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不止,基金“拿不住”怎么办?

2021-11-30 11:06

首先,看个数据。结合百度搜索指数和近年的股市行情图,可以发现,每当股市下跌或遭遇震荡时,“长期投资”就会越发受市场关注。


图片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长期投资的定义,是指不满足短期投资条件的投资,即不准备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经营周期之内转变为现金的投资。简单来说,就是不盲目追逐短期效果,而是从长远出发,看好并长期持有。


彼得·林奇对长期投资也有过论述:“基金投资法则: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但这并不等于是不应该选择具有长期良好表现的基金,而最好是坚持持有表现稳定且持续的基金。如果要选择长期投资,就要挖掘真正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的基金。因为从长期来看,收益的持续性远比一时取得收益冠军更为重要。除非你是短期交易的天生热衷者。”


近期,行业主题快速轮动,投资者的心情也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临近年底,想要尝试新基金,怕再次追高;想坚守已持有的基金,又怕震荡。到底如何抉择?面对市场的震荡,不妨借鉴巴菲特的思路。


在恐慌之时淡定,在狂欢之时冷静


基于儿时与报纸“相处”下的深厚情感,巴菲特在大学毕业后,无论是在恩师格雷厄姆公司学习,还是后来回到家乡奥马哈经营自己的投资事业,一直表现出对报纸的一贯“情愫”。


虽然老巴在1971-1972年收购布法罗晚报时,在折戟沉沙之际而又起死回生,但这桩投资并没有改变老巴对于《华盛顿邮报》的喜爱,因为那是他做报童的儿时记忆。


1973年2月巴菲特在华盛顿邮报“危难”之时开始介入,不断买入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占全部流通股10%的股份,成功进入董事会,造就一段不朽的传奇。


但就算经验丰富的老巴,也不是百发百中,就在1973年巴菲特多笔买入华盛顿邮报之后,其股价却一跌再跌,他被深套4年,当众人都不再看好之时,老巴却挺着一股出奇固执的劲儿,坚持自己当初的投资选择。


巴菲特购买华盛顿邮报的收益示意图


图片

来源:百度


终于,老巴持有该股40年,不仅为其带来了超过110倍的巨额回报,而且完善了自买下喜诗糖果后形成的“股权代表企业(未来收益索取权)一部分”的投资理念。同时,通过结交凯瑟琳,为其打开了通往美国上流社会及政坛的通道。

在买入华盛顿邮报前,以老巴的作风,一定是要做足对于《华盛顿邮报》来历、发展历程以及财务价值等功课的。对于能力圈,老巴也有很深刻的认识,这一点我们也必须向老巴学习。任何投资,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才能对所选标的有信心。


但更重要的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投资股票和基金,某种意义上也是投资“国运”。要坚信,只要国家经济大方向向好,股市长期向好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创造价值需要静待时间玫瑰的绽放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也是需要时间的。短期内的股价上涨,并不能说明此刻的企业就比之前优秀,同理,短期内的股价下跌也不一定就是企业正在走下坡路。经营的变化如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量变才能产生质变,而量变,恰恰需要的就是时间的积累。


所以,短期的投资并不是在投资企业的价值,更多的是一个投机和博弈的行为,而投机和博弈行为则存在着很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长期投资,更多的是基于对企业基本面的认可,只要企业真正优秀,长期就可以创造股东价值。


长期投资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话题,很多投资者并非不知道长期投资的好处,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坚持不住中途下车,没有充分享受到时间的玫瑰。小九想要说的是,在基金投资中,一定要实事求是,要设置合理收益预期、不要有与时间赛跑的心理,尽量用长钱做投资,选择与自身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的产品。只有真正做到了这几点,才能尽可能避免基金投资中的浮躁、焦虑心理,做到与时间为友,而不是与时间为敌。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及微信头图均已获得创客贴商业使用授权,及无版权图片网站。

风险提示:材料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投资承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