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宽松,债市遇调整——南华基金债券周报

2022-04-25 16:45
图片

投资

要点

资金面宽松,资金利率低位继续下行。受本土疫情影响,三月经济数据明显走弱,但货币政策空间或较为有限,长端利率出现上行。

一、市场行情回顾

Market review

1.资金面

到期方面,本周(4月18日至4月22日)有600亿元逆回购到期。投放方面,央行逆回购投500亿元,合计净回笼100亿元。下周(4月25日至4月29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全周来看,资金利率低位继续下行,或因实体资金需求低迷,资金淤积银行间市场。DR001、DR007、DR014分别为1.26%、1.73%、1.95%,较上周收盘分别变动-8.6bp、-18.9bp、+8.2bp。具体来说,本周DR007运行在1.54-1.79%的区间,处于非常低的位置。回购交易方面,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量为5.86万亿元,较上周上升(上周为4.97万亿元),其中R001日均量为4.82万亿元,较上周上升(上周为4.40万亿元),R001成交量占比为82%,较上周下降(上周为89%)。

图片

图1 货币市场利率        资料来源:Wind

2.债券利率

周一,市场延续上周弱势情绪,长端利率上行2.25bp;周二,央行发布“二十三条”,对于宽信用担忧上升,利率上行1.25bp;周三,LPR维持不变,市场继续走弱,利率上行1.25bp;周四,无明显消息,利率下行1bp;周五,易纲行长在博鳌论坛上提及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通胀,市场预期宽松空间有限,利率上行2bp。全周来看,十年国债活跃券220003收于2.8425,累计上行6.25bp;十年国开活跃券220205收于3.0765,累计上行6.4bp。


图片

图2 国债期限结构变动(中债估值)   资料来源:Wind


图片

图3 国开债期限结构变动(中债估值)   资料来源:Wind


图片

图4 利率债分位数情况(中债估值)   资料来源:Wind


图片

图5 信用债分位数情况(中债估值)  资料来源:Wind


二、宏观经济观察

Macroeconomic observation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个人每年缴纳上限为1.2万元,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可投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个人养老金只能退休提取、不得提前提取。证监会表示,将抓紧制定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配套规则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在5月份的会议上讨论加息50个基点。FOMC略微加快行动步伐是适宜的。许多美联储官员认为,一次或多次加息50个基点是合适的。美联储致力于使通货膨胀率回到2%,并将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它。鲍威尔讲话后,对政策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攀升14个基点,至近2.74%的周期新高,5年期美债收益率升幅类似,达到3%,为2018年末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交易员押注,美联储5月、6月和7月会议每次都将加息50个基点。市场还开始押注5月或6月政策会议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

•中国一季度经济开局总体平稳,GDP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3%。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房地产投资数据整体偏弱,商品房销售同比继续负增长。统计局指出,3月份以来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虽然短期经济运行存在一定压力,但是从全年来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仍有不少有利条件。


图片

图6 部分高频经济数据   资料来源:Wind


三、未来市场展望

Future market expectations 

下周资金面影响因素方面,一级市场利率债发行规模2546亿,净发行1763亿,缴款规模4543亿,净缴款3760亿;存单到期规模5021亿;资金下周到期方面,将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

4月15日晚间央行公告称,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积极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本轮降准后,央行提及后续将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以及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说明通胀和海外货币政策的超预期变化可能会反向制约政策空间。中期来看,经济磨底以及海外货币政策均将施压债市,久期策略的超额收益要求对政策节奏有较精准的把握,难度较高,建议以防守为主,缩短久期聚焦票息。

短期来看,本轮疫情对于3-4月的经济冲击较大,国常会也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做了确认,降准政策落地。但当前资金利率已处低位,很难进一步走低。综合来看,债市短期或维持震荡,策略上聚焦票息,适当择时。



四、卖方观点汇总

Summary of Seller's views


1. 广发(刘郁)4月17


主要观点:

当前已经处于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时候,央行在答记者问中也提到 “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降准可能难以给市场带来流动性的进一步宽松。长端利率或逐渐进入逆风期,债市的主线可能从宽货币预期兑现向宽信用落地过渡,10年国债收益率可能围绕2.8%附近波动。


2. 海通(姜珮珊)4月17日


主要观点:


降准对于长债边际利好递减,债市反应或已较为充分,后续宽松的窗口期越来越小。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需偏弱而上半年要大头落地,政策需快出尽出。但中美利差倒挂、美联储缩表节奏快,外部因素对我国政策掣肘边际增强,政策强调“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均意味着我国宽松窗口期在缩小。


新的再贷款工具、银行自发利率下调等措施或短期替代了MLF与OMO降息。一是多地银行主动下调房贷利率,央行表示“3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二是央行新创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计划,额度分别为2000亿和600亿,利率为1.75%。此外,关注二季度是否有存款利率调整相关措施的出台。

展望后续债市,我们认为降准对债市利多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货币宽松窗口期越来越小,债市交易性行情或渐入尾声,建议以杠杆套息策略为主,关注下次波段交易机会(如股市情绪偏低、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再度出现股债双跌负反馈导致债市大幅下跌)。维持4月十年国债利率中枢在2.7%~2.9%区间的判断。


3. 中金(陈健恒)4月16日


主要观点: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一度低至1.6%,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也降至2%之下,而此前二者基本围绕在政策利率上下波动,并未出现明显偏离。从历史逻辑来看,在基准利率不动或者调整幅度比较小的情况下,其实也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的背离来进行放松,比如降准释放了便宜资金,而这种便宜资金会进一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这也是一种放松方式,即便基准利率不动或者少动。我们认为后续即便央行没有进一步降息操作或只有小幅降息操作,但如果货币市场利率继续下行或维持低位,那么实际上也是一种政策放松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对债券市场而言,更重要的是货币市场利率,因为这个是债市的融资成本,回购和存单利率的下行也必然引导债券利率逐步下降来实现一定程度的放松。基于此,我们认为中短期内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债持不炒”可能依然是较好的操作策略,尤其是在中短端利率下行后,长端利率下行较慢,投资者可以适度延长久期。


4. 中信(明明)4月16日


主要观点:

降准和鼓励存款利率上限下调政策集中落地,符合我们在《债市启明系列20220329—降准降息还有多远?》降准-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降息的货币政策宽松路径判断。但是需要关注的是,降准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且从央行答记者问内容上看,货币政策维持偏松的取向但仍然综合考虑海外货币政策调整和通胀形势。在宽松政策集中落地后可能引来货币政策的观察期,宽信用政策持续发力。对债市而言,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短期内或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发酵和利率的回调,但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制约了利率的顶部,10Y国债收益率预计将震荡运行。


风险提示

本材料非宣传推介材料。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选择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基金产品。

申明:内容仅供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