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传统
春
立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新的一轮周期开始。同时,立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左河水的《立春》诗云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新的一年,资本市场迎来了“暖春行情”,截至1月30日,沪深300指数大幅上涨9.04%,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5.77%。(数据来源:WIND;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面对红火的市场,新的一年我们需要转变思路,重新布局,力争获得更好回报。正所谓,多算多胜,少算少胜,不算不胜。
1
一元复始 新年新计划
俗话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作为农耕民族,在古代,人们十分注重立春这个节气,都会早早地开始谋划一年的计划。毕竟,只有在合适的土地,种植适合的庄家种子,秋天才能实现大丰收。
同样,在经历近三年的调整后,资本市场迎来新春,投资者同样需要重新对市场和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市场层面:权益市场中期相对乐观。
在经历了过去三年的调整之后,市场整体估值已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区间,同时随着海外流动性改善、稳增长政策发力和消费复苏等因素,企业基本面逐渐好转可能是大概率事件。相对乐观看待2023年的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自身偏好:量体裁衣选对基。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的一年,需要根据自己的财产收入变化情况、投资期限变化、风险承受力变化等情况,对自己属于的投资者类型进行归类,然后才能量体裁衣,做到资产的合理配置。
2
万物复苏,动动更健康
立春,作为一年之始,在我国有很多的习俗。比如,春耕、打春、春游、咬春等等。其中,最为我们熟悉的就是春游。
春游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春天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散步、慢跑、骑车等等都是非常适合立春之后的运动。
投资市场中,虽说是“宜静不宜动”,但是每当市场迎来风格转换之际,投资者都应该根据最新的市场变换,对自己的权益和固收投资比例进行调整。
如何做呢?
小金建议你采用“动态平衡”策略,即每年年初将权益和固收资产比例,调整为最初的状态。
举个例子,比如你开始投资2万元,一万权益基金A,一万纯债基金B。一年后,权益基金A上涨50%,变成1.5万元,纯债基金B上涨5%,变为1.05万元。此时总金额就是2.55万元,那么,再次按照1:1进行分配,权益基金A应该是1.275万元,也就是要卖掉0.225万元权益基金A,买入纯债基金B,实现动态平衡。
相反的,如果权益市场下跌较多,为了实现比例不变,则需要增加权益资产,降低固收资产。总之,就是让自己的资产配置比例,不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变得不合理。
这样操作,一方面可以在权益市场上涨中实现“落袋为安”,同时在权益市场下跌后,也能低位补仓,争取实现投资的“低吸高抛”。
3
倒春寒,做好御寒准备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冬天刚刚过去,气温并不会马上回升,甚至还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导致感冒。所以,春天热了,也要捂。
同样,虽然今年以来市场整体快速回暖,但是投资者也不要完全丢掉“御寒”的债基,要为市场可能出现的宽幅震荡做好准备。
第一:控制好仓位。股神沃伦·巴菲特说,投资最重要的三点,一是保住本金,二是保住本金,三是记住前两点。所以,一定要控制好仓位,为市场下跌留下补仓的资金。
第二:合理的资产配置最关键。没有人可以精准地预测短期市场的走势,做好资产配置是应对“黑天鹅”的关键。
第三:精选优质的基金。根据基金长期业绩、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基金公司整体实力等多维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长期持有。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为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3-02-03 17: 36
2023-02-03 17: 35
2023-02-02 20: 40
2023-02-02 20: 39
2023-02-02 20: 39
2023-02-02 20: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