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年末通常是酝酿风格转换的关键时点,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年末是观察新的一年宏观环境的重要窗口期,如果宏观预期发生变化,市场风格将出现转换;另一方面,部分基金为追求年末排名主动调仓也会使市场风格出现变化。
今年也不例外,风格有望继续向消费板块切换。首先,经济预期出现好转,上游向下游的景气传导更为顺畅,明年消费板块景气度大概率将迎来反转,企业盈利趋势改善较为明确;第二,目前多数消费行业的市净率水平处于近10年中等偏低水平,已经具备较好的长期收益空间。
一.年末是酝酿风格转换的关键时点
年末通常是酝酿风格转换的关键时点。
一方面,年末通常是观察下一年宏观环境的重要窗口期,宏观预期的变化将促进风格转换。2010年以来,部分年份的跨年行情中风格切换较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环境尤其是货币政策发生变化。例如:2009年末货币政策收紧,市场由估值驱动转向业绩驱动,信息和消费板块占优;2014年底央行超预期降息,市场风格从成长切换至金融和工业;2015年四季度,国内社融增速开始企稳,金融和消费板块开始占优。
另一方面,基金年末主动调仓较多,也是年末风格转换的原因。对于表现不错的基金而言,由于前期表现强势的板块或个股经过上涨后估值过高,存在短期大幅波动的风险,前期回调至较合理估值区间的板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未抓住主线行情、前期表现欠佳的基金出于博弈的考虑,大概率不会追高,非前期热门板块的主题性机会更加有吸引力。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二.跨年风格转换,消费板块反转可期
我们认为今年也有可能出现跨年风格转换,消费类资产可能受益,有望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
一方面,从基本面来看,消费板块景气度好转是大概率事件。
从当前的宏观预期来看,有关经济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市场经济预期有所改善。今年上游价格强化“类滞胀”预期,资金追逐高景气行业,部分高景气高估值板块持续估值扩张,交易集中度也维持高位。目前,在政策加持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11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显示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有关经济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我们预计明年“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发力,随着经济预期的好转,上游领域向下游领域景气度的传导将更加顺畅,行业间相对景气差距缩小。
站在明年的角度来看,消费板块景气度好转是大概率事件。虽然短期居民消费仍受局部疫情扰动,但2022年消费板块或将迎来基本面的拐点。消费的顺周期属性较强,预计消费需求继续释放,叠加疫情影响消费行业供给出清彻底、上游成本压制缓解,消费板块盈利将持续向好。
具体来看:
需求端:随着经济预期的不断向好,消费需求将逐渐向疫情前收敛。中性假设下,如果疫情防控政策不变,我们认为2021年10月社零数据连续超预期显示出的消费韧性也将继续保持,即消费需求将稳步释放。乐观假设下,国内免疫屏障建立,叠加特效药问世,国内疫情对消费的压制进一步减弱,消费需求将加速释放。
供给端:供给出清彻底,存量供给竞争格局较好。过去十年内,传统消费品制造业供给出现了大规模出清,部分行业资本开支逐季下滑至负增长,意味着后续增量供给已经十分有限。行业市场化出清过程中,上市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议价能力不断提升,在上游涨价的环境下能够具备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疫情冲击下,线下服务行业的供给也出现了强力出清。一旦需求恢复至疫情前,价格也将迎来上涨。
成本端:预计明年PPI-CPI剪刀差收敛,消费等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将边际缓解。PPI方面,保供稳价政策下11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大幅下降,暗示PPI同比于11月开启下行通道。CPI方面,明年猪价、油价企稳和核心CPI回升的情况下,CPI趋于稳定回升。
另一方面,随着明年消费行业业绩逐渐修复,目前市盈率虚高的现象将缓解,消费的性价比更加凸显。消费是疫情中受损最为严重的产业,叠加2021年PPI逐步高企挤压利润,消费企业盈利持续承压,导致市盈率偏高。我们倾向于认为疫情对消费的压制不会长期存在,因此只有立足于资产的长期价值的估值视角,才能更加客观地进行市场定价。相比市盈率,市净率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从市净率来看,多数消费行业的市净率处于近10年中等偏低的水平,仍有长期投资价值。
资料来源:Wind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2021-12-02 16: 39
2021-12-02 14: 08
2021-12-02 14: 08
2021-12-01 23: 52
2021-12-01 23: 47
2021-12-01 2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