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两则新闻,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
一是近期几位明星基金经理陆续行分红之举。同时据《上海证券报》统计,权益类基金(仅统计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分红额约为600亿元,已创出了近5年新高。
有人点评说,基金分红会达到降低产品仓位的效果。因此,当明星基金经理选择分红之际,就是投资者需要警惕之时。
二是据“券商中国”统计,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共有73家基金公司已经进行了自购,合计自购金额为29.05亿元,较去年同期数据(24.20亿元)增长超过20%。此外,如果以月为单位,今年的6月和7月是基金公司自购金额最大的两个月份,自购金额分别达到6.48亿元和5.75亿元。
也有人点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可精明得很,如果他们愿意掏出真金白银来做投资,至少说明当下的市场,机会要大于风险。
基金分红与基金公司自购双双创出新高,那么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向我们传递的,究竟是风险信号,还是进攻信号?
别急着下结论,先让我们聚焦“信号”这个词。
其实信号的潜台词是择时——在即将上涨时买入、在即将下跌时止损,以期获得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只可惜,追逐信号这件事,理论上可行,但操作上却很难。
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投资者所能感知的信号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北上资金与公募基金作为机构资金经常会打架、明星基金经理与明星基金经理之间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震荡行情中,你既可以不费力地找到看多的依据和逻辑,也可以为看空找到一个又一个实锤的依据。所以,在一众信号中被你“看到”的那个信号,很有可能是你在观点先行的情况下对海量信息进行的选择性过滤和选择性结果强化,对投资的实际指导意义着实有限。
另一方面,从基金经理的操作行为中去找择时信号,其实也未必靠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以股票型基金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2015-2019年的数据回归发现,分别有33%和21%的在职和离职的基金经理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却只有8%和10%的在职和离职的基金经理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可见,基金经理作为一个群体,更擅长择股,而非择时。
更重要的是,从外部视角去反推基金经理心思时,很容易产生南辕北辙的误读。比如,交易型的基金经理会致力于通过股价的上涨赚钱,买入的理由大概率是短期看涨。但同样是买入,价值型的基金经理者的买入理由是长期看好,至于短期内股价会不会迎来上涨,也许他根本就不考量。从结果去反推一个陌生人的动机,你觉得胜率几何?
所以,大可不必迷信信号,更不必去猜基金经理们的心思,未来的结果多由复杂模型所决定,远非一两个信号可决定。
同时,投资也并不需要那么高频的决策。少数几个好主意贡献绝大部分收益,这是投资中被忽略的现实。降低决策频率,而把努力的方向聚焦于提高决策的质量,短期股价走势可能受到资金流向、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但决定长期股价的,仍然是每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2021-08-16 21: 44
2021-08-16 21: 42
2021-08-16 21: 41
2021-08-16 20: 48
2021-08-16 20: 46
2021-08-16 20: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