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见趋势 | 新能源,好景仍在“风光锂”

2022-07-07 20:40

“国运泱泱,察势而动。做顺应时势、拥抱未来的投资。”


这是长城基金陈良栋从业11年的投资体会。在公开访问中,他曾经直言,从全球成熟市场和历史上看,股市盈利的最终来源基本都是国运和企业家精神。


他的这一心得源于其特别的从业经历。2011年,陈良栋进入长城基金,成为电子行业的研究员,恰好经历了智能手机开始加速取代功能机、消费电子产业快速崛起的时期,深刻感受到产业发展势不可挡的力量,并由此锤炼出了“用产业链思维做研究,跟随产业趋势做投资”的投资研究框架。


在《栋见趋势》这一系列中,我们将与投资者分享陈良栋眼中的几大优秀产业链,以及他对于这些产业链发展趋势的研判。今天是第二期——关于新能源产业链。


回顾:《栋见趋势》第一期 —— 汽车产业链的上下半场



图片

陈良栋

长城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产业热点


5月以来的这一轮反弹行情中,新能源板块一马当先。从4月27日的市场低点到6月底,Wind新能源指数累计反弹达50.95%。作为高景气度成长风格的代表性赛道,新能源板块的市场表现已经充分展现了韧性与活力,无限风光仍在“风光锂”。



栋见


长远来看,碳中和是重要的时代主题之一,能源革命又是碳中和的主要方向;今年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一度飙高,也迅速催化了各国寻找传统能源替代品的意识,因此,新能源是短中长期维度来看景气度都向好的优质成长赛道。


市场对新能源的主要担忧在于其高成长性下的估值泡沫化风险,但是我认为,新能源板块是能够通过持续的业绩增长来消化估值的。在关注中长期产业趋势的前提下,我也会对阶段性的景气度和基本面情况做出判断,捕捉阶段性机会。比如对于锂电板块,我会着重把握原料价格以及供需情况,进而判断板块在这一阶段的景气度。


趋势大观


新能源车:产业链的黄金时代


关于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整车环节,我们已经在第一期的汽车电动化趋势部分有所涉及。总体而言,当前新能源车已经逐渐摆脱补贴依赖,进入需求端持续升温和渗透率加速提升的快速成长期。今年1-4月,受疫情影响新能源车销量有所承压;但行业具有较强韧性,伴随大环境好转迅速反弹,5月车企复工复产状况良好,当月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下半年经济复苏趋势逐渐明确,新能源车需求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的供给端与政策端也在持续发力。车企对于汽车的新能源化转型认知充分,研发投入强度提升,新能源车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均处于加速阶段。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车消费予以足够支持,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等政策有望进一步打开需求空间。供给、需求、政策三重因素催化下,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下游整车环节的繁荣也会反哺中上游,由此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新能源车需求放量使得中游电池环节成长空间扩容,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电池环节也正处于技术爆发时期,动力电池升级迭代步履不停,锂电企业研发百花齐放,行业格局加速优化。中游材料环节也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在性能提升与产能扩张两方面齐头并进。


作为上游原材料,锂矿对于新能源车自然不可或缺。在新能源车需求放量的过程中,锂也逐渐成长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资源之一,“缺锂”一度成为新能源车产业共同面对的难题。5月以来的行情中,锂矿也是最强反弹品种之一。预计中游蓬勃成长下游需求不降的情况下,锂价基本维持高位稳定状态,锂矿企业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光伏:排产乐观需求旺盛,全线欣欣向荣


2021年由于上游产能受限,光伏需求未能充分释放,板块基本面承压。今年原料端问题有所缓解,供应链隐忧缓解,允许下游需求放量,盈利修复空间充足。


今年光伏原料端的硅料供给已经处于释放阶段,但供给仍然偏紧,硅料、硅片上游盈利仍在高位。其他环节中,电池片产能迅速释放;玻璃价格处于低位区间,行业格局进一步出清;逆变器在稳步量增同时盈利空间扩大,盈利能力有望逐季改善。总体上,光伏产业链全线情况向好,产业链利润逐渐向中下游传导,将长期处于景气周期中。


风电:平价时代前景广阔


2021年陆上风电实施平价,招标需求大幅增长;但海风处于补贴抢装期,招标需求较为清淡。2022年海风平价来临,风电正式进入全面平价时代,预期招标量继续同比高增。“双碳”与能源转型背景下,风电有望与光伏形成优势互补,成为优质可再生能源双主力。


2022上半年,受疫情和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影响,风电出货节奏和盈利能力均受到一定程度压制,预计下半年出货量、招标价格、材料成本均有望改善。从装机情况来看,2022年1-4月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并网容量约12GW,下半年装机有望显著加速。三四季度抢装或带来上游零部件供需剪刀差,零部件企业盈利有望进一步转好。


风险揭示函(上下滑动查看)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

1.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

 2.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货币市场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3.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避险策略基金,避险策略基金引入保障机制并不必然确保您投资本金的安全,基金份额持有人在极端情况下仍然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

4.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5.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

6.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主要投资于科创板上市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变化带来的特有风险。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https://www.ccfund.com.cn/mai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免责声明

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