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有泰度 | 持有期基金越卖越多,吸引力在哪?

2022-06-24 15:44
图片
图片
图片

核心观点

据《中国基金报》统计,今年以来新发行权益类公募基金中带持有期的规模占比首超一半。作为2019年出现的新品类,它到底好在哪?


基金公司当然喜欢有持有期产品。短视一点讲,让客户拿得更长,管理费收得更多;其实往长了看,客户拿得长,赚钱概率也会更高,对公司品牌也有帮助。


基金经理也喜欢带持有期的产品。客户快进快出变得更少,基金规模暴涨暴跌概率下降,投资运作更省心,也有利于长期业绩。


致力于客户体验的销售渠道也喜欢带持有期的产品。毕竟快进快出瞎折腾,是“基金赚了业绩基民赚不到钱”的首要原因。虽然短期看快进快出有利于销售机构创收,但长期看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坦率地讲,带持有期的基金越发越多,主要驱动力还是渠道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其实,最应该喜欢或者说最受惠于持有期的其实是基金持有人。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基金平均收益的代表,持有1个月的赚钱概率为61.71%,持有1年的赚钱概率是68.25%,持有3年则升至78.61%,5年为92.02%,持有10年以上的赚钱概率为100%,且不同期限下的年化收益率相当稳定。也就是说,降低投基风险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提高耐心。所以,带持有期的基金越卖越多,最终基民的收益大概率会更好。


但总给人骨鲠在喉的感觉,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能够自觉学习,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都会更轻松、成绩也更好;如果学生不自觉,老师就要布置更多作业,家长就要更多陪读,孩子也就失去更多自由,实际上没有任何一方获得了好处。


开放式基金本身是一种很好的理财形式,它给了客户交易的自由。但因为多数人管不住手、频繁交易,带持有期的基金才成为一种退而求其次的被迫选择。当然它也产生了连带的副作用。以我所管理的带持有期的基金为例,到期日成为了很多人的“闹钟”,没有它你随时可以赎,但也未必就一定赎,对后者来说,持有期反而准时提醒你期满释放快点赎吧。


凡事有利有弊,不能尽善尽美。但最理想的状态还是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且能够行使好这种权利。与此同时,恰恰因为权利可以不必行使,它才称之为权利,如果你必须行使,它反倒成了义务。


带持有期的基金,一不小心让不少人误把权利当成了义务。

图片

作者简介

姜诚,现任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清华大学金融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安信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15年投研经历(其中11年投资管理经验),投资风格稳健,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长期复利的视角审视上市公司,淡化短期择时;以多情景假设构造安全边际,不盲目依赖乐观预测,持股周期较长。

图片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