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热度是毋庸置疑的,既是资本市场角逐的重要对象,也是消费者日常购车的一大热门选择。然而在大概20年前,新能源车更多还只是一个课题。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经过了7年时间的酝酿沉淀,新能源汽车迈入起步阶段,存在感日益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08年-2013年:“破茧而出”
2014年-2018年:“快速成长”
2019年-2020年:“休整洗牌”
今年是新能源购车补贴的最后一年,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行业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对此东兴证券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由政策推动转向需求驱动为主导,市场对补贴退坡和政策终止已有预期,行业发展大方向并未受到影响。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有些耐人寻味?
过去2年,新能源汽车被多路资金寄予厚望。从2020年开始截至2021年12月2日,新能源汽车指数(884076.WI)上涨幅度达149.21%,但自此之后,似乎便进入了磨人的调整阶段(如图2所示)。
图2:新能源汽车指数近2年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0.01.01-2022.05.17
中汽协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多地企业停工停产,4月我国车市整体出现明显下滑。但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4月产量为31.2万辆,同比增长43.9%;4月销量为29.9万辆,同比增长44.6%。伴随着“一增一减”的加持,4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25.3%。
与此同时,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的渗透率再创新高,达到了29.6%。
华金证券判断,在政策支持及供给驱动下,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将日渐成熟,有望继续保持超预期的高增长。
*本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2-05-18 18: 32
2022-05-18 18: 11
2022-05-18 18: 10
2022-05-18 18: 09
2022-05-18 18: 07
2022-05-18 17: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