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卖就涨、一买就跌,还有救么?

幺果 2021-05-14 18:01

炒过股票和基金的你,可能也曾这样抱怨:


为啥股市偏偏跟我这个小散户过不去?


为啥我“一卖就涨、一买就跌”?


图片


图片

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来看。




首先,你可能并没有这么倒霉,“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只是一种错觉。


我们来看一个赌局。


有人邀你玩一个游戏:向空中掷一枚绝对均匀的硬币,硬币落定后正面朝上你赢1元,反之你输1元。


你是否愿意玩这个游戏?


如果将赌注提高到100元呢、提高到100万元呢?


理论上讲,这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但是,极少有人愿意花哪怕100元参与这个赌局。


这其实反映了我们对“损失”比“获得”更敏感的心理倾向。


这就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损失厌恶通俗地说就是“损失过敏症”。打个比方就是:


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愉悦,无法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


回到掷硬币的游戏。


诺奖经济学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曾经进一步做过实验:


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得到150元,反之输100元。


这次看上去似乎有利可图,但大多数人仍然拒绝了这个赌局!


图片


那么,收益要到多少,才会平衡普通人失去100元的恐惧?


实验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200元。


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赌博之前,倾向于要求“得到”至少是其“风险”双倍的担保。


卡尼曼由此得出结论:


等额的损失造成的痛苦,和等额的收益带来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心理刺激多一倍。


无论是“一买就跌”,还是“一卖就涨”,本质上都是一种损失。


即使我们可能也曾有过“一买就涨”、“一卖就跌”的高光时刻,但损失更让我们记忆深刻。


如果你在股市里频繁交易,做对做错的概率各一半,但做错的那一半造成的痛苦,可能让你印象更深刻,甚至让你忽略那些做对的时候。


久而久之,自己“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认知偏差就产生了。


图片



图片




还有一种“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背后是追涨杀跌的骚操作。


很多人买入一只股票或基金的原因是过去涨了,而且涨了不少,认为是一只好股或好基。而此时大概率已经不便宜了,短时间它下跌的概率会超出上涨的概率。


这时就会产生“买入即下跌”。


如果持续下跌,迟迟看不到起色,大概率会选择卖出。而这时候股票或基金已经变得相对便宜了,上涨的概率会超过下跌的概率。


 “卖出就上涨”于是就出现了。


其实就是买在了高点,卖在了低点。


图片


如果你能避免在股市高点时买入基金,而敢于在低点时下手,那就不再是追涨杀跌的小白了。



图片


图片

如何判断股市处于高点还是低点?


这里我们分享5个易懂易找又很实用的指标。(点击视频,有详细介绍)

图片


综上,“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可能是一种认知偏差。


因为比起做对的喜悦,我们更能记住的是做错时的痛苦。频繁交易放大了这种认知偏差。


而追涨杀跌的投资操作,也导致了“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如果你能“管住自己的手”,减少一些操作,参考一些市场估值指标,多一些逆向思考, “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怪圈可能就会慢慢远离你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