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发现,自10月以来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好像跟季节一样迈入冷冬,市场反复震荡,“日光基”难再现,新基成立份额也骤减。
权益类(股票型+混合型)发行份额及数量
据Wind数据,9月、10月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合计分别发行了1409.76亿份、680.62 亿份。即使考虑到“十一”长假因素,与9月相比,10月权益基金发行规模环比缩水不少,10月新发基金份额也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实早在今年4月,就有不少报道称“基金发行进入冰点”,那么新基金降温时,要贪婪还是恐慌?基金还能买吗?我们不妨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答案。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追涨杀跌屡见不鲜
对比2010年10月以来权益类基金每月的发行份额(柱状图),以及2010年10月以来的沪深300指数走势(折线图),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基金发行份额VS沪深300走势
备注:数据来自Wind,发行份额统计时间201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统计权益类基金类型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下同,沪深300走势统计时间2010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可以发现,投资者在做短期市场判断时,主要依据过去一段时间市场的走向:当市场上涨时,基金申购如潮;反之,市场表现欠佳时,多数人对基金的申购兴趣会降至低点。可以说是“追涨杀跌”的真实写照。
一,市场上涨至高位时,投资者往往情绪高涨,盲目追高。
比如①2015年05月、②2021年1月,权益类新基发行份额分别高达2952.26 亿份、4451.93亿份。但从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来看,在这些时刻“冲进”市场,短期内市场的走势可能是回调或不断盘整。
备注:数据来自Wind,发行份额统计时间201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统计权益类基金类型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下同,沪深300走势统计时间2010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
二,市场下跌至低谷时,投资者往往恐慌杀跌,在低位止步。
比如①2012年10月、②2014年01月、③2015年09月、④2018年08月,权益类新基发行份额分别低至0.00亿份、50.29亿份、106.02亿份、123.99亿份。
备注:数据来自Wind,发行份额统计时间201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统计权益类基金类型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下同,沪深300走势统计时间2010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市场热情高涨时入场很容易短期站岗,而市场的低位徘徊后,会逐渐反弹,新基发行遇冷的阶段,也可能是入场的好时机。
入场时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逆向而行真的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回报吗?
基金发行“低谷”期入场,收益如何
以①2012年10月、②2014年01月、③2015年09月、④2018年08月,这几个新基发行低谷为例,此时若买入宽基指数、权益基金指数,从各阶段业绩表现来看,持有一年、三年和持有至今的收益率来看,大概率可以斩获非常不错的业绩回报,持有至今更是表现出了基金大大优于股票的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涨幅备注:数据来自Wind,分别统计2012.10.31、2014.1.31、2015.9.30、2018.8.31买入不同指数持有至2021.10.31的累计涨幅;单位%。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从绝对值上看,在基金发行“冰点”期选择入场布局,并选择长期持有,最终的确能得到不错的结果。
基金发行火热期入场,收益如何
那么如果我们选择在基金发行火热期入场,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以①2015年5月、②2016年11月、③2020年7月、④2021年1月,这几个新基发行高峰期为例,此时若买入宽基指数、权益基金指数,从各阶段业绩表现来看,持有一年、三年的业绩分化较大,甚至会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但是持有至今的收益率仍然十分亮眼,并且远远跑赢股票指数。
备注:数据来自Wind,分别统计2015.5.31、2016.11.30、2020.7.31、2021.1.31买入不同指数持有至2021.10.31的累计涨幅;单位%,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对比基金发行火热期与低谷期入场的收益情况,明显是低谷期入场整体的收益情况更好一些。阶段性的“低谷期”往往也是市场的相对低位,为投资者提供了不错的时间窗口。不过即使在火热期入场,持有至今的收益率依然可观,并远超同期沪深300及万得全A指数。
我们常说,不要在谷底转身而去,也不要在顶峰慕名而来。投资是场人性的较量。如果你做好了长期投资的打算,那么不妨可以弱化时点,对基金更有信心一些哦~
风险提示:1.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2.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3.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1-11-16 18: 42
2021-11-16 18: 41
2021-11-16 18: 39
2021-11-16 18: 38
2021-11-16 18: 36
2021-11-16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