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略低于预期的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今日A股上午抵抗式震荡,午后持续下行。沪深300收跌1.7%,行业板块方面除汽车一枝独秀外其余大多下行。美使馆警告在乌美国人尽快撤离,引发市场对俄乌冲突风险升级的担忧。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下行,反映避险情绪。商品期货今日大幅下跌,铁矿石、镍等金属品种跌幅超10%,螺纹、热卷跌超7%,市场交易的海外衰退预期在7月份暂时还不能证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2.5%,二季度同比增长0.4%,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但经济二季度仍顽强保持正增长,反映出经济和外需韧性以及复工复产政策见效较快。各项指标显示出疫情对生产、就业、收入的冲击较大,目前处于填坑式恢复中。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长3.9%。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1%,比今年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7%,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速12.6%大幅放缓。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符合政府目标,但16-24岁年轻人口调查失业率19.3%再创数据公布以来的新高。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并非当前影响市场的唯一因素。投资者对一些停工楼盘业主准备强制停贷的媒体报道继续关注。据报道,项目涉及的房企以前期陆续出现债务违约或展期的房企为主。停贷业主的主要诉求是希望追回监管资金推动复工交付、在复工之前暂停还款。受此影响,银行板块出现了短期较为悲观的交易情绪,连续调整。涉房风险影响到民生,或推动监管层政策落地,令保交付成为政策调整的契机。地产风险从房企、金融机构、产业链等B端向居民C端延伸,为防范链式反应政策宜快不宜慢,预计金融委等监管机构出台相关政策解决问题,更系统的解决方案也有望加速推进。金融去杠杆和今年来压实资产质量之后,银行的报表吸损能力较强,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的停贷行为对银行的影响有限。危中有机,银行股调整更多是受情绪影响,市场有避险行为,因此受情绪冲击跌幅较深但盈利较好的优质个股会形成机会。从今日市场表现看,投资者对全年经济增长看法更趋谨慎。考虑通胀、汇率、经济结构等约束,我国全年实现5.5%以上实际GDP增速的难度确实在加大,但基于保民生、稳就业、防范化解风险等目标,决策层仍有可能继续主动放松政策。在6月广义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剧的情况下,下半年能否有增量财政政策或“准财政”工具补充收支缺口,将是未来影响国内信用扩张和经济恢复持续性的关键。大洋彼岸,美国不仅6月CPI同比增长9.1%超预期,而且工资、能源、汽车、家具、房租等主要项目均有较强的价格粘性,下半年面对巨大通胀压力将可能继续被动收紧政策。量变引起质变,随着中美政策周期错位的效果积累,中国在2022年下半年可能将是PMI上行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再考虑到目前MSCI中国相比MSCI全球大幅折价,MSCI中国资产兼具高胜率与高赔率。
本微信内容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产品以往的投资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