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运行的三大矛盾

2021-11-25 20:17

经济运行复杂而深邃。认识经济运行的状态、把握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资产配置至关重要。如何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预测未来的政策走向,如何判断未来的经济运行变化,也是每一位投资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运用矛盾论的方法,提出“当前经济运行的三大矛盾”。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可以从“三大矛盾”入手,分析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否发生变化。下面,让我们带大家认识这“三大矛盾”。


一、宏观

调结构与稳增长矛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政策的脉络可参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纲要》的核心逻辑,围绕着“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其中,“新发展理念”包含如何看待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新发展格局”蕴含产业结构调整,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的质量重于速度,决策层在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很大。改革必然面临阵痛,在此过程中,经济数据短期表现不佳是正常现象,政策对此的表现出坚强的战略定力。“十四五”规划并未设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基于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静态测算来看,GDP增速每年至少应该在4.7%以上。目前经济的增速换挡依旧有较大空间。因此,我们在判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走向的时候,可能要采取新的思维方式。

10月以来,多部门针对煤炭供应和价格问题展开行动。10月9日,国家能源委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要求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我们注意到,在高层从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看待能源供给问题时,依旧强调要“建设先进煤电,继续有序淘汰落后煤电”,表现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坚强战略定力。

产业方向层面,《纲要》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二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物技术,包括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这些产业是政策支持的方向,可重点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二、产业

供给约束与需求疲弱矛盾

9月以来,内外部供给约束出现共振,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短缺和涨价与国内限电限产的约束交织,同期房地产投资难起,是导致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经济运行状况能否改善也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如何演绎。同时应注意,当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存在结构性问题。供给侧改革推进过程中即使出现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的问题,也不会轻易放开低端供给,市场主体要逐步适应供给侧改革下的供需新格局。《纲要》指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10月份,我们观察到需求方面有边际好转迹象,内外需求同步提升,出口依然强劲,内需见底回升。外需方面,9月出口超预期,贸易顺差连续6个月增长。内需方面,9月社零36833亿元,同比增长4.4%,前值2.5%,结束5个月的持续下行。需求的改善有望刺激生产,企业盈利有望改善。供给与需求的状态是观测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


三、国际

各国经济及政策周期错位矛盾

中国的防疫成效优于海外,我国的货币政策也较早实现正常化,而海外刺激政策正逐步退出,对我国经济造成扰动。具体体现为国内生产与海外供给之间的矛盾、国内流动性边际宽松与美国流动性边际收紧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货币政策强调“以我为主”,但市场表现难免受到外部局势的干扰。10月以来,美国通胀压力显现,美债收益率上行,对我国的债市表现造成扰动。我们需继续关注美国宽松退出的信号及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进展,做好应对措施。

谁是主要矛盾?

三大矛盾相互交织,彼此影响,不断发展演变。例如,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影响供给端,海外出口又是重要的需求,需求会引导供给,而供给端的创新又会催生新的需求。


中长视角来看,调结构与稳增长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同时,“共同富裕”及民族复兴的目标要求一定的经济增长。因此,调结构与稳增长的矛盾是长期主线。


短期来看,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主导未来以季度为单位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而国际方面国与国经济周期及政策周期错位的矛盾,是一定程度上的扰动因素,不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


本文作者:量化衍生品投资部 王政钦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