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 | 出口增速环比改善,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2022-07-25 21:03

图片


市场情况

     
      2022年7月18日-7月22日,上证综指上涨1.30%,创业板指下跌0.84%,沪深300指数下跌0.24%,科创50指数上涨1.19%,恒生指数上涨1.53%。海外市场,道琼斯指数上涨1.9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33%,标普500上涨2.55%。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3个实现上涨,其中,传媒(5.23%)、计算机(5.21%)、国防军工(4.38%)上涨幅度较大;农林牧渔(-1.66%)、电气设备(-0.60%)、食品饮料(-0.36%)下跌幅度较大。

流动性

   
        2022年7月18日-7月22日,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出37.36亿元。2022年7月18日-7月22日,央行共有4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120亿元;4笔逆回购,总额为28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含国库现金)共计130亿元。2022年7月18日-7月22日,R007(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下跌2.02BP至1.5669%,SHIBOR(隔夜利率)下跌1.70BP至1.1940%;期限利差下降1.86BP至0.8834%;信用利差下降10.41BP至0.5255%。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99BP至1.90%;3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91BP至2.38%;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0.13BP至2.79%。

市场点评

   
       2022年出口增速随疫情消减快速改善,但供需格局仍存挑战。二季度我国出口整体呈现先弱后强的趋势,在疫情冲击下,4月出口增速较上个月大幅放缓10.7个百分点至3.9%;随着疫情消减,5月出口增速快速反弹至16.9%;6月工业修复加快,产能持续释放下,出口增速进一步回升至17.9%。需求端下滑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出口目的国经济动能转弱,美国、欧盟、日本与韩国普遍通胀高企,为遏制快速攀升的滞胀风险,加速推出紧缩政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供给端同时面临疫情反复和输入性通胀压力下原材料价格攀升的压力。随着复工复产推进稳外贸政策落地,供给端加速修复,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展望下半年出口快速修复是大概率事件,外部仍需关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与经济情况。
       2022年7月18日央行进行12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净投放90亿元,7月19日进行7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净投放流动性40亿元,7月20日至22日,央行继续维持每日30亿元逆回购等量续作路径。央行在7月以来的逆回购“缩量”和“增量”政策目的主要在于阶段性扰动债券市场对资金利率的预期,结合7月19日国务院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论述国内经济政策时表示的宏观政策要既精准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高增长而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高发货币、预支未来。我们预期下半年继续加码出台增量稳增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可能性降低,央行更多将引导资金利率向政策收敛,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近期全球和国内的宏观环境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美联储近期下调了对23和24年的通胀预期,这意味着美国的加息周期可能比想象的要短,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经济修复加快,下半年经济边际向上较为确定。我们认为,上述两方面的变化在国内A股估值已整体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前提下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从而逐步扭转市场趋势。行业配置方面,我们看好三条主线:1、能源链:煤炭、石油石化、光伏;2、疫后消费复苏:汽车、交运;3、稳增长链:建筑、地产等。



(上述市场情况、流动性中引用的相关数据和内容均来自Wind公开信息)
风险提示:需注意海外疫情与中美关系仍存不确定性,合理配置资金的同时应注意潜在风险。在任何情况下,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不就点评中的任何观点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投资建议。本点评内容和意见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使用前务必请核实,风险自负。本点评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获得我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点评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点评不代表我公司产品观点,不构成对我公司旗下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