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9月5日)
2022年以来,我们先后经历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年期LPR、5年期LPR下调,MLF利率以及逆回购利率下调。那么,近日再次迎来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年内第二次下调,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又会对市场及资产配置叠加哪些影响呢?
今天,就请随小泰一同走进“又一次降息”。
“梅开二度”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下调两次
对于朋友们来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有些陌生的概念,我们不妨先来认识它一番:
★
它是指金融机构需要将其吸收的外汇存款按照一定比例交存给央行,类似于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某外贸公司A在某商业银行B开设了交易账户,A公司的大部分业务是以美元来结算;A公司收到美元货款后存入B银行,相当于B银行吸收了一笔美元存款,那么这笔存款应该按照一定比例缴存给央行。
★
央行适时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21世纪以来,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复盘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月15日-2022年9月5日
细心的朋友们已经发现了,相较于其他各种“率”的频繁调整,外汇储备金率可谓是“稳重如山,难以撼动”,在近20余年的时光里仅调整了6次。更需要关注的是,在2022年之前,央行对于该指标的调整都是“向上”的,那么本年度接连两次下调意味着什么呢?
人民币加速贬值中
本次调整或释放了“稳汇率”信号
8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一轮快速回调。9月5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时30分收盘价报6.9366元,较上一交易日跌338个基点。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9月5日同样走弱,盘中接连跌破6.93、6.94和6.95关口,续创2020年8月以来的新低。不过,央行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近200个基点。(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截至2022年9月5日)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分析总结道:
★
近期,美元处于“冲顶”过程,人民币在贬值通道上。本次外汇准备金下调可能可以边际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但难以以一己之力改变趋势。历史上,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并不足以扭转市场情绪或改变供需基本面,难以改变短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不改汇率波动方向
★
当前,短期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美元与油价。如果油价再度冲高、带动美元冲高的话,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
用汇率调节或者允许汇率贬值来缓解一部分的内生性紧缩压力,不失为一个权宜之策。只要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保持稳定,人民币“破7”不至于引发资本外流,或者人民币汇率“失锚”的恐慌。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整体效率的提升,我们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价值抱有一定的信心。
数据及观点来源:Wind,华泰证券,《人民币:“破7”又如何》,2022年9月6日
外资依然看好A股市场配置机会
人民币贬值加速北向资金流入
如下图所示,近3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抬升,截至目前最新值为6.9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截至2022年9月6日
★
从整体看,短期的汇率波动对A股的影响有限,中国资产对外资仍然具有比较大的投资吸引力。资本市场方面,北向资金在近三月净买入额达479.34亿元人民币。足见在强韧的经济复苏驱动之下,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在不断强化。(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9月5日)
★
从具体的配置方向看,华泰证券资管权益团队认为,从景气度出发,新能源链、高端装备仍然当仁不让、且依然是长期主线,但不可否认当前这些方向都或多或少存在交易面的问题。从安全边际出发,对一些可能存在底部改善机会的板块,包括食品饮料、传媒/计算机、金融地产、家电家居、医药等保持更多的关注。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能向市场释放外汇流动性,增加市场外汇供给,从而缓解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压力,凸显了政策端“稳汇率”的决心。
小泰想,在宏观叙事的背景之下,每一个你我需要做的是怀揣坚定信心:相信国民经济增长的顽强韧性,相信我国资本市场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本文中所涉及观点仅为相关机构和分析师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意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2-09-07 11: 26
2022-09-07 09: 00
2022-09-06 22: 32
2022-09-06 22: 31
2022-09-06 20: 19
2022-09-06 2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