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报 | 经济复苏斜率待确认,市场进入休整期

清和泉资本 2023-03-02 18:41
一、 报告期市场分析
1、 市场表现&特征

2月市场未能延续上涨的态势,整体处于震荡格局。结构上再次出现明显的分化。归因上:一是市场在确认国内经济复苏力度;二是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再次修正;三是风险偏好受到中美政策摩擦有所下行。

指数上,2月沪深300表现为-2.1%,全A指数为+0.0%,创业板指为-5.9%,中证1000为+2.2%。风格上,行业延续轮动,且趋于极致,2月小盘价值表现突出,大盘成长表现较差。行业上,TMT领涨,周期和消费板块呈现普涨,新能源和金融板块表现落后。

其中通信(+8.6%)、轻工制造(+6.7%)、计算机(+5.7%)、纺织服装(+4.7%)、钢铁(+4.5%)表现居前;而电力设备(-6.0%)、银行(-3.8%)、有色金属(-3.6%)、非银金融(-2.6%)、商贸零售(-2.5%)表现靠后

2、 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及对应的分析

市场在确认国内经济复苏力度

1)关于“强预期与弱现实”。自2022年11月,国内政策大幅转向后,市场预期就持续地走在了现实的前面,且伴随着情绪的修复和股市的大涨,市场一度洋溢着相对乐观的气氛。而随着春节后开始陆续返工复产,目前进入了验证现实强弱的重要窗口,而高频数据不同程度的分化,也导致市场短期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2)关于“高频数据的分化”。2月以来的高频数据其实持续向好,但并未超过市场预期。从人流来看,恢复程度持续向好,2月至今十大城市地铁客运量触及两年以来新高。从货运来看,整车货运量依然弱于去年同期,但近期有加快修复的迹象。从地产销售看,二手房和新房大幅分化,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已超过去3年同期的峰值,而新房恢复相对偏慢,30城新房成交面积农历同比刚刚转正。从开工数据看,多数行业开工率向好,全国247家高炉开工率均值回升至79%,去年同期约为70%。从建筑工程复工调研看,复工率高于2022年同期,其中基建、市政好于房建,水泥、钢铁的需求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再次修正

1)2月美国核心经济数据超预期。首先,非农就业数据1月新增51.7万人,远超市场预期,失业率环比下行0.1%至3.4%,创过去50年新低。虽然这份数据受到口径的影响,但仍能显示美国当前就业市场强劲。强劲数据的背后说明两点:一是就业和服务对加息具有滞后效应。二是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仍偏紧。其次,最新公布的美国1月CPI环比走高,同比回落幅度也不及预期,整体CPI为6.4%,前值为6.5%,其中服务价值非常坚挺。在此背景下,美债10年期利率从低点的3.4%附近一度回升至4.0%上下。

2)对于市场而言,抢跑预期再次被修正。从美联储的态度看,当前传递出的信息,依然是货币利率会维持在高位更长更久。但是,从美国的经济趋势、通胀趋势和领先指标来看,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仍然抱有预期,只是程度上下波动。所以,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一直在“衰退预期”和“紧缩预期”之间往返,对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异常敏感。2月的情况显然再次摆到了“紧缩预期”这边。


二、报告期运作思路及投资策略执行

1、 操作回顾及业绩盈亏分析

2月份市场表现较弱,尤其是港股调整幅度较大,主要来自两方面问题:一是国内的高频数据产生分化,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的预期出现修正,认为复苏较弱,前期涨幅较大的复苏敏感型行业出现调整;二是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仍然较强,且通胀回落幅度小于预期,因此对美联储继续提高利率的产生向上的修正,对A股和港股的估值产生向下的压力。

我们本月根据客观的宏观数据趋势对组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国内和美国的经济情况进行重新评估,认为国内的复苏进程仍然在继续,体现为PPI已经触底回升,且PMI也连续两个月超预期,同时考虑到美国利率有可能进一步走高,去年年底市场期待的美联储宽松可能要继续推迟,因此我们增加了能源、化工、建筑、建材等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复苏的行业配置,减持了TMT、新能源等估值偏高的行业

2、 重点持仓板块及行业看法

我们的持仓目前较为均衡,且整体估值水平有所下降,主要分布在消费、能源、化工、建筑建材、TMT、创新药、新能源等行业。

我们认为国内的经济复苏是较为确定的,2月份部分数据产生扰动是比较正常的,符合春节后逐步开工的特征,消费、能源、化工、建筑建材均属于经济复苏收益的行业,且PPI已经触底回升,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的延续,利润端将体现出较大的向上弹性。

与此同时我们重点关注科技行业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机会,2月份市场对AI的反应值得重视,我们将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挖掘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

3、 反思与总结

我们对美国经济的韧性有所低估,美债收益率的继续上行压制了成长股的估值,这也是我们组合中部分成长股有所调整的主要原因,我们也及时分析和讨论调整了组合,降低了组合的整体估值水平,并增加了组合对国内经济复苏的敏感性。


三、市场及投资展望

1、 市场展望

我们对后续市场的看法?

我们对市场方向的看法,仍然保持相对积极。对于中国资产,2023年我们面临的宏观环境出现了三大转折,政策预期、经济预期和流动性预期,叠加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当前修复仍具有空间,盈利驱动后续也有望承接。

1)估值:当前仍处于中枢偏下。分位数上,沪深300是37%,创业板指是12%,中证1000是15%。所以,市场向下空间并不大,反而向上具有修复空间。

2)盈利: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持续修复,除出口具有压力之外,消费的驱动力相对较强,地产的拖累也会明显下降,制造业和基建的投资预计能维持在相对高位。所以,沪深300在2023年的盈利是不错的,大约在12%上下,且下半年盈利弹性更大。

3)流动性:2023年流动性环境是边际改善的。一是国内的社融同比还是要往上走的,这对A股估值形成有效支撑。二是居民超额存款有望微幅回落,这样收入预期、信用预期和风险偏好也会改善,这对市场的微观流动性会带来利好。三是美联储进入加息末期,相比去年随着通胀下行,全球流动性压力边际缓减,如果再叠加东升西降持续兑现,外资流入A股的动力较足。

综上,我们认为虽说市场经历了全面估值修复后,短期进入了休整期,但后续盈利的修复有望接棒。往后市场两种演绎方式,一是如果经济复苏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市场的机会更加偏向与经济相关度高的方向,二是如果经济复苏相对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强劲,市场可能会偏向成长类、景气类。

所以,市场根本分歧在于经济复苏的斜率和反弹的结构。对此,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分歧难以消除或大幅弥合,因此消费、周期和成长或仍会轮涨,所以当下均衡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但也要为后续市场形成主线提前做好准备

大类板块我们关注什么?

周期板块

1)2023年中国内需处于复苏趋势中,所以顺周期板块整体是有机会的。结构上,消费强、地产弱、基建和制造业高位回落,所以经济超预期的难度是比较大。因此,对于顺周期板块,一是未来盈利的修复斜率整体并不高且存在分化,二是修复过程也势必曲折且存在预期反复。2)我们目前关注的板块特点:一是具备低估值或高股息的保护。二是供给要看得清或相对稳定。三是具备中国优势的特征。

消费板块

1)2023年消费的复苏是相对最确定的。一是来自疫情的超预期达峰和消退,即使后续疫情反复,海外经验冲击有限且逐级递减。二是来自消费场景的快速修复,压抑许久的居民具有一定的报复性消费倾向。2)我们关注行业格局得以优化的板块。过去疫情3年,在消费需求持续的低迷的背景下,期间导致很多微观主体经营承压并逐渐退出了市场。这带来两个变化:一方面导致行业的扩张速度持续放缓,另一方面导致龙头公司的集中度不同程度的提升。比如,餐饮连锁、大型零售等。3)目前市场对消费的担忧点是,横向对比其他板块,估值相对偏贵,享受着确定性溢价,但我们认为仍然存在较多的性价比和合理PEG的个股配置机会。

成长股

1)当前宏观环境确实对成长股挑战较大,一是产业趋势具有较大分歧,其中对于一些商业模式跑通的赛道,市场担心格局恶化和盈利下滑,以新能源为代表。一些技术处于变革的赛道,市场对产品力、应用场景存在较大分歧,以TMT为代表。二是全球通胀、利率、大宗处于高位且下行缓慢,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立场始终偏鹰。2)在当下环境,成长股确实需要更加注重性价比,比如大储和信创。我们关注:一是行业估值计入足够悲观预期。二是基本面即将迎来验证,订单有望持续好转。三是政策驱动力足够强。

2、投资思路

2022年以来市场呈现三大特征:波动加大+行业轮涨+风格轮动。背后存在一些宏观长期因素的变化,经济稳定性变差+利率中枢抬升+增长持续性变弱。2023年开年,波动虽然较小,但行业和风格依然呈现出明显的轮动特征,投资精细化和组合均衡化是未来的应对方式。

我们认为今年市场大概率围绕经济复苏+景气加速双主线运行,前者意味着传统行业中存在业绩上修的机会,因此我们重点布局的行业有可选消费、能源、建材、化工、互联网,对于成长性行业,我们长期看好创新药和大储等。


· End ·

关于清和泉


清和泉资本成立于2015年5月,由第一代明星基金经理、前泰达宏利总经理/投资总监刘青山先生创建,核心管理层均为中国首批基金从业人员。清和泉是坚定的GARP策略践行者,自下而上以ROE为核心寻找优质龙头公司,自上而下通过内部模型判断市场方向、风格和行业配置,力争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有着均衡的收益来源,追求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公司成立以来凭借领跑行业的业绩表现,受到主流金融机构及专业评级机构的认可,获得了70余个基金行业重磅奖项。


重要声明


在任何情况下,清和泉资本微信信息所表述的意见等仅供参考之用,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邀约,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清和泉资本微信中来源于公开资料的信息,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信息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