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评说】长盛基金研究部:情绪冲击 债市大幅调整

2022-11-15 17:13
文章来源:长盛基金研究部

1、近期债市调整主要来自于预期变化与情绪冲击,当下宏观经济和政策组合对债市仍然偏暖


周一债市出现大幅调整,主要来自于疫情管控放松与近期地产政策陆续出台导致中期维度的预期出现明显变化,叠加近期资金面阶段性抬升,空头情绪的集中冲击。


实际上,10月份投资、消费、社融等基本面数据依然偏弱,货币政策并不具备转向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发展具备较大不确定性,参考海外、港台等地经验,管控放开是逐渐感染的过程,而我国疫苗接种率、医疗基础设施等仍不完善,渐进放松后对经济的影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地产方面,前期央行与银保监关于保交楼、稳融资等各项政策实际执行效率偏低,11日央行与银保监联合发布254号文,新增内容有限,后续政策执行情况还需观察。


最关键的,三年疫情后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房住不炒”大框架不动摇,地产销售层面回暖仍需时日。


2、当前信用环境较为稳定,信用风险安全可控


2022年信用冲击主要集中于地产板块,近期伴随“第二支箭”等稳定地产融资端的政策陆续出台,预计民营房企整体的流动性困境预计进入尾声,带动信用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地产股债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估值修复。


城投债方面,在中央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总基调下,各地仍坚持底线思维,在排除弱区域尾部城投后,短期城投债仍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长盛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