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点评】市场修复性行情或将持续

诺安基金 诺安基金 2023-06-18 22:00

2023年6月第3周5个交易日市场估值有所修复,日均成交额10109亿元,各主要指数均有所表现。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上涨1.30%、3.30%和3.00%。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上涨2.30%和2.67%。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5.93%和1.97%。北上资金净流入143.91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食品饮料、汽车、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消费者服务板块分别上涨7.82%、6.56%、6.40%和5.98%,或因在政策的推动下,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边际改善,5月经济数据也显示国内经济进入筑底期,再次失速下滑风险或较小。通讯、计算机和传媒板块在AI概念持续推动下分别上涨5.97%、5.37%和4.06%。受房地产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影响,建筑、房地产和银行板块表现较弱,建筑和房地产分别上涨0.48%和0.30%,银行板块下跌2.12%。电力及公共事业板块在电力子版块的影响下下跌2.58%,或受个别省份下调电价影响,市场对未来电力企业盈利预期或将发生改变。

联储6月议息会议决议暂停加息,基准利率维持在5.0%-5.25%区间,但点阵图将2023年内剩余加息次数从0次上调至2次(合计50个基点),而年内仅剩余四次议息会议,或显示7月加息、且9月、11月和12月3次会议里仍有一次加息可能。这一调整的鹰派程度或超出市场预期。鲍威尔表示劳动力市场仍然非常紧张,核心服务通胀回落程度有限。虽然加息对耐用消费品和房地产等利率敏感部门已经发挥作用,但是对其他部门的影响或还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显现。货币政策的时滞以及信贷条件对增长的影响或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虽然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一定放缓迹象,但仍然非常紧张。美国通胀从去年年中开始回落,但是当前通胀远高于联储目标水平。核心服务通胀黏性较强,住房外的其他服务通胀过去一段时间并没有明显改善。往前看,联储或显示7月加息,但是否付诸行动仍取决于美国未来经济和通胀数据,鉴于全球商品通胀下行较快、且美国年底经济增长压力上升,9月后再加息概率或略低于50%。

美国5月CPI同比略低于市场预期, CPI同比从上月的4.9%下行至4.0%,为2021年4月以来的低点;核心CPI同比仅小幅回落,从5.5%下行至5.3%。CPI环比从上月的0.4%回落至0.1%,核心CPI环比持平于0.4%,均符合市场预期。CPI环比下降主要或因能源分项大幅回落,核心通胀虽然符合预期,但美联储比较看重的核心服务ex住房环比回落。非粘性通胀方面,能源大幅回落拖累CPI,食品小幅回升。半粘性通胀方面,核心商品通胀环比维持较高增速,二手车价格较为坚挺但持续性存疑。粘性较强的核心服务通胀环比持平于0.4%,但核心服务ex住房出现回落。5月核心服务环比持平于0.4%,其中,住房分项环比回升至0.6%,主要系波动较大的学校宿舍及酒店环比从4月的-3.0%回升1.8%,粘性较强的房租和等价租金保持回落或持平,与新签约租金指数以及房价指数等领先指标所指示的下行趋势一致往前看,预计通胀或将延续回落态势,就业市场或将成为通胀回落速度的关键制约变量。

统计局发布5月各项经济活动数据。工业增加值、社零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4月回落。剔除基数变动的影响,5月工业增加值的2022-23年复合增速小幅回升,或呈现出初步的筑底特征。地产和内需相关板块拖累加剧、而汽车和电气制造为主要拉动项。社零增速在五一长假的背景下,2年复合增速略走弱、一方面来自地产相关消费的拖累、另一方面也体现消费复苏动能减弱。而地产销售基数继续了4月的技术性调整、2年复合增速仍在深负区间。往前看,6月地产开发商去杠杆压力或仍然存在、地产链的下行压力向居民消费、地方政府融资及基建等方面外溢性拖累或加剧,同时消费回升的内生动能趋弱,稳增长政策或需进一步跟进以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及企业预期。

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此后发布的MLF利率和LPR报价可能也会随之下调。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将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9%,随着1年期MLF利率下调后,下周二发布的LPR报价也有可能下调。下调后的政策利率并未明显低于市场利率,因此央行降息的作用可能更多在传递逆周期调节的信号。往前看,我们建议关注下周LPR报价、尤其是与房贷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报价的变动。在地产需求疲弱的背景下,对房贷利率的调整或更值得关注。往前看,真实利率或仍然高企。我们预计年底之前央行可能进一步小幅下调政策利率,同时小幅降准也可能配合进行。

5月新增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及M2同比增速全面低于预期,主要受广义政府部门融资下降拖累,同时居民端贷款需求仍偏弱。具体看,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1.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55万亿元。5月新增社融与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低于预期,主要受地产相关、以及城投平台融资下降共同拖累。由此,5月社融同比增速从4月的10.0%明显回落至9.5%。5月M2同比增速从4月的12.4%明显放缓至11.6%,低于市场预期的12%,主要由于企业存款同比大幅下降。此外,5月M1同比增速从4月的5.3%降至4.7%,低于市场预期的5.2%,显示企业与广义政府部门现金流趋紧可能正在形成共振。我们预计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在7月可能再度加码。为稳定增长和金融稳定预期,除降息之外,可能还需要一系列政策相配合,包括扩张财政、稳地产、稳企业预期、扩张央行基础货币、以及增发政策性银行贷款等等。

美光于当地时间6月16日警告称,由于中国禁止向主要国内行业销售其芯片,其收入将受到更大打击。与中国客户有关的销售额中,约有一半可能受到“禁售令”的影响,这在其全球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为“低两位数”。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今年5月份表示,美光没有通过安全审查,并禁止国内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营商购买这家美国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的产品。美光在一份监管文件中指出,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业务收入,包括直接销售以及通过分销商进行的间接销售,约占其全球收入的四分之一,仍是主要市场。美光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正在努力减轻这种影响,并预计季度营收的波动性会增加。“美光日前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对其位于中国西安的封装测试工厂投资逾43亿元。美光已决定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的封装设备,还计划在美光西安工厂加建新厂房,并引进全新且高性能的封装和测试设备,以期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中国对美光芯片的禁令或加剧了向中国销售产品的美国芯片制造商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中国对美国芯片公司的首次禁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美光、高通、博通、英特尔等公司每年供应中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芯片。我们认为中美围绕半导体领域的制裁反制裁或已经深入到存储类核心芯片领域,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强存储核心芯片国产化进程。未来看好国产存储产业链发展机遇。

重点关注:1)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主题,关注信创、AIGC、产业供应链安全。2)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复机会。3)半导体周期复苏机会。

后续跟踪:1)疫情影响消退下的地产、基建、消费数据,2)美国货币政策和全球衰退预期,3)俄乌局势变化。

风险提示:以上市场数据来源wind。本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对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