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背景下,最近稳增长政策又有了大幅加码的迹象。不但多地出台了房地产调控的松绑政策,央行近日更是接连宣布降低首套房贷款利率和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地产、基建,财政、货币等火力大开的情况下,地产、基建等板块轮番演绎行情。
与此同时,消费端的稳增长措施也在频繁出台,从14部门出台43项政策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到国办出台促消费20条,打出促消费“组合拳”……各方面正在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消费板块近期也有所回暖。像汽车、家用电器等大消费板块最近也在企稳回升。
投资、消费两大稳增长抓手齐齐发力,作为投资者,我们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基建和消费,哪个更具投资价值?
最近,中加基金首席宏观研究员、基金经理李继民联合中加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庞智桐,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直播,纵论稳增长基调下,消费和基建板块的投资价值和机会。小编将这场直播的文字实录原汁原味奉上,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点投资启发。
李继民:中加基金首席宏观研究员、基金经理
2013年加入中加基金,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大金融行业的研究,具有6年投资经验(含专户),目前担任中加科瑞混合基金经理。
庞智桐: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研究员
曾在证券公司从事利率衍生品投研工作,2019年加入中加基金,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固收策略、可转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稳增长背后的民生涵义
主持人:请两位嘉宾介绍一下当前市场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基本面情况。
李继民: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引发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剧,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与我国货币政策错位影响外部市场稳定,国内经济面临疫情多发加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房地产业风险仍然存在挑战等诸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宏观政策也在积极发力。
庞智桐:当前市场既有内部压力,也有外部压力,内部主要是疫情防控以及经济自身下行趋势与稳增长的矛盾;而外部,就是美联储加息且缩表,全球流动性拐点与中国货币政策能否以我为主的矛盾。内外两条线交织,决定了今年大类资产的走势。
主持人:请两位深入解读下,如何正确理解“稳增长”目标?
李继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5%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这是一个有较大压力和挑战的目标。2021年尽管设置的经济增长目标是6%,但这是个相对稳妥的数字,最终实际增长为8.1%,远超增长目标,但考虑到2020年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导致基数较低,如果合并2020/2021年考虑,则这两年经济复合增长率为5.1%,由此可见,今年设定的5.5%的增速目标是有一定挑战的,体现了政策的主动作为,体现中央政府在保就业、保民生等领域的强烈诉求,也体现出政策希望通过积极的稳增长措施来改善市场预期的意图。
庞智桐:就稳增长而言,最能量化经济的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DP提上去了收入水平自然也提高了,理论上讲,如果用收入法来核算GDP,职工薪酬与福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的经验也表明,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GDP,能够创造20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可以说稳增长不仅仅是稳定GDP的增长,还有稳就业、保民生等多种丰富内涵。
主持人:为了达到“稳增长”目标,国家层面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两位能否结合具体的“稳增长”政策聊聊它们对我们生活和投资的影响?
庞智桐:我先从大类给大家介绍一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要在需求端发力,尤其是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直接拉动全社会的需求,而且还能撬动大量社会配套资金介入,形成更大规模的投资;产业政策则聚焦于各个行业,比如我们熟知的消费券等等。
李继民:通过促消费来稳增长还是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运用的,历史上我们通过“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措施都曾取得过很好的稳增长效果。近期的稳增长措施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比较重视的,比如4月 1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
具体措施有:一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恢复发展;二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三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四要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向农村延伸,推动品牌品质消费进农村;五要加强保障,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消费的障碍。
我们认为促消费意义重大,促消费将是今年稳增长的主要着力点。
原因一是 2020-2021 年 GDP 年均增速为 5.1%,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了2.4个百分点,贡献率占比近半,消费稳是经济稳的基础。
原因二是疫情后消费恢复缓慢,除疫情影响消费场景外,更重要的压制因素是中国家庭部门偿债压力已超过美英德法日等主要发达国家。今年国内疫情多点扩散,且波及上海等大型城市,消费内生性恢复动力不足,需要政策引导。
原因三是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是近年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促消费能够和这些目标形成良性循环。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更细化的促消费政策出台,值得期待。
二、稳增长背景下行业分析
主持人:巴菲特老爷子就说过,“只在自己的甜区击球”,就是说投资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那两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稳增长板块”包括哪些具体行业吗?
庞智桐:稳增长主题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大金融、基建等板块,其中基建有新基建和老基建之分,传统基建主要是三大类: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基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5G通讯、特高压、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他配套设施、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
李继民:除了地产、金融、基建以外,部分消费板块也属于稳增长主题范畴,从促进消费的角度来看,食品饮料等生活必需品或者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品以及商贸零售等行业是最可能受益于稳增长的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符合国家“双碳”政策和产业升级方向的领域。另外,下半年如果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后,出行、景区、住宿、餐饮及休闲服务等行业有望迎来政策扶持与鼓励。
主持人:说起基建,我国被全世界公认的“中国速度”,其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地铁、物流,还是交通运输,都是相当便利的,两位觉得基建发展在当前环境下,有哪些有利因素?在新老基建的诸多行业中,您们更看好哪些细分行业?
庞智桐:首先五一节前领导人专门在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可见我们的政府是高度重视的,有动力,也有决心把基建做好;其次今年财政资金的可用空间很大,去年我国的财政结余资金很多,尽管今年赤字率下调了,但是可调配的资金是比去年多的;最后今年重大项目设立和审批都在加快。有意愿、有资金、有项目,基建投资的局面还是比较有利的。
老基建中大部分是我们所说的周期行业,2022年到现在,周期类品种表现是有一定超额收益的,放到现在来看,我们更看好逆周期调控中包括城市建筑建设、原材料相关的行业;新基建中大部分是具有成长属性的股票,弹性相对更大,细分行业可以顺着自主可控,有更稳定盈利预期的方向挖掘,比如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等。对于补短板的领域可能需要一点点谨慎。
主持人:那消费行业的现状又如何呢?当前国内疫情反复,消费行业面临哪些不确定性因素和有利因素?
李继民:消费还是在于疫情,疫情一方面消灭了部分消费场景,最典型的就是餐饮和影院;另一方面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居民收入减少,消费意愿降低。
主持人:面对当前的环境,消费行业的发展未来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细分赛道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李继民:消费行业是构建内部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门,未来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敢消费,这是居民消费意愿的问题,主要在于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此同时保障水平也是让消费没有后顾之忧;二是能消费,场景的修复是当务之急,长期则是供给能力的提升,举个例子苹果手机大获成功,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带来新的产品才会真的拉动消费增长。细分赛道可以关注消费升级领域,这兼顾了供给进步和需求改善的两个维度。
主持人:在“稳增长”的背景下,消费与基建是拉动GDP、惠民生的两驾主力马车,可以说“大基建”与“大消费”也是当前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两个板块,那两位能分析一下两个板块的性价比吗?
庞智桐:基建从宏观上作为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抓手,是一个偏防御的版块,在今年行情如此动荡的大环境中,基建行业表现相对更好一些,本身盈利较为稳定,且估值较低,抗风险能力更强。
李继民:过去两年,受疫情影响,消费行业普遍景气度下滑,今年一季报发布后,消费行业从结构上出现一些积极变化,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和乳制品的景气度迎来改善;家电,尤其是空调、冰箱、洗衣机的景气度改善;皮肤护理、品牌化妆品景气度依然领先;细分品类中,熟食、家纺、珠宝、运动休闲服饰等子行业需求端仍然维持高景气度,但受疫情影响,物流受到一定限制;露营、户外用品等新兴品类景气度较高。
主持人:那对于普通投资者,在当前震荡市,如果想去布局这两大板块的话,两位有没有什么建议?
李继民:今年的消费行业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条投资主线:第一、景气主线,主要包括白酒、乳品、化妆品、体育服饰;第二,疫情受损行业的底部反转主线,如餐饮、食饮(餐饮供应链)、黄金珠宝、医美服务、户外用品及服饰,以及受物流快递影响的厨房小家电等。第三,通胀预期主线,产能持续去化,有望年中或下半年猪价周期底部反转的生猪养殖板块;成本上涨背景下提价基本完成的大众消费品板块,我们看好其中具有品牌优势、控费能力强、行业必选属性强、景气度向上的公司。第四,地产后周期主线,多省市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预计“因城施策”式松绑后续会更加频繁。宽货币+宽信用以及地产边际改善利好地产后周期属性较强的家电、家居行业。
基建板块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对“沉闷”的板块,之所以说沉闷,就是牛市中跑不赢热门行业,熊市时可能更多地是防御性好,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参与基建板块投资来获取可观收益可能相对困难,投资基建板块还是应该站在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去平衡风险与收益,要求的专业性更强。如果您对行业不太了解,或许可以借道公募基金,让那些专业的优秀基金经理帮您配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代表对本基金的业绩保障。产品收益受股市、债市等影响可能会有波动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根据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综合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具体以销售机构评价结果为准,投资人在购买本基金时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公司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中加基金旗下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基金投资需谨慎,请审慎选择。
2022-05-26 11: 03
2022-05-25 22: 14
2022-05-25 21: 57
2022-05-25 20: 33
2022-05-25 20: 15
2022-05-25 19: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