长下跌,发展环境其实比较艰难,尤其受近两年多疫情影响。另外虽然有很多‘大佬’,但若没有了相关的平台支撑,其“高度”是会有所降低的。”


事实上,在受访公募及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管理规模显现的差异化特征是正常现象,此时谈“分化”还为时过早。


尚正基金认为,目前个人系基金公司数量并不多,而且在成立时间、成立时点面临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股东本身的能力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各个公司发展程度不同。个人系公募的出现不过六七年时间,发展不够充分,尚未形成最终的市场格局,市场应该对其保持信心和耐心。


鹏扬基金首席市场官宋扬则直言,由专业人士控股设立基金公司是近年来在监管支持下,行业发展的创新,有效推动了行业的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优化了行业的竞争格局,给投资者带来新的选择。由于专业人士控股的基金公司成立


图片


时间往往不长,而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增长是需要靠时间积累的,所以新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和已经发展很长时间的老基金公司目前还不具可比性。


 “管理规模不是评价基金公司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行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证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着眼于新发展阶段,淡化规模排名,提出支持差异化发展,积极鼓励产品及业务守正创新,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他说道。


恒越基金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除核心投研团队过往的投资业绩差异外,2015年至今,各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成立的时间不同,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行情牛熊、投资者情绪、产品创设报批、结算模式试点等,都可能影响规模分化。“各家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路线定位不同,关键还是投资创造价值,这是公募基金公司的本源,也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焦点,规模只是客观结果。”恒越基金相关人士表示。


上述个人系公募总经理直言,“2019至2021年的三年牛市,整个公募行业大发展,机构系和个人系都有部分公司显著发展、突飞猛进,两类公司也都有发展不如意的。成功的公司总是相似的,不成功总是有各自的原因。”


他进一步表示,这种差异体现了全公司专业度的差别。国内净值化理财的大时代,理应有多类发起形态的公募基金共同发展。市场足够大、行业机会足够好,成败关键是“三个步骤”和“三个体系”。对行业理解深刻、透彻、完整、脚踏实地而适当前瞻,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用什么样的人、阶段发展哪些策略的产品,快速构建投研体系、销售体系、内控体系,三大体系;第三步是不断磨合、随时修正,根据行业态势,既要把长期发展的产品有耐心、有策略地持续培育和发展,又要盯准市场节奏,布局一些有量、符合渠道口味或者机构投资需求的阶段型、红利型产品。

 

面临多重困难

个人系公募阵痛中谋发展

 

事实上,除了管理规模,获批后的个人系公募还面临着其他挑战。个人系基金公司创立之初,面临搭建强大投研团队需要时间、对核心基金经理依赖度较高、风控等综合实力上有落差等,发展阵痛在所难免。而当市场持续震荡缺乏赚钱效应时,个人系公募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

 

上述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管理规模的下滑实际上只是大家直观能够看到的表面现象,究其背后其实个人系基金公司面临重重困难。

 

“其一,资源方面仍是比不过银行系、券商系、保险系这类有强大机构股东作为背书的公司。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管理规模不够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基金公司获得的管理费收入也不够可观。而基金公司每年需要支出庞大的客户维护费、销售服务费、交易费等一系列成本,同时还需要砸重金在人力和投研平台的搭建上,才能保证产品业绩的稳定性。因此,资源、产品业绩以及管理规模相互影响,都是个人系基金公司需要去克服的难题。”他进一步表示。

 

谈及个人系公募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宋扬表示,“和所有的新公司一样,在品牌的认知和客户信任方面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另一方面,在机构客户和渠道准入方面,往往面临着规模、排名、长期业绩等方面的门槛,这对新公司是客观的难点。”

 

方阿尔法基金也认为,个人系公募在发展初期遇到的困难,确实是主要依靠创始团队。前期搭建团队、申请牌照、获取资金、拓展渠道,这些都有赖于核心团队的运作。

 

恒越基金谈到,在与销售机构或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方面,各家机构针对白名单尽调评审都有相应的门槛标准和规则,包括公司成立年限、总规模、产品运作年限、过往投资业绩、各项财务指标等,部分国有股东的金融机构对公募基金公司的股东背景也有风控评估标准,这些对成立初期的个人系基金公司也是挑战,达不到白名单标准就暂时无法与大渠道大机构合作,潜在客户来源和规模发展就受制约,规模没够标准就继续进不了白名单。

 

尚正基金总结道,多数新设立的中小基金公司,特别是专业人士持股的基金公司普遍面临发展困难甚至艰难的局面。这些困难包括:其一,各种准入门槛多,条件也高;其二,商务合作资源少。受限于规模较小,基金公司在托管、存款、投标等方面具备的商务资源较少,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缺乏有效的切入点。

 

其三,产品与业务类型不够丰富。市场变化也会引致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产品和业务类型单一化,不利于基金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捕捉规模增长点。其四,对专业人士持股公司的顾虑。相比于公募基金二十余年的历史,个人系基金公司起步较晚,尚属于新生类事物,市场主体还有投资者对于个人系基金公司形成公正客观的认知仍需要一定时间,当然这也有赖于监管及行业的正确引导。

 

图片

优秀的治理结构赋能个人系公司

市场激流中用“长期之道”不变应万变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从业人员利益和持有人利益捆绑一起”的个人系基金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市场寄予较高期待值。

 

这八年过去了,个人系基金公司虽然扩容迅速,但发展上仍面临着分化格局。面对行业头部效应的强化和市场的持续震荡,当前不少个人系基金公司的发展正遭遇阵痛。在这一波生存之战之下,个人系基金公司也纷纷有自己的方法——发挥制度优势,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效率、坚持长期考核等。

 

就如一位个人系基金公司人士说得那样,化繁为简来看,优秀的业绩和持续的陪伴永远是公募行业最好的通行证,这个和公司是什么类型无关,只和初心、格局和能力相关。可能,对于个人系基金公司发展,还希望用长期眼光来看

 

良好的治理结构

“效率”和“机制”成为个人系优势

 

治理结构合理的个人系基金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极大的优势——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利益和持有人利益捆绑一起,更能志在长远不会为短期利益多动摇,具备“效率”和“机制”上优势。

 

尚正基金公司相关人士总结出个人系的四大优势,成为行业的普遍观点。他认为,第一大优势是,从长期看,个人系基金公司更容易实现持有人、公司员工和股东利益的利益一致性。第二,个人系基金公司可以摆脱来自机构股东的短期考核指标(规模排名、利润指标)的约束,真正建立长效化的考核机制。第三、核心人员持股带来的人才聚集效应。第四、能发挥股东和管理团队的专业优势。往往个人系基金的主要发起人都经过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只有行业经验丰富、具有良好口碑、对行业做出过较大贡献的专业人士才能成为合伙人。

 

“个人系基金公司优势主要有两个——‘效率’和‘机制’。”一家个人系基金公司总经理更是表示,“效率”可以选合适的人快速构建投研体系、营销体系、内控体系,专业化发展。而“机制”很灵活,可以对于优秀的、骨干的、专业实力较强的员工深度绑定,一旦过了盈亏平衡点、现有架构持续不变的话,可以在这类平台上稳定长期发展,形成一个合伙制的平台。

 

恒越基金也提及,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机制相对灵活,通常采用扁平化管理,沟通成本低,决策效率相对更高。与大而全的定位相比,差异化、特色化的定位更有利于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去,努力做深做精,不至于战线拉得太长。同时,个人系公募一般在股权激励方面也有相对明确的安排与规划,公募基金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股权激励非常有利于从业人员的长期稳定,促进股东、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长期利益的统一。同时,在各项业务治理方面也需不断向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借鉴和汲取经验。

“与传统公募机构相比,个人系基金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合理、激励机制灵活、决策机制高效,能够在治理基础上将从业人员的长期激励与持有人利益深度捆绑,股东与管理层追求的目标高度一致。” 鹏扬基金首席市场官宋扬表示。

 

个人系基金公司制度优势确实明显,尤其是对优秀人才的凝聚力上。近年来,公募行业人才流动频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长期激励政策没有到位,而“个人系”基金公司不少人员变动要小很多。这类公司通过核心人员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把专业人才和公司发展、持有人利益深度捆绑,更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个人系是“一个人在战斗”?

缺乏渠道、没有过往业绩等成为劣势


虽然个人系基金公司优势明显,然而,难以获取渠道支持、发展初期成本压力大等确实成为发展“拦路虎”。

 

甚至一位个人系基金公司人士直言:个人系就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曾当面被人家歧视、看不起,被说成个体户。

 

尚正基金相关人士谈及个人系基金公司短板表示,第一是初创时由于新主体自身没有长期业绩记录、初始规模较小,很难进入渠道和机构客户的准入名单。第二是缺乏机构股东在渠道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支持,短期内在渠道和机构客户的准入方面缺乏有效突破口。

 

“第三,除去人力成本,个人系基金公司在初创期面临的系统建设和维护、信息披露、估值费用、律师费和会计师费以及各种会费等支出占比也相当大,给基金公司造成不小的经营压力。”上述人士表示,基金产品也会承担一部分费用,而初创期个人系基金公司管理基金产品的规模普遍不大,费用计提会给基金产品的投资业绩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形成由投资业绩到基金规模的正向反馈。

 

东方阿尔法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对于大部分个人系公募而言,发展初期要获得传统渠道端的认可确实很难,同时公司在发展初期要严格控制成本,从活下去到活得好需要用心经营。

 

“新批基金只允许券商结算,大型银行天然不愿意代销,导致首发规模普遍不高。资本金规模消耗能力较弱,补充资本金渠道匮乏。”另一家个人系基金公司也无奈表示。

 

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也表示,虽然个人系公募的核心团队更为稳定、创业精神更为强烈。同时,愿意采用股权激励让核心成员之间的利益相互捆绑,从而激发创业的奋斗精神。加上个人系公募团队成员较少,扁平化的管理能够让员工更有参与感、归属感,这些都成为能够留住优秀人才的有力抓手。

 

他也表示,个人系基金公司最明显的短板是缺乏机构股东的支持,调动资源的能力相对会弱一些。其次,个人系公募的投研人员较少,压力往往会压在一两个最为资深的投资经理的身上。

 

市场竞争激烈

发展靠坚持做好长期正确的事情

 

过去两三年基金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也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叠加市场持续震荡之下,包括个人系在内的不少基金公司正遭遇发展阵痛,面临新产品发行难、规模难以做的困境。

 

如何破局成为个人系基金公司的当务之急。从采访中来看,多家个人系基金公司给出的是——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做好长期而正确的事情的回答,在考核机制、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做文章。

 

尚正基金相关人士就直言,行业头部效应强化、产品发行难、规模难做大等是所有基金公司甚至整个资管行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单是个人系基金公司,很多同期成立、具有机构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发展状况普遍不如个人系基金公司。面对这种状况,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做好长期而正确的事情。

 

“第一,我们围绕着‘正’收益理念打造具有特色化和竞争力的产品线;第二、注重投研团队建设,着力打造投研一体化和权益固收一体化;第三、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第四、积极推动渠道和机构客户挖掘,多角度开发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关系。”上述人士表示。

 

而谈及考核机制时,他更是表示,首先是提出以绝对收益考核为主,相对排名为辅的考核原则;第二是长期主义,基金经理的考核以不低于五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原则上长期累积业绩所占权重高于短期和一年期比重;第三,未来考虑将投资者实际盈利状况作为基金经理考核的参考指标之一。最后是自购基金,鼓励基金经理自购所管理的基金并锁定全部管理期限。

 

五年时间总规模发展到470亿的汇安基金也表示,一直以来汇安一直把文化评价纳入KPI考核,并以三年为投资业绩考核周期,坚定的把长期主义落实到实处,最终的结果是最近三年汇安的主动离职率非常低。同时,自2018年开始,坚定布局三年期权益产品,将投资业绩转化为客户的实际收益,解决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恒越、东方阿尔法等个人系基金公司更是直接表示会始终聚焦主动管理,从投研、市场等方面打出自己的招牌。

 

“市场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们更愿意看到机会。”恒越基金也表示,成立至今始终聚焦主动管理,银河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一季末,公司主动管理权益资产规模已发展至全行业前二分之一,与主要券商、银行、互联网平台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东方阿尔法基金在谈及未来规划时也表示看好权益市场的长期发展空间,同时,主动权益类的资产管理行业不存在所谓的赢家通吃,未来可能会出现一批头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恒越基金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提升投研实力并发挥所长,主动管理权益做强品牌,固收提供差异化策略工具,为持有人和合作机构创造价值,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恒越基金更是表示,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行业都在倡导长期投资,我们对一个具体基金产品或一个基金经理个人的评价,都建议看3年、5年乃至更长期的业绩,对一家基金公司整体经营发展的评价更应当如此,只有经历了不同市场环境、牛熊转换的考验,才可能显现出投资业绩的可持续性、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更长远的发展潜力。

 

图片

规范与发展并重

“个人系”基金公司探索差异化竞争格局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不久前,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在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的同时,“审慎有序核准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严防行业无序竞争。”,这也是监管层关于“个人系”基金公司未来发展导向的最新表态,“个人系”基金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再次站在聚光灯之下。

 

自2015年首家个人系基金公司成立以来,经过7年多时间拼搏,“个人系”基金公司已成为基金行业一股重要力量,谈起未来发展的憧憬和建议,多位“个人系”基金公司人士坦言,“严防行业无序竞争”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士的专业优势,防止资本过度渗透和无序扩张,优化个人系基金公司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也期待个人系基金公司在投研、产品创新上能展现出更大优势、发挥更大作用。

 

规范与发展并重

审慎有序核准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公司

 

“审慎有序核准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严防行业无序竞争。”是监管对于个人系基金公司发展的最新定位,作为公募基金管理人,“个人系”基金公司人士对此也有深刻体会。

 

在尚正基金看来,“审慎有序核准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政策本意是让那些真正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士发起设立基金公司,“严防行业无序竞争”则是为了打击股权代持、变现套取牌照、倒卖牌照的违规行为,这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士的专业优势,防止资本对个人系基金公司的过度渗透和无序扩张,对于净化行业发展生态、优化个人系基金公司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尚正基金指出,个人系基金公司作为基金行业的重要补充,有助于丰富基金产品供给,促进差异化竞争格局;有助于促进多种分配方式的探索。“一个市场应该鼓励多种所有制结构参与,完善行业的产品供给,形成多种要素结合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通过公司治理的不断创新,探索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基金行业治理之路,最终实现投资者、员工、社会、股东利益的和谐统一,推动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尚正基金认为。

 

鹏扬基金首席市场官宋扬也谈到,在过去几年的市场环境里,基金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进一步强化,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经营发展遇到挑战,这其中也有个人系公司。监管部门“审慎有序核准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经营标准不断提升,是实体经济和财富管理市场对金融服务质量要求不断上升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公募基金行业深化落实。“严防行业无序竞争”则体现了金融作为经营风险和信任的行业,必须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所有活动都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行业准入门槛和依法依规经营只是公募基金运作的最低标准,还不足以确保基金公司能够提供给广大投资者‘获得感’。《意见》涵盖面广泛,是引领基金行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奠定了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基调。个人系公司应深入研究《意见》指明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深挖公司特色,明确公司战略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追求差异化发展。”宋扬表示。

 

恒越基金也认为,任何一个行业,有进有出才有利于良性健康发展。公募基金公司理应珍惜牌照,回归财富管理本源,每一个经营主体、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有责任呵护公募行业的健康形象。监管更严格的规范要求,也有利于为广大投资者筛选出更有潜力的管理人,真正做到百花齐放,丰富大众的投资理财选择。

 

“对于个人系公司而言,高质量的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一套可持续的、稳定的机制,形成人才梯队,能够让团队中优秀的人脱颖而出,能够不断地有优秀的人加入团队,能够为持有人、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只能把产品业绩做好,才能逐步打开局面,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耐心。公司制定了聚焦主动权益类资产管理的战略,在公司发展的初期,能够更好地集中资源,打造精品。”东方阿尔法基金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发展特色优势

或是“个人系”基金公司突围之路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个人系公募基金管理的非货规模超过4000亿元,仅次于银行系、信托系和券商系基金公司,成为推动公募基金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7年至2021年间,个人系公募非货管理规模5年总增速超过15倍,而同期整个公募行业的增速为2.6倍,同样也展现出个人系基金公司强大的生命力。为促进个人系公募基金健康发展,业内人士也从公司治理结构、股权激励、投研、产品创新等多维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东方阿尔法基金对个人系公募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整个公募行业的发展中,个人系公募成为一股新兴的成长力量。个人系公募最大的优势就是制度灵活,并且能够在治理结构上将从业人员的利益与持有人利益捆绑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业人才和公司发展、持有人利益的深度捆绑。专注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是这一治理结构与生俱来的,进而也会推动个人系公募的长远发展。”东方阿尔法基金谈到。

 

一位个人系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相比起其他类型的基金公司,个人系基金公司最大的特点是股东稳定,也较少见到勾心斗角等内耗之事,此外,股权激励也是个人系基金公司最大的动力源之一,展望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银行系、券商系、保险系、信托系、外商独资系、个人系等各大类型基金公司都会拥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尚正基金对个人系基金公司未来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希望支持个人系基金公司进行产品创新,对于运作机制并不复杂的创新优先也让个人系基金公司参与试点;二是降低基金成立门槛,支持基金公司丰富产品线。公募基金除发起式基金外均具有2亿元的成立门槛,而个人系基金公司由于渠道较为单一,销售能力受限,这就限制了基金公司基于投研视角进行广泛的产品布局。比如说,偏股类基金可以降低至1000万元,偏债类基金可以降低至5000万元,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基金投资运作的基础上降低销售难度,一方面契合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代表的属性,另一方面也符合监管对于公募基金“轻发行、重持营”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得基金公司可以将资源投入到投研力量建设、投资者陪伴和服务这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当中。

 

“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管理资产规模数万亿、有着优秀品牌和口碑的资产管理公司都是由个人系发展而来的。资管行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股东背景并不是决定基金公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资本市场是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并没有哪一个类型的公司是必然的成功模板,多元化的参与者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每一类公司都有机会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宋扬结合海外资管机构发展历程指出,个人系公司应深挖自身特色,明确战略方向,重视企业文化和人才梯队建设,打造科学化、系统化的投研体系,完善合规内控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用长期优秀的投资业绩来推动公司发展。

 

在他看来,国内公募基金行业还很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什么类型的基金公司,唯有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才能赢得客户信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一分析师认为,“个人系”公募想要冲出重围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大家通常觉得选基金就是在挑基金经理,但实际上基金公司在投研以及风控等方面提供的平台支持对于基金经理做好业绩也很重要。作为初创公司,‘个人系’公募还需要在公司平台上多花功夫,毕竟投资策略的落地不是靠基金经理一个人就能实现。另外,要想在同质化严重的公募行业崭露头角,重点发展特色优势或许是一条‘个人系’公募的突围之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