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合权益周报|新毒株冲击全球风险资产,自下而上布局新成长

2021-11-29 11:02

一周行情回顾


一周行情回顾


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指报收3564.09点,周涨0.10%,深成指周涨0.17%,创业板指周涨1.46%。资金面上,两市日均成交约11800亿元,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57.11亿元。情绪指标方面,上周市场年换手率389.76%,较前一交易周上升35.92%。全周表现来看,有色金属、钢铁、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居前,休闲服务、农林牧渔、国防军工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来看,沪指开局承接前一周升势,指数进入布林线强势区并试探上方3600点整数关口,但科技股冲高后未能延续强势,周期股的回暖也并未带动市场情绪,短线走势承压,分钟图上看沪指正处于MACD和KDJ指标的死叉共振中,但下方有多条均线支撑,短线看指数仍在震荡蓄势,不排除有继续回踩的可能,待短期获利盘消化后有望再度向3600点发起冲击。

Image

数据来源:wind,嘉合基金


重大事件解读


Image

大消费板块

事件:11月26日,国家医保局在上海进行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此次是对胰岛素的专项采购,也是国家药品集采范围从化学药扩展到生物药领域的首次尝试。根据3.2万家医疗机构提出的需求量计算,胰岛素集采需求量约2亿支,涉及金额约170亿元。第六批国家胰岛素药品集采公布拟中选产品45个,药品平均降价47.67%。

【点评】 本次胰岛素集采与市场预期较为一致,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原研企业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都会选择保守报价,争取B组或者C组,牺牲少部分采购量来保价。而国内企业则无所畏惧。特别是甘李药业多款产品平均降幅在60%-70%。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降幅为同组最大,分到A1,有望获得C组30%的调出量,但甘精胰岛素赛诺菲也有产品分到A组,诺和诺德30%的调出量可以由医院自主选择,因此同组内即便甘李报价最低也未必能获得更多的量,而且甘精胰岛素降价过多,损失较多利润。甘李的门冬胰岛素可以分到诺和诺德调出30%的量,确实是受益的。但总体看,因为甘精胰岛素本来是甘李药业的大品种,因此而本次集采降幅70%也较损伤甘李的元气。通化东宝整体降幅不大,分到B组,但无法获得C组的量的,并且二代胰岛素报价比三代胰岛素高,未来有肯能被更加便宜的三代胰岛素抢占市场份额。整体看此次集采对于国产胰岛素企业来说利空多于利好。


事件:
11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将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B.1.1.529新毒株纳入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VOC),以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命名该毒株。


【点评】 目前辉瑞宣布预计2周内出已有疫苗对新病毒的结果,如果没效果100天内生产新疫苗。Moderna将采取1、高剂量加强针。2、多价疫苗(目前仍在研、未EUA)。3、60-90天内加强针进入临床阶段。对于新冠药物:目前中和抗体等相关药物可能产生一定影响。而对3CL蛋白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等小分子新冠口服药不会产生太多影响。同时对CDMO等上游相关重组蛋白、抗原、抗体相关企业带来一定潜在需求。


事件:11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出《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点评】 对于药械企业而言,国家通过集采和DRG/DIP,分别牢牢把控了医保基金的入口和出口,集采通过量价挂钩、以价换量方式确定准入资格和支付标准,再以DRG/DIP支付方式调控和优化诊疗、用药结构,从而影响药械产品全流程的准入、价格、使用和支付。


事件: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观点。


【点评】 本次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部分低价药品因为原料药涨价亏损而无法满足市场供应的问题,部分属于小品种,供应集中而且提价幅度较大,同时作为常用药,断供和大幅提价对居民购药影响较大。本次反垄断委员会针对医药上游原料药端价格重点关注,未来将推动原料药企业往部分小品种高难仿药发展。

Image

科技板块

事件: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将再次增长。电网投资在“十四五”将结束下跌重回增长,但整体看难有大幅度提升,应淡化总量重视结构。结构性变化核心在于直流输电将大规模起量,在柔性直流技术加持下,直流输电能够解决风电、光伏大规模送出和并网问题。在特高压混合直流、柔直背靠背以及深远海上风电送出三大应用场景共同驱动下,预计“十四五”期间直流输电工程总投资规模将达4000亿以上,其中换流阀、IGBT、晶闸管等五年市场总需求在450亿。


【点评】 (1)整体逻辑,新型电力系统投资中的主干网投资主要在【直流输电】领域,十四五仍有缺电风险,旨在远距离配置电力资源,加强电网间的互联互通(打破省间壁垒,大范围配置电力资源,实现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发电的综合调配),防范9月份中东部地区缺电情况重演。(2)市场空间,十四五期间的电网投资规模为4000亿以上。设备端,换流阀价值量最高,单条特高压直流换流阀价值16亿,晶闸管价值量30%,IGBT价值量40%,IGBT和晶闸管在4000亿中占到15%,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用功率半导体的总体规模保守估计约为450亿。

事件:芯华章发布四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验证EDA产品。2021年11月24日,EDA(集成电路设计工具)智能软件和系统领先企业芯华章正式发布四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验证EDA产品,以及统一底层框架的智V验证平台,在实现多工具协同、降低EDA使用门槛的同时,提高芯片整体验证效率,是中国自主研发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重要里程碑。

【点评】 EDA作为数字化产业的底层关键技术,自始至终连接并贯穿了芯片与科技应用的发展。未来的数字化系统,将是系统+芯片+算法+软件深度融合集成的。芯华章在这一变局下,以面向未来发展、面向数字化系统的智能化设计流程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云原生等技术,对EDA软硬件底层框架进行自主创新。


事件:台积电将2.5D封装业务外包。近日,有台湾地区媒体报道,台积电已将2.5D封装技术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业务的部分流程(On Substrate,简称oS)外包给了OSAT厂商,主要集中在小批量定制产品方面。而类似的合作模式预计将在未来的3D IC封装中继续存在。

【点评】 CoWoS技术先将芯片通过Chip on Wafer(CoW)的封装制程连接至硅晶圆,再把CoW芯片与基板连接。台积电拥有高度自动化的晶圆级封装技术,而oS流程无法实现自动化的部分较多,需要更多人力,而日月光、矽品、安靠等顶尖OSAT厂商在oS流程处理方面的经验更多。在过去几年里,台积电已经陆续将部分封装业务的oS流程外包给了上述OSAT厂商,包括使用FOWLP和InFO封装工艺的HPC芯片。在封装业务方面,台积电最赚钱的是晶圆级SiP技术,如CoW和WoW,其次是FOWLP和InFO,而oS的利润最低。由于异构芯片集成需求显著增长,预计台积电会将更多的低利润封装业务交给OSAT。在制程工艺进步艰难的当下,先进封装的重要性愈加出,而台积电作为领先企业,其先进制程和封装高度融合能力将引领今后几年的芯片封装市场,相应举动对市场格局也会产生影响。

Image周期板块

事件:上海证券报发布新闻,银保监会拟定的《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向业内征求意见。


【点评】 此文件目前处在业内征求意见阶段,仅部分保险公司收到征求意见材料,最终版本可能会与征求意见稿所差别。整体看几方面核心影响:一是对代理人和产品分层分级;二是银保发展或有所突破;三是设臵产品佣金要求(目前上市险企绝大部分保障型产品不满足要求),此外几点延续前期对产品销售误导、自保件等的监管。短期文件对行业尤其个险渠道销售或有负面影响,但中长期看分层分级、引导长期高质量发展。具体看:(1)首次提出代理人及产品分级管理,且进行差异化授权:级别体系应不少于四级,一级为最低级别。新录用上岗销售人员首次定级应为一级,同时保险公司产品同样依据复杂程度、风险水平等分级,并对销售人员可售产品进行差异化授权。在差异化授权之下,新入职代理人由于级别低所销售产品会有一定限制,且考虑下文对首年佣金的比例的限制,将对行业增员及新代理人收入提升或有短期负面影响。(2)银保或迎2014年以来新突破:保险公司可选定专属合作银行网点开展深度合作,每家专属网点仅能与一家人身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保险公司可派驻人员提供咨询,但保险销售仍由银行人员完成;或保险销售人员在银行销售并进行全程录像。相较14年的银保新规,保险销售人员不得入驻银行网点,此次保险销售人员重新获准进入银行,虽具体合作模式仍待探索,但未来银保渠道或有所突破。(3)佣金制度改革开始,上市险企绝大部分产品均不符合规定:除个别产品外,佣金应采用分期形式支付,向销售人员支付的首期佣金发放比例不得高于保单直接佣金的40%,续期佣金发放年限不得低于10年和保单缴费年限二者之低者。即引导佣金长期支付,目前梳理下来上市险企的主要保障型产品首年佣金占总佣金的比例基本在50-80%之间,绝大部分产品佣金设臵均不符合新规要求,产品佣金需重新设臵,代理人首期直接收入预计下降(但实际有可能通过销售奖励金等弥补)。(4)双录场景铺开:产品说明会全程录音录像,并对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5)行业乱象持续治理:包括不得以超低首期保费制造营销噱头、加强自保件和互保件管理、退保业务管理、人身险缴费水平等,均作出限制性规定,以治理销售误导等行业乱象。整体文件看,短期对行业形成一定冲击,尤其在代理人组织发展方面。中长期仍利好行业规范且高质量发展。

Image大制造板块

事件:11月24日,光伏板块整体调整,中信一级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指数跌幅为1.96%,在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垫底。


【点评】1)近期光伏行业,特别是户用光伏过度激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逐步暴露引发资本市场担心,造成行业的调整:①11月22日,河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文件中指出部分地方要求资源开发与产业投资捆绑,以及将资源出让非、社会公益投资等费用转嫁给企业增加企业投资开发成本,造成行业发展乱象。此外,公众号文章《高价组件、产业配套、配储能,谁是压到光伏投资的最后一根稻草?》指出,2021年组件价格持续上探、地方政府要求电站开发配套产业投资,以及新能源开发+储能都导致光伏项目开发的成本上行,或导致需求萎缩或不及市场预期。②湖南常德市发改委月初下发《关于暂停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的通知》指出,目前申报的地面和屋顶光伏项目远远超过电网可消纳能力,决定暂停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工作。


(2)研究员认为市场需要正视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一些潜在的边际条件的限制,这些边际限制条件可能是行政层面的隐性成本,也可能是商业模式的不成熟(特别是新能源+储能尚不完全具备经济性),正如2010-2020年10年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年复合增速达到45%,但是在过程中因为补贴退坡和弃风限电等因素同样造成行业的波动性。但是,研究员认为长期来看依旧对光伏行业的成长性保持乐观,核心原因在于能源转型大的趋势的确定性,对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限制条件是否会造成阶段性的需求大幅度下滑,研究员认为需要长期、动态跟踪以下措施的配套落地:①消纳问题,消纳问题需要关注特高压建设情况以及分布式开发进度;②新能源+储能的经济型、商业模式问题,对于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储能建设,核心在于成本由谁来承担以及电力是否能持续市场化转嫁成本给电力消费者;对于用户侧拉大峰谷价差是关键。目前来看,上述需要关注的点均在持续的改善过程中。


(3)从当前光伏产业链的价格博弈情况来看,目前PV Infolink最新报价显示,硅料价格依旧坚挺在269元/kg水平,而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市场认为电站的成本压力装机动力不足开始向上游进行负反馈传导,进而对需求出现悲观情绪。当前的产业链价格和需求处在一个囚徒困境中,产业链价格坚挺企业有业绩但是担心全球装机需求不好,产业链价格向下调整同样是认为是因为需求不好导致同时企业盈利会进一步恶化。研究员认为应该正视当前产业链价格的不正常性,放眼2022年硅料放量之后各个环节处在良性的位置


(4)对于2022年,主产业链中研究员看好一体化组件企业的量利齐升的弹性机会,同时对于对价格存在预期差的硅料环节,认为同样有投资机会。另外,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在于企业库存情况,在拥硅为王的2021年,以不同形式(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囤积大量高价硅料的企业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减值风险。


事件:美国《Build Back Better Act》法案通过众议院审议,待参议院表决。


【点评】 2022年新能源车投资重要主线——美国市场新能源车放量。(1)市场角度:今年前十月中、欧、美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12%、19%(十国平均)、4%,处于爆发拐点;美国市场车辆保有量大,且随着电动皮卡等爆款车型放量,新能源车替代进程将进一步加速。(2)政策角度:《Build Back Better Act》法案对新能源车单车补贴金额较高,拜登政府意识到美国在新能源车发展方面落后中欧,会从政策层面大力推进新能源车发展。若后续法案在参议院通过,对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会起到极大提振作用。法案具体内容附后。(3)个股层面:中游以及电池环节导入美国产业链、拥有技术优势、产能迅速放量的公司会涌现出新的阿尔法机会。美国市场电动车市场特斯拉一家独大、还有老牌车企电动化转型(通用等)以及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canoo等);电池方面基本以松下、LG为主,松下占比近7成。芳源股份今年3.6万吨产能,明后年8.6、11万吨产能。公司出货松下,占松下20%左右,由松下导入特斯拉供应链;未来随着美国市场新能车放量和公司产能铺开,公司实现双击可期。


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有关规定执行。


【点评】 此次国务院条例批准只是之前发过的322征询意见稿的落地,还是第65条提到的那句话,电子烟按照卷烟管理条例管理。这个并没有增量信息,还需关注后续办法和国标出台。后续对国内电子烟产业预计不会一刀切,而且参照传统烟草进行全产业链牌照模式进行管理,但只是参照,不是完全按照。这一决定符合之前的预期,之后需要关注各环节企业能否拿到相应牌照,并关注标准和监管细则的逐步出台。

本文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

本文件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合基金”)或嘉合基金的相关部门、雇员不就本文件涉及的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或收益担保,也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文件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嘉合基金在本文件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嘉合基金在本文件成文时的观点,嘉合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件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若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嘉合基金的立场,嘉合基金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件的著作权为嘉合基金所有。未经嘉合基金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件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或发布。如转载、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嘉财万贯",且不得对本文件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