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市场“磨底”期的我们,该怎么做?

小九 2024-02-02 11:08



这两天,市场持续的“磨底状态”,让许多人感到焦虑。市场磨底期,“磨”的不仅是行情,更“磨”的是投资者的心理素质。


正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市场持续非理性的时间,总会比你能撑住的时间更长。”这句话在A股更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市场低位震荡的煎熬,投资者有时会感到付出和回报似乎“不成正比”。


其实不然,在“特殊”的行情中,虽然每个人都逃不过“一粒沙”的命运,但如果能明白一些道理,具备某种品格,就能“安然度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处于投资“低迷期”,应该怎样面对。





01

接受失败,有时比获取成功更难


第一,懂得输才能学会赢。一个具备坚韧耐性的投资者,要懂得接受失败的重要性。变幻莫测,波谲云诡的资本市场,有时候“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活得长久。”资本市场,能“挺”过失败“活”到最后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赢家。

投资者出现失误,是因为他们总会把在市场普涨行情中收获的回报,归因于自己对走势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更高的信息解析水平。认为自己具备超群的择时、选股实力,从而产生自信满满的“幻觉”。且这种心态会随着盈利增多、并在周围的肯定、赞扬中不断被强化,形成“正反馈”。

这种认为,恰恰高估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极容易在之后的投资行为中出现偏差,投资的潜在风险也将大幅上升。

前一阵,一份基于上交所交易数据的研究报告显示,自A股开市以来,中小散户经常性在交易中处于亏损状态,而这些亏损,正是大户的主要收益来源。该报告还量化了中国散户的亏损数据,结果发现:交易越多的人,亏损概率越大。为何散户总是亏钱?因为许多人并没有学会接受失败。许多人对于风险——这极为重要的一课,始终尚未领悟:股价一旦上涨,就蜂拥而入;一旦下跌,又疯狂抛售。最终导致追涨杀跌,让情绪左右了交易。这类人哪怕之前积小胜无数,也最终将在某一次“大败”中倒下。


早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利弗莫尔就对失败做过精辟描述:投机,是天下最彻头彻尾充满魔力的游戏。这个游戏愚蠢的人不能玩,懒得动脑的人不能玩,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企图一夜暴富的冒险家不能玩。这些人如果贸然卷入,到头来终究会一贫如洗。因此,不要永远想着轻松赚钱,从心态管理的角度去看,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失败”,是成功投资的重要一环。

对于失败,芒格也有类似的表述:资本市场中,失误和损失不可避免。如果你不能接受短期账面损失,那你很难收获长期的市场回报。作为一个投资者,如果对一个世纪内所发生的两三次或者更多次超50%的下跌无法“泰然处之”,那你并不适合做投资。

连股神巴菲特,也在投资上犯过错——他曾自述,本来不太喜欢某项生意,却因喜欢该证券的条款而买入,最终导致亏损。最后,他总结,一定不要纠结过去的事。“买定离手,坦然接受失误。不要纠结过去的事,纠结也没用,人生只能向前看。这样的错误我过去犯,将来可能还会犯,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太纠结过去,没有坦然接受失败。未来有那么多值得期待,何必对它们耿耿于怀。”因此他主张人们接受失败,不要“恋旧”,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事实也证明,过度追涨杀跌、情绪不稳,都来自于不承认错误,以及对过去的“无法释怀”。而这些,都对投资没有任何好处。

另一方面,风险与收益平衡的道理也被许多人所忘记:一味地关注收益,会让我们忽略风险;但如果只关注风险,则会让我们错失良机。盈亏同源,没有跌就没有涨,收益与风险呈现周期般的轮回。世间万物,总是相互矛盾地存在,需要我们去正确看待。

因此,成功的投资者,必须理解“短期账面亏损并不代表真实亏损,但却可能是长期收益的必要代价”,才能更加坚持自身的投资策略,获得更好投资回报。因为一旦他们具备长期视角,就会明白,短期市场波动并不代表最终投资结果。

一旦具备“接受失败的能力”,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由幼稚走向成熟,拥有了更全面的投资视角和价值观。无论过去走势好还是坏,账面短期是盈或亏,都将不再成为你投资之路上的“绊脚石”。



02

涨跌如潮起潮落,耐心才能穿越周期



第二,具备坚韧的耐心。无论是股市、产业趋势还是财富机遇甚至自然规律,都具一定周期性,需要我们用极大的耐心去度过。

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对此做过精辟论述:周期的第一大规律,是不走直线必走曲线,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市场周期,大涨之后必有大跌,大跌之后必有大涨。股市如海,永远是潮起又潮落。

在周期性底部,大部分人会极度悲观,只看到负面因素。而当走势反转,大多数人都反应过来“大势回暖”的时候,机遇往往已经被提前看到积极因素的人所抢占了。正如A2007年“大牛市”上涨到6124点;2015年“大牛市”涨到5000点一样资本市场中的很多事,都出乎意料之外。

花无百日红,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行情,机会往往是跌出来的。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幻,总有均值回归的一天。越是人声鼎沸时,越要保持理性与客观,越是无人问津时,越要坚守信念和前行。熊市也好,牛市也罢,抑或是长期横盘震荡,这其中都是每一位投资者要反复经历的轮回,一如你逃不开的日出日落,潮起潮落,四季更迭。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周期,在了解它们的规律后,我们就能做出更优选择。

经济和股市都拥有“强周期波动”的特征。经济行业在螺旋式波动前进,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不断淘汰落后的行业,这一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在产业转型的“阵痛期”,经济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反复”,才能最终涌现出新的产业和模式;而当这一切深刻革命与变化,体现在资本市场之时,往往却是提前或者滞后。


说到这里,有两个词小九很喜欢:一个是盛极必衰,另一个是否极泰来。一件事情好过头了,那么后面大概率就将开始衰落;一件事情如果坏到底了,那么后面无论怎么发展,都大概率不会比现在更坏。



过去一年,权益市场表现跌宕起伏。震荡市获取收益难度陡增的同时,更加考验着投资者的心理素质。据《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2021年)》显示,基民投资收益中,基金损益贡献占比为40%而其它60%则被频繁买卖,跟风追涨、过早止盈止损等投资行为耗损掉了。因此优秀的投资策略,洞察其根本,道理都很简单:与其频繁交易,不如保持耐心,选择做长期限的投资。


长期的期限是多久?这里没有一个确切答案。但在被誉为美国“成长股之父”的普莱斯看来,“长期”通常意味着10年以上。通过严格遵循“成长型股票投资理念”,他在投资生涯中创造了卓越的纪录。

1929年至1932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89.4%。在普遍的悲观氛围中,普莱斯坦然拥抱变化,他在日记中展现出对未来深刻的洞察力:“我相信现在面临的机遇比国家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大”。他坚信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并积极付诸实践。由他所创立的产品,历经了美国38年经济起伏,包括大萧条、以及二战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成功穿越时空,取得了空前丰厚的回报。



03

A股具有“性价比”,你需要的只是时间



第三,充分了解市场当前状况。那么,目前市场处于什么位置?我们发现,当前的A股估值、风险溢价、成交额等多项指标触及历史低位。而越是突破极端,离底部的距离则越近;越是偏离历史,回摆的力度则越值得期许。

首先,可以从风险溢价这个指标一窥究竟。因为,该指标可以判断股票此时的“投资性价比”,当指标数据高于5.10%则说明股票的投资性价比突出,而低于3%则表示股票投资性价比偏低,风险较高。

目前这个指标接近历史极值。截至202419日,中证800指数的风险溢价为6.03%,处于近10年的高位97.07%,可见权益资产处于“高性价比”区间。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1.9。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历史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再从权益资产的估值来看,目前各大指数的市盈率(PE)、市净率(PB)估值均处历史低位。截至202419日,沪深300指数的PE估值分位位于近10年以来的低位10.55%

由此可见,市场一直在低估与高估的轮回中运行,低估是好事“即将发生”的必要条件。面对“低估值机遇”,尤其需要投资人选择“模糊”的正确。


这些年,我们经历过的下跌或上涨,绝不是历史长河中的唯一一次,此刻所经历的,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一旦市场出现边际改善,反转就随时可能出现,这正是价值回归的力量。

风险提示:材料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投资承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