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回顾:A股下跌,煤炭、石油石化等表现较优

2022-08-29 20:49

  今日兴料   
上周市场回顾: 

国内随着7月宏观经济复苏放缓,需求端偏弱,短期市场对于中报披露的负面消息更为敏感,叠加美联储紧缩预期下,全周A股下跌。从结构性机会来看,煤炭主产地受疫情影响,供给端短期有所收缩,但高温持续导致日耗水平持续高位,叠加部分非电需求好转,同时欧盟对俄煤禁运正式生效,多重因素下推动本周煤炭价格进一步上升,煤炭行业表现突出;生猪屠宰量近期仍处年内低位水平,高温干旱威胁秋粮生产,农产品价格整体处于高位,农林牧渔行业表现较好;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回升,中石油、中海油中报披露业绩亮眼,石油石化行业也有不错的表现。风格方面,全周价值优于成长。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8月26日,上证综指收于3236.22点,全周下跌0.67%;深证成指收于12059.71点,全周下跌2.42%。主要指数方面,全周上证50指数上涨0.03%,沪深300指数下跌1.05%,中证500指数下跌1.46%,创业板指下跌3.44%,科创50指数下跌5.63%。成交量方面,上周A股两市共成交5.07万亿元,成交量较前周减少约1749亿元。行业方面,表现居前的行业为煤炭、农林牧渔、石油石化、消费者服务和非银行金融,表现靠后的行业为电子、机械、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通信。

上周债市消息面整体平静,债券利率处于前期行情的止盈反弹阶段。长债方面,上周一LPR非对称降息落地释放宽信用信号,但基本符合预期,市场反应平淡;上周四受国常会“在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稳经济表态影响,10Y国债利率上行3BP。短债方面,跨月资金需求对资金面形成一定的扰动,资金利率继续由此前的低位回升。具体来看,与8月19日相比,至8月26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BP至1.7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BP至2.64%;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9BP至1.91%,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4BP至2.83%。信用债方面,等级利差收窄或持平,期限利差收窄。全周A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上行5BP,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上行4BP,城投债收益率平均上行3BP。转债方面,全周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42%。

美欧股市整体下跌,油价上涨。上周美东时间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鹰派讲话,称美联储将“有力地使用我们的工具”来打击仍接近40多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叠加最新公布的美国房地产和PMI数据和欧洲经济数据表现较差,美欧股市整体下跌。全周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4.22%,标普500指数下跌4.04%,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44%。汇率方面,全周美元指数上涨0.69%。大宗商品方面,OPEC+组织稳定市场提振油价,7月减产执行率达到546%,高于6月份的320%;此外,俄罗斯原油供给的担忧情绪也支持油价回升。全周能源指数上涨3.12%。贵金属方面,金价下跌。

内容来源:海通证券

市场综述

周一(8月2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逾1%后快速反弹,沪指、创业板指一度翻红;午后股指呈现缩量整理态势,沪指小幅收涨。煤炭、石油再度走强,光伏、半导体等赛道股大幅反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14%报3240.73点,深证成指跌0.34%报12018.16点,创业板指跌0.37%报2630.51点,科创50指数涨0.79%报1054.28点。市场成交额8461.5亿元,创一个月新低;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21.45亿元。

财经资讯


1.【证券时报】直击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电动化转型成共识 业界盼汽车碳排放标准尽早落地。8月27日,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正式开幕。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不仅是产业自身的事情,还牵涉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要符合降低碳排放的趋势和要求。不过,就汽车行业而言,目前产业界内部仍然沿用着“双积分”政策进行自我约束和考核,还没有专属于汽车行业的减碳路线图可供参考。因此,此次大会上,多位与会嘉宾呼吁,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碳排放政策、标准、体系协同。
2.【经济参考报】稳市场主体 多地多部门靶向施策解难题优环境。“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降本减负,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创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痛点、难点,近段时间,多地多部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保市场主体上下更大功夫,护航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稳定市场预期。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突破1.6亿户。不过,“经济目前还是处在恢复进程中,市场需求的制约作用还是比较大,企业经营的困难还比较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表示。

兴业优品


风险提示及重要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Wind、央视财经等,仅供参考,不代表兴业基金观点。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