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收益远逊基金净值涨幅 公募多手段提升投资者体验
2021-01-25 20:00       李树超 续高

2020年公募基金整体收益喜人,令不少基民大赚,但整体来看,基民去年的平均收益依然远比不上基金净值增长率。为此,业内机构正在投资者教育、产品设计、投资策略等方面下功夫,以求提升基民的投资体验。

基民收益远逊基金净值涨幅 持有期过短或是主因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场98.2%的基金实现盈利,该平台也有近95%的用户实现盈利。但从收益率的角度看,基民的整体收益与基金相比差距明显,该平台用户去年权益类持仓的平均收益率仅19.19%,远不及权益类基金42.15%的平均回报。“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一直是公募行业的“顽疾”。究其原因,上海一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的投资门槛较低,很大一部分客户是投资经验相对不足的普通投资者,对市场缺乏理性判断。据我观察,去年疫情时,许多客户没有扛住回撤并迅速赎回。不但承受了短期市场波动的损失,还付出了赎回费成本。市场稍微回暖之时,许多客户不愿回归市场,而是等到股市已经涨很多才匆匆入市,收益自然大打折扣。”

兴全基金林国怀近期在回答基民提问时表示,“从历史情况来看,权益类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很高,平均约有15%、16%左右,但是很多基民的持有收益率并不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权益市场、权益基金的波动相对比较大。波动率越大,持有期越短,这可能是人性决定的。”

部分受访人士表示,“杀跌”的主要责任在投资者身上,“追涨”却离不开基金销售机构的“推波助澜”。目前,国内多数基金销售机构的主要代销收入源于佣金而不是业绩分成,这使得代销机构与客户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上述销售机构人士称,市场过热时,代销机构往往会大肆鼓励投资者入市,几乎没有机构会上去泼一盆冷水,因为这相当于砸自己的饭碗。

基金公司“多管齐下” 提升持有人投资体验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正“多管齐下”,力求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改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

个人投资者因为年龄层次分布不均、专业理财知识认知不足,相对于基金收益实现的过程更加注重收益结果。所以近年来,基金公司一直在大力推广投教业务,并逐步地将传统的线下渠道服务模式转向线上,而去年疫情更加速了这一趋势。

2020年以来,除了线上形式的直播、路演、投资策略会,各公司还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第三方财富社区及视频平台,打造自媒体矩阵进行体系化运营,围绕基金投资制作一系列投教短视频。

德邦基金表示,目前线上投教已成为公司线下渠道投教的良好补充。一方面,由于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极大地拉近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的距离。基金经理直接与持有人的交流互动,能够在市场快速变化时及时给予建议,减少持有人的追涨杀跌行为;另一方面,借助各大平台的可观流量,基金公司实现了用户覆盖面的广泛拓展,传播效果显著,有助于持有人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理念的树立。

在加强基民互动的同时,基金公司也在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自身权益、债券等各类资产的投资能力。

华北某大型公募的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我们在追求长期收益目标的同时,也要关心短期的波动,把控制回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尽管这样会损失相对收益排名,但希望以低净值波动为投资者提供更加舒服的投资体验。”

除此之外,近年来,基金也开始加大发行带有一定锁定期限的“持有期”基金力度,通过“强制”方式避免投资者受市场情绪影响进而高买低卖。

截至2021年1月22日,去年四季度以来已有汇添富、博时、银华等26家基金公司发行了30只持有期类型的权益类基金(包含偏股混合、平衡混合、灵活配置三类),去年三季度这一数据为19只。同时,锁定期限大多在一年或三年,最短持有期也设定为六个月。

对此,北京一位绩优基金经理称,持有期运作形式的基金使投资者有机会分享到长期投资完整收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基金经理制定中长期的投资策略,防止建仓期结束资金立即赎回带来的扰动。

相关推荐

基民收益远逊基金净值涨幅 公募多手段提升投资者体验

2021-01-25

基金把脉半导体赛道:存在局部泡沫 细分领域仍有机会

2021-01-25

公募看医药后市:板块内部分化或将加大 关注高景气度细分领域

2021-01-25

三大要点 选好港股主题基金

2021-01-25

一周吸金120亿!港股ETF果然火了,还能上车么?基金经理这样看

2021-01-24

相关推荐

调仓风向标 | 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不抱团是我最后的温柔

2021-01-25

开年三周新兴市场股 录得超百亿美元流入

2021-01-25

私募加仓港股 重点布局优质龙头和稀缺标的

2021-01-25

公募看医药后市:板块内部分化或将加大 关注高景气度细分领域

2021-01-25

财通资管副总经理周志远:擦亮“稳”字招牌 精细化发力“固收+”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