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呈现持续悲观下跌,加息拐点确定性较高

2024-02-06 17:20



  周内复盘-市场情况

1. 转债&商品市场


截止20240202,中证转债、转债债基近一周收益分别为-2.22%,-3.43%;2023年来收益分别为-4.71%,-12.06%。


南华商品指数、招商私募CTA(有延迟)、招商私募股票中性(有延迟)近一周收益分别为-2.92%,-0.56%,-0.89%;2023年来收益分别为4.31%,-2.14%,8.3%。


2. 权益市场


截止20240202,沪深300、中证500近一周收益分别为-4.63%,-9.23%;2023年来收益分别为-17.87%,-22.19%。


近一个月新股(仅统计科创板和创业板)发行首日平均涨幅达131.6%,贝隆精密上市首日涨幅达192.0%。未来已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股票数量达220只。


宽基ETF中,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中证500、科创板近一周份额分别变动8.71%、7.29%、5.32%、3.73%、1.54%;主题及行业ETF中,份额增加靠前的ETF有红利、军工;份额下降靠前的有半导体、光伏。


截止20240202,融资融券余额为15225.6亿,其中融资余额为14588.6亿元,融券余额为637.0亿,融资融券余额近一周变化-4.8%,近一月变化-8.1%。

3. 行业配置


截止20240202,北上资金分行业,近一周流入金额最大的行业有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分别为34.6亿元、29.0亿元、19.3亿元;流出金额最大的行业有家电、银行、煤炭,分别为-9.8亿元、-11.0亿元、-12.1亿元。从持有权重来看,近一周大幅增持国防军工、建筑、通信;大幅减持消费者服务、煤炭、钢铁。


近一个月,从分析师超预期来看,食品饮料、家电、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景气度较高;从成交额和换手率上来看,传媒、消费者服务、计算机、电子等行业的拥挤度较高;从PB估值角度来看,石油石化、煤炭、通信等行业的拥挤度较高;从交易行为上来看,银行、煤炭、保险Ⅱ等行业的净流入较高,龙头效应明显;解禁额较多的行业有基础化工、电子、医药。


  权益市场周度回顾与展望


本周市场呈现持续悲观下跌,市场呈现流动性枯竭的局面。大资金持续增持宽基指数,但仍旧难以改变当前市场颓势,全周指数呈现单边下跌走势,跌幅较大。场内上证50、沪深300ETF持续出现了大量买盘且放量。本周上证指数下跌-6.13%,成交量1.8万亿,指数单边大跌。外资方面,本周北向资金统计口径出现连续两周净流入,本周金额在100亿。


海外方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新表态


1、并不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3月份降息,最终,降息行动将取决于经济形势的演变,在1月FOMC货币政策会议上,没有人建议现在就降息,如果劳动力市场意外疲软,将不利于美联储提前降息的外界预期;


2、但美联储在今年某个时间点降息将是适宜的,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认为,今年多次降息将是适宜的,降息的时间点取决于通胀证据,需要看到更多证据来确认我们所目睹的通胀回落现象;


3、更大的风险在于,美国通胀恐怕会在2%上方趋于稳定,近期通胀数据并不是由那些一次性因素造成的。我们期待通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回落至2%,不希望通胀锚定在2%;


4、希望完成抗击高通胀任务,同时维持一个强劲的劳动力市场。


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3月停止加息概率下降至52%,就业数据持续强势,消费数据坚挺。从当前海外基本面及通胀整体走势上来看,加息拐点确定性较高,但实质性的降息仍需要等待,或未必如市场预期快速到来。市场方面,海外市场呈反弹走势,科技股继续反弹。道指、纳指全周分别上涨1.43%、1.12%。欧美权益市场继续高位震荡向上,当前仍旧需要警惕美股回调风险给国内市场带来的冲击。海外市场依旧在围绕加息拐点和人工智能创新两个维度给股票市场进行定价。美元指数维持在103整数关口上方震荡向上,主要商品本周价格出现回调。基本金属本周下跌,LME铜价-0.76%,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大跌-7.13%,下跌至77美金附近。美元指数整震荡上行,人民币仍旧显示出一定的贬值压力。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收于7.21附近。


股市方面,中央高层定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为“高质量发展”,坚定经济转型已基本成为定局。参考韩国、日本经济转型时期的市场表现,总量层面更多以震荡波动为主,而经济大力转型方向则不断呈现投资机会。政策的定调延续了过去托而不举的总基调不动摇。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股市更多会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机会,而非指数全面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在持续政策方面利好的条件下,继续看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的科技创新带来计算机、通信、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方面的机会、同时关注机械、电气高端制造等方向设备更新投资会,主题方向:机器人、苹果MR、商业卫星产业链、低空经济、华为鸿蒙、银发经济等方向值得重点关注。高股息方面仍值得持续重视:能源、电力、电信运营商等方向。操作上建议采取配置策略为主,交易策略为辅的方式为宜。同时需要做好仓位管理。


短期市场仍要警惕春节前流动性收缩,市场投资堰塞湖等问题,短期看市场仍有调整的需要。建议节后市场企稳后再做布局打算。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经济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外资持续大幅流出。

  债券市场周度回顾与展望


本周央行逆回购净回笼2300亿元。央行在本周开启14天逆回购,这属于节前常规操作。但同时央行在跨月后开启逆回购净回笼,猜测可能是因为下周降准落地,央行主动减少逆回购投放,形成对冲。本周资金面偏松,DR001在1.7%附近,资金面分层仍然存在。大行资金每日净融出减少,下降至3万亿左右,后续关注大行对非银的资金融出变化。


本周,债市总体表现强势,尤其是周初,长债快速下行。10年国债突破2.45%,达到历史最低。而30年国债仍然是表现最强的品种,与10年国债利差再创新低。虽然上周末有像广州地产放松这样的政策,但是市场当下对利空因素非常不敏感,加上权益市场表现偏差,债券市场情绪面极度亢奋。在利率创下新低后,债市回归谨慎,利率回归震荡。本周,1月PMI公布,总体看,基本面虽然没有进一步恶化,但也没有起色,短期债市宏观环境仍然偏利多。


下周为春节假期前最后一周,重点关注节前资金面,降准落地后资金利率是否会有所下降。另外,节后第一天是MLF投放日,但同时也是非银休息日。目前10年国债利率可能隐含了10bp的降息幅度,如果降息不及预期或不降息,市场可能会有调整。考虑到时点节奏,市场可能会担忧持券跨节的风险,从而在节前提前止盈。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