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仔收评:板块轮动分化,市场延续调整

2022-08-30 17:48

— A股 —


830日,指数早间低开低走,创业板指领跌。午后指数维持低位盘整,三大指数跌幅均有所收窄。盘面上,游戏、传媒、元宇宙等低位题材板块轮番走强,互联网电商、房地产、教育等板块较活跃,证券,银行等大金融板块盘中异动拉升;煤炭、化肥、天然气等周期板块领跌两市,光伏、储能等赛道股陷入回调。总体来看,市场热点切换较快,个股跌多涨少,两市成交仍不足万亿元,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近50亿元。


截止收盘,沪指报3227.22点,跌0.42%,成交额为3538亿元;深成指报11970.79点,跌0.39%,成交额为4847亿元;创指报2612.14点,跌0.7%,成交额为1608亿元。


板块上,航运、互联网、教育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石油、发电设备、燃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恒仔叨叨:今天市场并没有因为昨天的低开高走而继续上攻,而是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行情,虽然指数下跌幅度并没有很大,但两市涨幅超10%的品种缩减至40只,情绪较为低迷。早盘煤炭、燃气等板块走低,应该是昨日资金获利出逃,午后能源股进一步下挫拖累指数,券商再度异动护盘反攻,但大盘依然收阴,说明做多力量不强。沪指上方依旧面临多条均线压制,成交量并未放大,预计市场仍处于震荡调整的状态。


从长期来看,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预计不会改变。目前节点来看,下半年经济增长或仍将会得到一定恢复,风险因素预期可控,A股仍具备一定的向上空间。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行业,将会在未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升级、国产替代的前景良好,长期看这些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板块的交易拥挤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短期利好预期已经在股价上反应得较为充分,但从中长期来看,上行趋势大概率并没有改变,因为这些行业的长期成长逻辑依旧非常强劲,等待业绩兑现估值消化后,将会重新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中长期我们依旧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高景气赛道。


此外除了高景气赛道外,困境反转型行业也值得关注,该类行业由于景气度较差,估值大都已经处于历史最低估值分位附近,即便利空接二连三出现,但股价表现都较为抗跌,未来行业景气度稍有改善,将会有较大的提估值空间,例如电子、医药、互联网等。



— 港股 —


830日,港股小幅高开,盘初直线跳水触及日内低点,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3%,随后大市震荡上行,尾盘收复大部分跌幅。盘面上,有色、医药跌幅居前,教育股爆发。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跌0.37%19949.0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51%4227.43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47%6840.17点。大市成交961.38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9236万港元。


板块上,消费、科技、运输等板块涨幅居前,材料、媒体、医疗制药等板块跌幅居前。


恒仔叨叨:由于昨夜美股下跌,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和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仍然笼罩市场。叠加今日A股震荡回调,今日港股延续整理,行情高开下挫后窄幅震荡,恒指失守2万点,重新展开弱势整理,成交额继续缩量。短期的外围宏观环境可能仍会对港股带来一定压力。短期来看,一方面中美达成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有望缓解短期市场压力并提供下行保护,但上行空间仍可能受到增长压力和外部波动的抑制。但另一方面,国内政策立场维持宽松、市场估值仍具吸引力以及南向资金流入趋势不变仍然对港股市场构成支撑,对港股不应过于悲观。


我们认为,整体而言包括互联网科技板块企业在内的成长股估值在调整后已具备一定吸引力,并且从监管风险的角度来看,外部不确定因素有望在2022年得到边际改善。我们看到,7月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因而未来或不会有更多强力的增量政策出台。7月断贷风波影响下港股持续回调,已反映了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同比增速承压的预期。综合未来较大的发展空间,中长期来看,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有望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 债市 —


830日,国债期货小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4%5年期主力合约涨0.03%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3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Wind数据显示,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涨跌不一。隔夜品种下行11.1bp报1.124%,7天期上行1bp报1.649%,14天期下行2.1bp报1.675%,1个月期上行0.2bp报1.5%。


恒仔叨叨:债市收涨或受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一是在上周资金面小幅收敛后,昨日资金利率再度回落,前期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有所缓解使得多头情绪有所反弹;二是上周在数据真空、国常会稳增长加码的影响下债市整体情绪低迷,债市收涨是对前期超跌的回调。三是8月PMI数据即将在周三公布,或许存在部分多头提前布局参与经济数据博弈的考虑。整体上,债市情绪面从过度悲观逐渐修复,基本面和通胀暂时不构成利空,资金面受跨月影响短期承压,但未来1-2月仍将受益于专项债拨付而维持宽松,预计利率未来将保持低位震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8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