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账户
以丹尼尔·卡曼和特维斯基著名的“演出实验”为例:
为什么同样损失了300元,却做出不一样的决定呢?
原因是,在我们心里,门票300元和现金300元,他们是分别独立的两个账户。前者是娱乐开支,既然丢了,如果再买一张,就是花600元看这场话剧,会让我们很难接受。后者就不一样了,现金属于其他生活开支,钱丢了,大不了少买点零食,中午的兰州拉面不放蛋,但它不影响娱乐开支呀。
而且心理账户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将感知到的收益或损失合并到某个账户中。
第二阶段:对这些收益和损失进行心理的编码、标记和相应的收支分析。
第三阶段:对账户进行结算并关闭。
例如:刚从赌场赢了1万元,走出赌场后,去五星级酒店请朋友大吃一顿,还开了一瓶3000元的红酒,平时从来没买过这么贵的红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就是因为把收益存入自己的意外之财账户,意外之财花完后就关闭了。
02
心理账户是如何让你掏钱的?
03
投资理财中的心理账户
在金融投资领域,“心理账户”极大的影响着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习惯。有研究显示,很多家庭在负担高利率的按揭(比如4%-5%)时,同时有大量现金存在银行中仅获得比较低的利息收入(比如2%-3%)。如果用这些闲散的现金还掉部分按揭,那么消费者每年可以省下不少利息费用。但是很多家庭没有选择这么做,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的脑中,储蓄是储蓄,按揭是按揭,两个账户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墙把它们隔了开来。
除此之外,心理账户还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在熊市中不愿意割肉?原因在于,我们很容易将抛售后的股票亏损和没有抛售的股票亏损,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前者是“实际亏损”,后者是“账面亏损”。在客观的时点上,二者并无差异。但实际亏损让人感觉更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股票跌的很惨的时候,依然不肯割肉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股票是否继续持有,跟亏损多少没有关系,跟它是否值这个价有关系。
另外,为什么盈利资金再投资时,谨慎度降低?因为投资者往往在潜意识里认为卖掉股票的盈利资金反正是赚来的钱,它和工资收入等资金性质不一样,因此存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
2022-03-18 15: 58
2022-03-18 15: 57
2022-03-18 15: 56
2022-03-18 15: 53
2022-03-18 15: 52
2022-03-18 15: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