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则与投资相关的新闻,读来让人颇感酸涩。
一是据天天基金网的统计,中证医疗指数自2021年7月高点以来持续下跌,截至上周五的跌幅已经超过47%。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统计区间:2021/1/1~2022/5/27,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
二是币圈再掀风波。曾经头顶“币圈之光”光环的区块链项目STEPN,其“治理代币”GMT遭遇币价闪崩,4月底以来的跌幅已经超过79%。
三是美股市场上曾顶着环保健康的旗号、打着比尔·盖茨投资光环的“人造肉第一股”,当前股价较历史最高点,下跌已近九成。
三则新闻,都和回撤有关。回撤是个沉重的话题,以上述新闻为例,如果回撤50%,高点买入者需要上涨100%才能回本;如果回撤80%,则需要上涨400%才能回本;一旦回撤超过9成,则需要上涨900%,才能勉强回本。
可偏偏回撤又是投资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站在投资的起点,它甚至是比收益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你预期中的美好前景,并不必然上演。
医药行业也好,人造肉概念也好,都曾被赋予巨大光环,也曾被勾勒出看涨逻辑、备受资本的追逐。但投资世界的复杂性就在于,投资逻辑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逻辑中推演的好结果并不必然发生;它是一种概率,而个体却极容易陷入陷入美好的预期,付出不合理的价值。
几年前,一篇题为《预期是如何迷惑你的投资的》(作者为崔鹏)一文被多家媒体转载,文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人类善于预期未来收益却不善于预期未来收益的概率,这是人类进化过程所造成的。比如,原始人在不远的草地上发现了一头鹿,当大家兴高采烈追逐之际,都能想象出烤鹿肉的美味(此为预期),但很少人会去想,多大可能追上这头鹿(此为预期的概率)、以及那么一群人去追这头鹿、这个决定划算不划算。
投资付出的是价格,买入的是价值,即使质地再好的标的,如果以过高的价格买入,回报也会很平庸、甚至亏损。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企业的利润会按我们的预期轨迹长期增长,并在这样的预期上贸然下注。
其次,正因为投资中的回撤不可避免,请审视资金的可使用期限。即,只有熬得住闲钱,才适合投向波动可能较大的标的。
牛市的顶部是由最贪婪的情绪买出来的,我们不知道人能有多贪婪;更何况,就算不是牛市的顶点,由于市场短期市场的随机性,任何时候的权益投资,都有可能会让你蒙受损失。此时,如果你投入的是短期资金,就很可能由于流动性等原因被迫卖出。但如果你拿的是“熬得住”的钱,那么时间和靠谱的基金经理会帮助你消化这份贪婪的代价。
每年6月12日前后会出现不少关于A股5178点*周年的报道。沿用去年6月12日《中国基金报》的统计,尽管当时的上证综指距离5178点仍遥不可及,但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自2015年6月12日至2021年6月12日的期间收益分别是52.18%与39.39%。
没有人喜欢回撤;但投资路上,我们永远都无法摆脱回撤。与其避而不谈,倒不如在起点选择正视。选基金更是如此,不仅要看基金经理赚什么钱,更得认真琢磨基金经理管理回撤的方法论: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2022-05-30 19: 46
2022-05-30 19: 04
2022-05-30 18: 58
2022-05-30 18: 57
2022-05-30 18: 55
2022-05-30 18: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