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策略是指以股息率较高的股票为投资标的的策略。这是一种经典的投资策略,经过了海内外市场上百年风雨的检验后,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尤其是在市场震荡期,高股息策略凭借其相对较高的收益及低波动率等特征,成为权益资产投资的重要“避风港”。这也是近两年来该策略在A股市场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不过,股息率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还需要结合行业和公司的质量来判断。同时,为了避免“红利陷阱”,近年来笔者持续尝试在策略中加入量化技术,通过多策略的方式进行分散化投资,不断探索更优的高股息策略的运作路径。此外,AI技术的进步,也引领高股息策略迈入新纪元。
“古老”策略迎新生机
高股息策略在海外成熟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和演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环境、经济周期、税收政策和投资者心理的变化。
高股息策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股票市场的早期阶段。在20世纪初期,股票市场尚不成熟,股价波动较大,而股息收入则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投资者普遍认为,高股息是企业财务健康和稳定经营的标志。
随后,高股息策略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进化。以美国为例,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和市场波动的增加,股息被视为对冲通胀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工具。2000年科技泡沫破灭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增强了高股息策略的吸引力。在市场振幅加大期间,投资者纷纷寻求更稳定的收入来源,股息收益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美国降低了对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的税率,从而增加了股息投资的吸引力。
回到国内,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与成熟,高股息策略也在近几年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
首先,投资者观念逐渐发生转变,从过去追求高速增长和资本利得,转向更加注重长期稳定的收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股息策略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投资方式受到青睐。
其次,在国内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技术革命带来的高增长投资机会相对减少,投资者开始寻找更为稳健的投资途径。高股息股票通常来自于成熟、稳定的行业,能够在经济调整周期中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
第三,监管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的常态化分红机制,鼓励公司提高现金分红的比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重股东回报,因此提高了股息支付的比例。
最后,在国内低利率的环境下,传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下降,这使得高股息股票变得更有吸引力,加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投资工具,以减少投资组合的波动风险。
从这些变化的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股息策略的几个特点:1)高股息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现金流;2)不同于成长股,高股息股票通常来自所属行业比较成熟且财务较为稳健的公司,风险相对较低;3)在熊市和震荡市中,由于高股息股票估值较低、盈利质量稳定,这类公司能够体现出较强的防御属性;4)由于股息通常能够跟随通胀调整,高股息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对抗通胀的保护。
高股息策略的运用与陷阱
在具体的投资管理中,高股息策略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获取收益:一是选择成熟行业的低估值龙头,获取估值修复和股息本身的收益;二是挖掘小而美、具备分红增长潜力的公司,获取业绩增长和股息增长的收益。
众所周知,资本利得和股息是股票投资收益的两个主要来源。以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中证红利指数为例,从其成立日起,截至2023年末,该指数的年化收益超过9%;而以2022年年报计算,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平均股息率达到6%以上;即便考虑到红利税和分红制度的日趋完善,中证红利指数的年化收益也高达10%以上。
进一步来看,中证红利指数的资本利得可以拆解为估值修复和盈利增长两部分。而根据股息率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那些股息率较高、派息率比较稳定的公司,往往估值相对较低、安全边际较高。这类公司一般身处较为成熟的行业,留存收益没有再投资的必要,大部分都用于分红回馈股东。
所以,高股息策略一般会从两个角度获取收益。一是选择成熟行业、估值较低的龙头公司,一方面,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较为成熟、商业模式清晰,可以获取等于或略超GDP的盈利增速;另一方面,这些公司的现金流充裕,不需要大规模的资本开支,且分红意愿较强。对于这类型的策略,我们可以获取估值修复和股息的收益。
二是选择派息意愿较高、愿意和股东分享收益且存在一定成长空间的潜力公司,这类公司通常是“小而美”的公司。一般而言,这类型的策略需要选择管理层格局较高、派息持续性较好,同时基本面扎实、未来盈利增速高于行业、具备较强分红提升潜力的公司。
当然,任何一种策略都不会是完美的。如果我们只考虑股息率,很容易陷入两种“红利陷阱”:一是“估值陷阱”,即虽然股息率较高,但是由于行业和公司特性,估值长期受到压制;二是“周期陷阱”,指强周期公司盈利和分红水平容易受到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短期的超高分红难以长期持续。
量化为高股息策略插上“翅膀”
为了更好地规避高股息策略中可能隐藏的“红利陷阱”,发挥好高股息策略的优势,笔者在过去8年的研究实践上,尝试将量化投资的手段运用到高股息策略中,以科学的计算来提升高股息策略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投资效率。
所谓量化投资,是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机算法和统计方法来选择和管理投资组合的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基于规则的决策过程来降低投资决策中的主观性,并尝试提高投资业绩的表现。量化投资高度依赖数据分析,投资策略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构建的,包括价格、交易量、财务指标和其它的宏观经济变量。量化投资通常会使用数学模型和算法来识别投资机会,这些模型可以是基于历史趋势的、基于预测的,或是基于某些特定投资理论的。
具体而言,我们主要使用量化红利策略来构建投资组合,通过多策略(核心策略+卫星策略)的方式进行分散化投资。
随着近些年算力瓶颈的逐步突破、人工智能现象级应用的诞生,AI也拓展了量化投资的深度与广度。
首先,传统的线性模型需要我们构建的因子单调性较好,而树模型和神经网络的使用,能够让我们引入一些更加复杂的非线性特征。此外,线性模型和树模型往往使用的是股票的截面数据,而神经网络将股票的时序信息也引入到了选股模型中。
其次,近些年来,分域建模的思路愈发被市场和投资者所接受。以树模型为例,加了风格、行业等特征之后的树模型,便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分域建模思路的应用,进一步,我们可以对不同的股票池进行分域建模,在不同的股票池中使用不同的特征、训练不同的模型。
最后,多策略的方式也提高了量化投资的稳定性,随着市场对有效因子的充分挖掘,有效的选股单因子的开发周期越来越长,线性模型的相关性也越来越高,所以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多策略集成,能够较为显著地提升量化模型的收益和稳定性。
量化红利投资也是分域建模的应用场景,那些在全市场有效的选股因子,不一定在红利类股票中也是最优的,而我们在实践当中,往往会选择在红利类股票中有效的选股指标构建模型。在非线性模型中,我们也会增加高分红股票的训练权重,提升模型在高分红股票中的选股能力;同时,虽然我们加入了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我们也没有完全放弃传统的线性模型。举例来讲,我们发现低波动的股票和高分红的股票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低波动代表着稳定,但是衡量低波的时候,也不仅仅只用股票的波动率,我们也加入了盈利的稳定性、分红的稳定等条件,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普适性。
从历史实践来看,量化与高股息结合的投资策略,其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有效的选股特征和模型的构建。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是要充分挖掘在高分红股票中的有效特征,不同于全市场股票,高分红的股票在某些风格上具备相似性(高分红、低估值、盈利稳定),我们要在相似的股票中挖掘区分度较高、选股能力较强的指标;二是对于非线性模型的训练,我们要着重关注高分红的股票,提升模型的普适性。
“量化+高股息”长期空间广阔
整体而言,得益于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相对较低的风险特性,高股息策略产品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
对于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客户来讲,通常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来满足长期的负债或支付义务,而高股息策略提供的定期现金分红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此外,高股息的股票通常是成熟、稳定的公司,尤其适合在经济下行期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帮助机构客户分散风险。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资产与负债匹配的机构(如保险公司),高股息策略提供的持续现金流有助于更好地匹配其长期负债;同时,股息通常会随着公司盈利的增长而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供通胀保护。
对于个人客户来讲,高股息策略可以为他们提供定期的现金流;相比于高增长股票,高股息股票通常波动性较低,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个人投资者;除了股息收入外,长期持有高股息股票还可能带来资本增值,特别是那些分红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
结合海内外的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来看,中长期而言,高股息策略产品普遍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首先,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性增加的背景下,高股息策略作为一种稳健的投资选择,其吸引力可能会继续增强;其次,国内监管机构鼓励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这也会增强高股息策略的吸引力;最后,随着更多的长期资金(如养老基金和保险资金)进入市场,对稳定收入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也将支持高股息策略的发展。
随着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高股息策略可以作为量化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投资者识别价值投资的机会。在AI的助力下,量化投资的技术进步,将使得策略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和投资于高股息股票,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总的来说,中长期来看,高股息策略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能继续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波动的环境下,更具吸引力。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和量化投资技术的发展,这一策略在国内的应用也将进一步增强。
(风险提示: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投资经理个人的看法。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2024-01-16 21: 08
2024-01-16 15: 03
2024-01-16 15: 00
2024-01-16 15: 00
2024-01-13 20: 01
2024-01-13 1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