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市场怎么看?嘉实固收基金经理观点速览

2022-08-09 21:31
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疫情反复,是影响上半年市场的三个关键词。二季度以来,随着疫情好转,稳增长、稳经济政策快速推出,国内经济呈现稳步复苏状态,市场信心开始恢复,这也使得6月A股在全球市场中能够独树一帜。


债券市场方面,上半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资金利率中枢大幅下行,债券收益率下行,由于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国内企业融资需求减弱,信用债发行规模显著下降,“资产荒”的情况出现,信用利差出现分化。


不过7月份以来,市场再度陷入震荡调整,海外通胀高居不下、美联储加息、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繁,都对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


下半年国内股市、债市会有哪些变化?如何适应不确定性增多的市场?我们收集了嘉实固收方向基金经理的后市展望,供投资者参考。



 


林洪钧

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



17年从业经验,9年投资经验。


 

对于后市走向,林洪钧认为,“虽然近期在反弹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震荡,但我们仍然判断中期市场的方向是向上的。


他认为,宏观经济方向和流动性宽松决定了市场中期的运行方向。目前,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将逐渐从“疫情好转”向“经济好转”切换,市场流动性或将维持较宽裕的状态。在未来市场震荡上行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优质上市公司由盈利驱动带来的配置机会。


权益方面,林洪钧看好新能源、消费、军工三大板块。


具体来看,泛新能源板块仍处于历史级配置的布局期;消费板块受益于居民消费的逐步复苏,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和白酒等可选消费品的配置机会;军工板块因为计划性强,需求增长确定性高,业绩预期较稳定,目前估值合理,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赵国英

嘉实基金固收投资总监(纯债方向)



18年债券从业经验,7年投资经验,赵国英是中国银行间市场最早一批债券交易员,十余年深耕债券市场,经验丰富。



赵国英认为,当下债券市场积累了较多的涨幅,获利了结的压力在不断增大,高频数据、金融数据、资金边际变化、经济托底政策的推出可能会诱发盘面的调整,需要密切跟踪。


货币政策方面,她认为8月份资金可能仍然较为宽松。


赵国英认为,“从中期来看,能有效拉动经济的抓手有限,基建受制于地方债务问题和项目审批等因素,大幅改善的空间有限;虽然各地大幅放开限购政策,但地产销售和拿地的高频指标改善有限,地产投资企稳短期也难以看到。在经济出现企稳动力之前,货币政策仍会以流动性宽松呵护,债券难以出现趋势性熊市的格局,下半年债市会在交易货币宽松和宽信用政策发力的两个逻辑影响下,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



 


顾晶菁

嘉实基金经理



11年从业经验,8年投资经验。顾晶菁强调研究系统化、专业化和收益确定性,追求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对于后市走向,顾晶菁认为,“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工业生产、消费、地产销售等宏观经济的核心变量均逐步向疫情前的水平回归。同时,整体经济活力距离本轮疫情前仍有一定距离,部分领先指标如土地成交、新开工等领先指标的企稳仍需等待,消费场景和消费动力仍待修复。基建投资在稳增长的基调下或成为地方经济的主要发力点。”


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带来的中美利差,海外疫情是顾晶菁关注的重点。


她认为:“多经济体处于紧货币过程中,海外经济衰退的担忧存在,关注其对外需占比较高的企业盈利预期的影响。同时,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低于美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此外,疫情本身的动态变化是预测范围外的风险变量。”


资产配置方面,顾晶菁认为,考虑到权益资产在近一个半月的上涨后,相当多标的修复到合理位置,远期估值开始隐含成长溢价,未来的上涨可能伴随着更多的区间震荡调整。


权益方面,顾晶菁重点关注地产及地产后周期、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中的细分赛道。


她强调:“下半年更多关注个股相对价值和中观景气度改善带来的超额收益机会。” 



 


李金灿

嘉实基金经理



12年证券从业经验,6年投资经历,2012年8月加入嘉实基金,曾任债券交易员。李金灿在宏观与债券市场周期、国债期货进攻和对冲策略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于后续债市表现,李金灿并不乐观。他认为,由资金宽松驱动的行情在持续将近一个月、并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逼近2.7点位的情况下,后续债市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的动力,需要打一个问号。


货币政策方面,他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不至于收紧,但继续加码宽松的可能性也较小,后续的政策期望集中在财政端的“创新”和地产端的动作。


李金灿认为依赖资产荒推动的行情基础可能并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度博弈仍有一定的风险。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经理观点,仅代表本材料制作之时基金经理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做出的分析判断,不代表基金未来的长期实际投向。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变化,基金经理的观点及投资方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基金的投资范围与投资限制以基金合同载明为准。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