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后,要加仓吗?

小金 2023-02-08 20:15

进入2023年,A股市场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奔腾。WIND数据显示,1月沪深300指数上涨7.37%、创业板指涨幅接近10%,单月涨幅为9.97%。进入2月后,虽有回调,但三大指数年初至今的涨幅依然超过5%。(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面对突然到来的惊喜,很多投资者反而有了“恐高”心态。毕竟,短时间的暴涨会不会迎来暴跌呢?2023年还会涨吗?


小金看来,2023年权益市场可能大有可为!


莫为浮云遮望眼 估值依然在底部


投资者之所以恐慌,就是因为受到了“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短期的市场走势成为影响投资者投与不投的重要因素。


如果从长期看,当前市场的估值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


WIND数据显示2023年1月31日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为12.03倍,处于近三年24.90%分位点,依然处于明显的低位。


沪深300指数近三年市盈率TTM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截至1月31日 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TM(Trailing Twelve Months),是股票投资的一个专业术语。市盈率TTM又称为滚动市盈率。我们知道PE=股价/每股盈利。股价好理解,就是今天的价格,但是每股盈利应该怎么选呢?为了更加科学,每股盈利选择不同的季度,从最近一个季度向前推四个季度,比如1、2、3、4;2、3、4、1等。这就解决了很多上市公司因为季节性差异造成的估值不准的问题。


所以,作为分母的盈利如果好转,在市盈率不变的前提下,股价也会随着盈利同比上涨。


基本面好转可期 2023年相对乐观


影响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从短期看,主要受到投资者心态、政策变化以及各种短期突发事件影响;长期看,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指数长期上涨还是下跌取决于中国经济走势,上市企业的股价涨跌则与其基本面好坏密切相关。


展望2023年经济和市场,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在2023年年度宏观策略报告中指出,中长期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在逐个缓释。防疫策略与地产信用风险的优化调整,制约政策传导效率与居民风险偏好回升的力量在削弱。虽然疫情闯关过程或曲折,但中长期预期会稳定改善,有利于一些具有长周期性质的经济活动恢复,对2023年的大势展望相对较为乐观。


实际上,被誉为“聪明钱”的海外资金已经用真金白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WIND数据显示,2023年1月沪深港通北向成交净买入额为1412.90亿元,大幅超越去年全年900.20亿元的总规模,彰显了海外资金对A股市场前景的信心。


熬过了寒冬 一定要等到盛夏


在经历了快速上涨之后,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损失慢慢减少,甚至已经回本,这时候投资者往往有“回本就跑”的冲动。


不过,正如我们分析指出,虽然短期内市场经历了大涨,但是,无论从估值维度还是基本面维度看,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你采用了“够本跑”的策略,可能就会错过后面市场上涨的收益。最可怕的是,看着不断上涨的市场,你很可能未来会去追高,最终再次站在高岗上。


市场牛熊转换如同一年四季,不能在刚刚迎来春天就退出,而是要等到市场迎来盛夏时节,再进行减仓操作。什么时候应该真正的“恐高”呢?


从定量角度看,如果市盈率已经处于过去三年超80%的分位点,说明市场已经处于较高位。


从定性维度看,你周围的朋友都在炒股,并且谈论股市,也许就到了该警惕的时候。


所以,当前无论是从市场估值还是投资者情绪以及基本面来看,可能不到恐高的时候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标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