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格切换迅速,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如何把握未来A股投资机会?汇丰晋信权益团队金秋策略会于9月9日9:00-12:00在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券商中国、财联社、蚂蚁财富、天天基金、新浪财经、同花顺、大智慧等多家权威平台进行全网直播,现场轮番邀请汇丰晋信熟悉新能源、科技、消费、医药、港股等各赛道的基金经理,全面解析A股投资机会和赛道机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全球“能源革命”号角吹响,碳中和有望成为新结构性行情的主线,把握三大投资机会,分别是能源革新、周期制造龙头以及环保科技。
首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在发电端,我们要推动电力清洁化转型。在使用端,我们要加大电能替代力度,推进汽车电动化。输送端,同样需要发力新能源。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部分相关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其次,碳中和背景下,周期制造龙头的投资价值有望得到重估。碳中和下,高耗能行业扩产受限,没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周期制造企业进一步出清,由此具有成本、规模、技术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其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此外,新能源的发展也会为部分周期品提供新的需求,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 |
最后,环保科技行业有望加速发展。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可从源头端控制外,还可利用科技手段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碳吸收、碳减排等技术都为环保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且政策大力推动下,政府端、企业端投入持续加大,环保科技行业或开启新一轮成长期。 |
参照美股30年的经验,科技、消费和医药长期跑赢。放到A股来看,过去我们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我们用2、3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渗透过程,因而地产、建材、汽车、消费等领域表现较好。往后看,传统行业趋于稳定,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
我们认为科技类资产目前是有吸引力的。从估值来看,目前科技类资产的估值总体在低位。由于当前无风险利率比较低,所以实际上,中证TMT指数的风险补偿非常高,为十年历史高位。TMT资产的估值继续下行的概率和空间都比较小,反而上行的可能性更大。科技的基本面也是向好的, 3-5年的时间里,5G带来从基站到终端到应用的周期仍在推进当中;中期,还叠加了5-10年的深度国产化替代的机会;更长期,中国正在从低人力成本优势走向工程师红利,走向创新驱动。
对于具体的细分赛道,我们在电子里面主要看好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里面主要看好网络安全、办公、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传媒里面看好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游戏;新能源汽车也算大科技范畴,我们也同样看好。
从策略的角度,近期医药板块的回调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部分区域政策和部分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的因素,但回调的原因,核心仍然是投资者情绪,以及过去几年来越来越集中的持仓结构导致的。最近相关白马标的回调,也预示着投资者需要进入“赛道+个股”的医药投资时代——估值合理的优质赛道依然是不二选择,但新赛道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的自下而上选股将会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展望未来5年,我们依然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供给端: 药企(big pharma、biopharma、biotech的选择)、医疗器械(创新器械+消费器械)、疫苗; |
需求端:1)第一终端民营力量的崛起;2)互联网和药店的竞合;3)社区、乡村医疗机构; |
伴随着供给端和支付端成长起来的“卖水人”:生命科学上游、CXO、医疗信息化、第三方检验等。 |
中国本土制药业的发展不过短短30年,药审的改革也仅仅才5年。5年间,中国药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全球第二大的创新药研发基地。如果按照海外市场类似的成长路径,未来将有数十倍百倍空间,水大鱼大,我们相信在这片土壤中必然能诞生满足全球临床需求的优秀的药企、器械、疫苗公司。
消费行业历来都是出牛股的领域,虽然短期的爆发力不如新能源、科技和周期板块,但从来不缺乏结构性机会。这种现象的大背景是国内市场体量很大,而且地区差异和消费群体差异背后的市场纵深也很大。今年8月份商务部宣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照此趋势,我们认为中国有望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今年以来消费股整体偏弱,政策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核心原因在于居民消费需求较弱业绩承压,而且消费股前几年涨幅较大,估值偏高需要修正,进而短期表现不佳。但长期往后看,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相信很多消费品公司仍有机会站上更高的市值。此外,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将发生一些改变。类似于2003年非典影响了中国第一批电商用户,或许我们5年后,10年后再回头来看,契合新环境下的一批新的投资机会正在慢慢孕育,值得我们去发掘和追踪。
作为消费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也需要不断对于新鲜事物保持敏感度。消费投资是无法躺赢的,基金经理要对外部变化有一定的敏感度,才能持续优化组合的结构。
最近一两年,A股市场上面,成长策略表现得很突出,所以大家可能会相对的忽略了价值策略的产品。实际上风格是轮动的。不同的经典策略,拉长了看,是交替表现的。价值策略无论在A股还是美国市场,都证明是长期有效的。
很多投资者,把低估值的股票叫成了价值策略。实际上价值策略,应该叫“低估值成长策略”。很多价值策略的大师都强调,价值策略的核心并不只是估值低。而是估值低,再加上成长。如果股价连续几年没有表现,估值随着成长会越来越低。但是股票的估值,不可能一直低下去的。总会遇到一个价值的底。到了这个底,遇到某一个契机,就会再次表现。
我认为,现在是价值投资很好的契机。过去几年,价值策略的公司很多表现相对一般。目前的估值处在历史上比较低的水平。同时,中国经济从疫情当中已经走出来了,这些企业的经营是健康的,而且有增长的。同时,我们动态监控了,各种投资策略的可操作性。价值策略目前处于性价比比较突出的状态。符合策略的股票,也比较多。
决定港股市场方向的核心要素就是企业盈利。春节之后,企业盈利的动能大幅弱化,是港股市场下跌的核心原因。一方面上游大宗商品涨价,极大地损害了中游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反垄断叠加行业本身进入瓶颈,导致互联网行业的盈利前景大幅弱化并且可见度变得很差。
2021年下半年是港股比较痛苦的一个时期,但可能也是未来三年的新起点。目前来看,我们可能已经在右侧了,但预计4季度仍会有波动,比如互联网监管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都没有最终落地,秋冬季的疫情也可能有反复,中美关系亦有不确定性。
但是,跳过今年看明年,我们的结论是明确的,我们认为2022年港股市场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首先,港股市场明年仍会有不错的盈利增长,这是支持市场的根本动力。 |
其次,即使明年美联储开始taper,市场整体流动性仍然非常充裕。 |
第三,当前港股估值无论从横向比还是纵向比来看,都具有吸引力,估值有进一步修复的空间。 |
第四,随着一系列风险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落地,投资者信心将会明显恢复,风险偏好有望明显提高。 |
2021-09-09 21: 11
2021-09-09 21: 07
2021-09-09 21: 05
2021-09-09 20: 51
2021-09-09 20: 22
2021-09-09 19: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