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回顾
1、资金面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继续开展每日20亿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为0。资金面仍然处于宽松状态,资金价格低位窄幅波动,全周R001运行在1.1%-1.16%区间,R007运行在1.45%-1.48%区间。流动性持续处于“衰退式宽松”背景下,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持续攀升破7万亿后,周五再度回落至6.6万亿水平。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00亿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均到期20亿,此外,周二将有6000亿MLF到期。本周政府债(国债+地方债)计划发行1506亿,净融资额为-2820亿,由于到期量较大,政府债净融资额继续大幅减少。周一央行开展4000亿MLF操作,缩量2000亿,并且“意外”下调MLF、OMO各10bp。从流动性角度看,缩量降息的操作主要是由于流动性持续处于“衰退式宽松”,资金利率以及同业存单利率持续走低,金融机构对OMO和MLF的融资需求不强。央行降息后,由于资金面宽松且资金利率本就已大幅低于政策利率,缩量降息对资金面影响不大,降息主要是反应出经济回踩压力增大的宏观环境下央行维持货币政策宽松的坚定态度,预计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偏多的状态还将延续较长一段时间。
2、利率债
一级市场:
国债、国开、政金债、地方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前一周比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8月14日
二级市场: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国开债上行幅度大于国债。截止至8月12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报在1.8115%,较8月5日上行9.99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在2.7347%,较8月5上行0.08BP。中债总财富指数微跌0.04%,其中,1-3年指数跌幅较大,7-10年指数小幅上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8月12日
3、信用债
一级市场:
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前一周比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8月14日
二级市场:
上周,利率债和信用债财富指数均下跌。
上周产业债和城投债整体收益率整体上行,低等级城投各期限收益率有所下行。信用利差方面,因国开债1Y和3Y利率上行幅度大,1Y和3Y各等级信用债利差大幅压缩。银行次级债收益率整体上行,10Y各等级出现小幅下行,信用利差整体压缩,仅5Y永续债回调幅度略大。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8月12日
4、可转债
上周A股主要指数多数上涨,总体风格偏小盘。从宏观上看,7月社融信贷同比大幅减少且低于一致预期、融资结构不佳,企业、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量不足显示出微观主体投资意愿仍弱。从海外看,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放缓,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边际缓解,美股修复反弹;台海事件后,地缘政治风险未有进一步发酵也提升了风险偏好。从资金方面看,北上资金、融资资金小幅净流入,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下降,重要股东减持规模缩小。
中证转债周涨1.17%,表现差于股指,低评级、小规模转债涨幅居前。从转债市场绝对价格上看,8月12日全市场收盘价中位数价格超过130,处于近期高位,高价转债增多,130元以下的个券占比不足5成。从转债估值层面上看,转债估值再次回到2月调整前最高点水平,存量债和新券抢筹现象明显。从转债市场监管规则来看,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正式实施后,上周资金炒作行为有抬头倾向,主要与近期资金活跃度较高有关,炒作行为仍将是重点监控对象。
本周市场展望
经济基本面:7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8月12日,央行发布7月份金融数据,新增社融7,561亿元,新增信贷6,790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4,945亿元。
首先,7月份社融总量及结构表现均不佳,总量大幅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39万亿元,信贷结构亦不佳,票据融资仍然新增超过3,000亿元。
其次,居民中长期贷款仅新增1,486亿元,去年同期为3,974亿元,持续的疫情冲击居民的收入,加之房地产风波下,居民对保交楼的信心回落,居民加杠杆的能力和意愿均回落。当前房贷利率较高,而投资回报率较低,亦抬升了居民提前偿还按揭贷款的意愿。
再次,7月份居民、企业融资的增速都在下降,只有政府部门保持了融资增长,7月份政府债券融资3,998亿元(去年同期1,820亿元),
总体上看,7月份社融数据凸显了实体经济信用派生动能转弱,在6月份信贷冲量之后,后续的融资需求不足,增加了经济修复的困难,政策上应采取更为宽松的举措加以应对。
经济基本面:7月份重磅经济数据点评
8月15日,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重磅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3.8%(前值3.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同比5.7%(前值6.1%),社零当月同比2.7%(前值3.1%)。
首先,7月份的主要经济均有所转弱,且低于市场普遍预期。7月份疫情在多地散发,对工业生产和消费造成不小扰动。
其次,在房地产风波冲击下,房地产投资增速累计同比下行至-6.4%(前值-5.4%),制造业投资的累计同比亦下行至9.9%(前值10.4%),只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有所回升至7.4%(前值7.1%)。
政策面:央行超预期调降MLF、OMO利率
8月1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公告中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1、利率债
上周利率总体上行,3年期以内品种上行幅度较大,市场对滚隔夜加杠杆的行为有所担心,导致中短端调整的幅度较大。
从经济基本面上看,7月份的新增社融总量不及预期,结构仍然不佳,折射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7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亦呈现出供需均转弱的特征,多地疫情散发、房地产暴雷加上“断供潮”等风波冲击,对居民购房消费行为均造成负面影响,信用扩张的能力和意愿均下降。从通胀看,7月份CPI、PPI均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短期看通胀不构成等货币政策的掣肘。
从政策面看,8月15日,央行调降MLF和OMO利率10bp,释放出较为明确的货币宽松信号,当前实体经济走弱,融资需求不足,货币政策需要加码宽松加以应对。宽货币的目的在于宽信用,亦需关注本月20日LPR报价的情况。
从债市策略上看,经济基本面走弱,货币政策加码宽松,债市一举突破关键的点位,10年期国债下行至2.7%以下,并向2.65%的前低靠近。债市收益率更为本质地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走势,今年在疫情持续扰动加之房地产风波冲击下,实体需求走弱,进入到8月份疫情的因素并没有明显好转,海南、西藏等热门景区新增病例较多。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放开,但对需求的带动并不明显,房地产成交面积仍然在下滑。收益率快速下行之后,预计近期的债市将转入窄幅震荡,交易盘把握好波段机会,久期策略、杠杆策略仍有一定的空间,票息策略仍可坚持。
2、信用债
信用债策略方面,“资产荒”持续,资金面宽松资金利率维持低位,高等级主体的杠杆套息策略仍可维持。
地产债策略,当前环境下,地产债一级发行不畅,二级估值持续受冲击,建议在市场稳定后再择机配置。城投债方面,建议在优质资产拉久期,寻求跟随利率债做平曲线的机会,不建议过度下沉。周期方面,煤企可在中等资质中挖掘,钢企盈利继续修复,持续性仍需观察,不宜过度下沉。金融债方面,交易盘建议选取成交活跃的大行和股份行;配置盘建议优选大行、股份行及公司治理、资产质量较好的城商行,需规避地产行业占比较高的城农商行。
3、可转债
进入8月之后,市场分化愈加明显,考虑到新能源等赛道品种已累积了不少涨幅、稳增长政策预期待解、转债估值提升至今年高位附近,转债指数直接突破向上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政策基调偏暖、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预计结构仍有亮点。建议在性价比和景气外延品种中寻求平衡。择券方面,关注金属等原料成本缓压带来的利润弹性,有利于海缆、家电、机械的盈利修复;部分反转逻辑的行业相对安全,如消费类中食品饮料、有出口增量的医药类个券可作为底仓均衡配置;赛道股中半导体材料,PET铜箔、碳化硅、线控底盘等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同时,近期新券、次新券定位偏低,新增仓位可多关注新券,规避高价、高溢价率品种。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未经特别说明,均源自Wind。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载内容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金基金认为可靠,但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
2022-08-16 20: 58
2022-08-16 20: 58
2022-08-16 20: 57
2022-08-16 20: 56
2022-08-16 20: 56
2022-08-16 17: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