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周五),两市股指大幅高开后震荡走低,午后一度冲高,随后再度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沪指涨1.69%,深证成指涨2.12%,创业板指涨2.04%。房地产板块掀涨停潮,阳光城、保利发展、绿地控股、新城控股等10余只个股涨停;装修建材、贵金属、金融、煤炭、化纤、酿酒、Web3.0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冠药物概念午后大幅走低,康希诺跌超15%,众生药业跌停;医药、航空机场、家用轻工、光伏、通信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多只前期强势股午后大跌,众生药业、榕基软件等上演“天地板”。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
那么今日盘前有哪些值得划重点的资管大事:
万亿级新蓝海来了!公募基金全面“备战”
越跌越买!知名基金经理,猛抄底这A股!近一个月大涨45%
万亿公募REITs大市场,券商多方位火热参与!
拟放行这类ETF!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逼近50%!主动权益类基金新趋势
这类基金规模激增!银行、券商投顾等各类资金追捧
上周五(11月11日),上证基金指数涨1.56%收报6426.21点,深证ETF跌涨2.08%收报1407.19点,乐富指数涨2.02%收报7066.25点。
万亿级新蓝海来了!公募基金全面“备战”
个人养老金时代真的要来了!
目前距离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仅不足2个月,作为重要的参与方之一,各大基金公司均严阵以待,从投研、系统、产品、投教等多维度全方位做足准备。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多家基金公司,普遍表示要把握机遇,努力做大养老目标基金规模,使尽可能多的产品入围产品名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的产品选择,但会通过提升产品吸引力实现内生规模增长,不会刻意去“冲规模”。
此外,对于养老目标基金未来的创新方向,各家公司也积极建言献策,涉及到投资范围、申赎模式、运作模式等方面创新思路。
越跌越买!知名基金经理,猛抄底这A股!近一个月大涨45%
10月12日,锋尚文化(300860)股价最低跌至35.19元,创公司上市两年多来新低。
但是,也就是在10月12日前后的底部区间,广发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林英睿管理的7只基金中,有5只进入锋尚文化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截至11月9日,这5只基金总计买入该公司约576.35万股,期末参考总市值约为3.22亿元。
林英睿的投资理念是“不惧冷门,不盲目追热点”,比较偏向发掘底部反转的投资机会。
万亿公募REITs大市场,券商多方位火热参与!
随着基础设施公募REITs持续“上新”扩容,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券商、保险等正通过多方面渠道积极布局。
“与银行、保险不同的是,券商资管凭借自身优势,从REITs的生产到发行、销售形成了更有价值的产业链。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或许更希望将公募REITs作为长期有价值的资产进行投资。而银行也许很希望通过REITs来盘活部分客户的资产。”中信建投证券相关研究人员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在他看来,券商已经成为公募REITs投融资业务中重要的参与者。
拟放行这类ETF!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香港虚拟资产金融化再开启一个重要篇章!通过对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及有序化交易法规的探索和优化,是香港特区为提升和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迈出的坚实及重大一步。
10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公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下称“《宣言》”),就在香港发展蓬勃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圈,阐明特区政府的政策立场及方针,包括对分布式分类帐技术 (DLT)、Web 3.0(第三代互联网)、非同质化代币及元宇宙等新生事物的原则性或具体内容。
逼近50%!主动权益类基金新趋势
最早应用在养老目标基金上的“持有期”运作形式,逐渐成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发展的重要方向。继去年持有期基金大卖后,今年以来该类基金在主动权益类新基金中数量占比超1/3,募资规模占比接近半数,已经成为主动权益类新基金运作形式的主方向。
多位业内机构和人士对此表示,以“持有期”形式运作主动权益类基金,有利于基金经理从容做好投资,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并拉长资本市场资金的投资期限。预计未来持有期基金将成为主动权益类产品的重要方向,并助推基金业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这类基金规模激增!银行、券商投顾等各类资金追捧
在权益类市场整体低迷情况下,中短债基金却实现了逆市快速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四季度以来公司管理的绩优短债基金规模,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各类型资金净流入较为明显。
然而,中短债基金规模的快速攀升,也带来了合意资产配置的难题,基金业绩也趋于平庸化。多家公募通过加强固收投研团队建设,提升宏观策略研究和信用研究,以及交易能力建设等举措,以适应产品规模的扩张,保持该类产品业绩的稳健增值。
盈峰视点
重要因素现边际改善,市场向上可期
本周A股V型反转,沪深300上涨0.56%,虽然成交额有所下行,但融资余额和北向资金净流入显示市场情绪有所好转。
结构上,本周在央行第二支箭(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将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及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支持房地产市场政策影响下地产链预期改善,房地产、建材等板块表现较好。
本周海外加息,精准防控,地产预期均出现边际改善,考虑到当前市场仍处底部区域,市场向上或仍可期待。
金鹰周评
防疫政策持续优化 积极布局A股结构性机会
当前地产纾困、防疫优化、美国核心通胀回落等多重因素均出现积极变化,随着后续美联储紧缩节奏的持续缓和,以及未来国内经济预期的不断改善,有望持续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近期关于防疫放开讨论出现升温,重要大会过后重回优化精准防疫常态,但冬季仍是流感易发期,疫情仍会波动反复。国内汇率政策工具充足,国内货币环境有望保持宽松。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届时有望进一步修复市场经济预期。
行业配置上,中期维持均衡配置,以“科技+消费+稳增长”的攻守兼备组合来应对潜在多重变化。科技配置方面,新能源、军工等科技行业景气度依然较高,科技安全仍是未来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政策抓手,信创、航天航空、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是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领域。消费配置方面,优先关注政策优化方向(医药),另外冬季流感疫情,疫后复苏主线(酒店/餐饮/免税/航空机场)改善空间有限,但常态化/精准化防疫的持续优化仍是大趋势,届时或有逢低配置机会。稳增长方面,地产供给融资端出现松动,前期行业信用和流动性困境和信心将得到改善,供给端政策加码或有望带动地产投资触底企稳,金融+地产/地产链仍有估值修复空间,但由于当期基本面仍需触底确认,配置稳增长主线仍需考虑性价比。
2022-11-14 08: 30
2022-11-14 00: 12
2022-11-14 00: 11
2022-11-13 21: 28
2022-11-13 19: 21
2022-11-13 1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