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公募基金大时代来临 提升客户获得感是关键

杨波 方丽 2020-07-13 00:00

时隔5年之后,江向阳还一直记得,刚到博时基金时一位集团领导说的话:“要说准确的话,做正确的事。”

江向阳对此的理解是,说准确的话,是要有责任有担当,要对团队负责,对企业负责;做正确的事,则要洞察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要识得了风险、把握得住规律、找得到盲点、抓得住重点、形得成突破点。

2015年7月,江向阳正式出任博时基金总经理。当时,博时基金正处于发展的低潮期,公募规模排名滑落至行业第16名,公司人心浮动,离职率一度攀升。

新的管理班子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博时率先抓住了银行理财资金大举流入债市的风口,一举扭转颓势。2015年底博时公募规模排名提升到第12名,半年提升4名。此后,博时将工作重点放在全方位提升公司质量上,资产管理规模随之快速增长,核心公募规模行业排名不断上升。2016年,博时基金排名第八,2017年重回前五,2018年重回前三,之后一直稳居前三。

在江向阳任职总经理5年间,博时基金管理规模从3027亿元增至1.2万亿元以上,加上博时资本、博时国际子公司的综合资产管理规模将近1.4万亿。服务的客户总数超过1.1亿人,累计分红逾1200亿元。博时基金终于突破瓶颈,重现辉煌。

江向阳出色的工作业绩也得到了股东的认可,2020年4月15日升任博时基金董事长。

日前,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江向阳,他坦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讲述了博时基金过去5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他表示,博时基金各产品线、业务条线都要对标行业最佳,目标是成为具有领先地位的全能型资管机构,在品质上受客户和员工信赖。他同时认为,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公募基金行业大有可为,关键是要切实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获得感。

临危受命  居危思危奋起拼搏

中国基金报记者:2015年年中,你在博时最低迷的时候出任总经理,之后博时快速触底回升,是怎么做到的?

江向阳:最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招商局集团决心很大,管理班子锐意求新。我和张光华董事长先后来到公司,都是由招商局集团党委直接委派的;公司管理层也团结一心,自上而下在公司带出了一种居危思危、奋起拼搏的精气神。二是博时人心思变,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虽然博时一度下滑到16名,但每个博时员工都有一颗不甘落后的心,这是最强大的民意基础。如果说我个人做了什么贡献,可能是在那个时点,对金融市场格局变化和行业规律的认知把控上,我的判断和行动还算比较准确和坚决。

中国基金报记者:当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江向阳:我来的时候,一位集团领导对我说过一句话:“要说准确的话,做正确的事。”我觉得特别有道理。说准确的话,本质是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要对团队负责,对企业负责;做正确的事,则要求我们洞察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要识别得了风险、把握得住规律、找得到盲点、抓得住重点、形得成突破点。

要做到准确很不容易,你以为的准确不代表真的准确,准确更不代表正确。人会本能地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不太对,这是人性。管理公司就是管理人性,必须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文化,让每个人都要学会担当。

从3027亿到超过12000亿  落实四大战略重现辉煌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出任博时基金总经理5年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从3027亿发展到超过12000亿,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请讲讲博时基金的发展历程和重大决策。

江向阳:博时最近5年的变化比较大,但规模和排名只是一个方面,不能说明一切。我认为最可圈可点的,也是最令我高兴和欣慰的,是整个公司品质的提升。

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我们主要着力点是提升竞争力,做大规模;从2017年开始,我们将着力点主要放在提升质量上;2019年提出要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发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规模适度。

5年来,博时基金对投研体系进行了深度改革,“投研一体”和“投研四互(互联、互通、互信、互促)”是两个关键词。我们重塑了投资文化,重建了投资信心,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支生机勃勃的队伍,以及有鲜明风格特征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梯队培养机制。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讲讲几次比较重要的突破。

江向阳:博时发展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输出债券主动管理能力,为中小银行提供债券主动管理服务。博时公募债券基金总规模超过2500亿,排在行业第一位(数据来源:博时基金、海通,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

第二是互联网金融,我们率先跟几大互联网平台合作,并建立了默契的合作关系。我们在蚂蚁金服财富号上有1400万粉丝、2000多万黄金基金客户,积累了互联网底层账户的管理经验、互联网在线群基金管理经验,在银行端扩展网金业务就相对比较顺利。我们开发出了一种客户体验相当好的服务,叫“两全两低”,“两全”是全产品线服务、全过程陪伴服务,“两低”是低转换时延、低交易成本。

第三是发展绝对收益投资。博时有强大的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投资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建成了一套绝对收益的投资方法和系统,通过资产配置降低波动率,争取获取相对平稳的正回报。为了管好绝对收益产品,确保产品风格不漂移,我们一只产品要配四位经理,包括组合经理、投资经理、客户经理、风控经理。

第四是固收和权益投资体系再上台阶。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投研能力,二是定价和交易能力,这都取决于有一支生机勃勃、专注投资、追求卓越的队伍。博时在大健康、TMT、新能源、新消费、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研究都比较领先。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在管理债券、养老金方面的能力很强,你们怎样提高权益投资能力?

江向阳:在权益投资方面,我们去年也爬坡过坎,再上新台阶,投资方法、投资策略与市场更加适应,投资风格更加清晰、稳定、易识别。我们的科创投资也经受住了考验,不少基金业绩都很不错。

我们要求投研体系对产业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产业的投资机会并掌握合理的估值方法,在一些重要的投资方向,如大医药、大健康、科技、TMT、新能源等,配置足够多的资源。我们对科创方向的100多个细分子行业建立了产业目录,并持续跟踪,建立了一套细分产业的景气度投研标准、估值标准,对科创方向的上市企业进行合理估值。博时投委会测算过,将公司股票池的TOP100股票以等权编制一个投资组合,超额收益明显。

实行双通道激励机制  公平与尊重最重要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怎么留住人才?

江向阳:我们建立了“10年投资人才培养计划”,为什么要搞10年呢?我们要求研究员先做4年产业研究,之后通过一套答辩程序和标准,如果合格,可以进入投资体系,从基金经理助理做起。这样,研究员可以学习用投资的眼光来理解研究,但他还要继续做5~6年的产业研究,研究工作要占一半的KPI,直接对应他的薪酬定价。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必须对2~3个产业有深度研究和深厚积累,否则,很可能没有定力,经不起大风大浪。

有了这套人才培养体系,博时的研究员离职率非常低。研究员发展路径清晰、预期稳定,每年都能学到新知识,每年都有职业成长,自然就愿意留下来。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是否考虑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否会考虑搞事业部制?

江向阳: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成果。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包括一些创新机构都陆续推出股权激励,博时基金也在研究包括员工持股在内的长期激励方式,通过股权激励把客户利益、员工利益、股东利益高度结合在一起。当然,这方面的主导权还是在股东。

事业部制是一个偏短期的激励机制,我们也试验过,结果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把事业部制作为主要方向,而是结合博时实际情况,做好长期机制建设,明确员工发展轨迹和发展预期,同时考核透明化,激励约束落实到位。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具体讲讲博时的激励机制。

江向阳:我们实行双通道机制。博时是专业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岗尽量压缩,但专业序列是完全打开的,员工薪酬可以提到部门总经理、董事总经理级,基金经理薪酬最高级别可以提到副总经理级,只是没有管理薪酬。基金经理的薪酬分成四个部分:管理业绩、管理规模、投研贡献、管理薪酬。普通基金经理没有管理薪酬。业绩导向,同时考虑其管理规模和投研贡献。具体有很多操作细则,如业绩是长短期结合,一年、三年占不同权重,鼓励基金经理做长期价值投资。基金经理只要把业绩做好,把规模做大,贡献好的产业深度研究报告、好的估值建议、好的交易策略,就一定能获得很好的薪酬。

博时是六能机制,能上能下,考核靠后的部门领导要被调整。不过,我比较关心员工的心理,也不会简单粗暴处理。博时的年轻人很多,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已经有90后的,也有80后晋升董事总经理,进入高管序列。年轻人都很有朝气,对他们准确定价以及尊重是最重要的。博时的文化强调对员工的关怀,要让员工觉得很温暖,而且可以信赖。要有文化、有精气神,不是纯粹拿钱买服务的,拿钱买服务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各业务条线对标行业最佳  力争行业领先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讲讲博时基金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

江向阳:博时基金经过5年革新,业务更均衡,投资上台阶,基本具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客户体验、提供全天候全优质服务的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最近我们提出了领先战略。

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回归本源,打造核心能力。我们的本源是什么?就是要助力把社会资本变为经济建设的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为社会资本保值增值。未来几年,我们要坚持四个服务,落实五个驱动。

坚持四个服务,一是服务实体,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服务民生,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通过金融产品参与资本市场,与优秀企业共成长,进而为客户的财富保值增值,这是我们的责任;三要服务改革,公募基金不仅要服务金融市场改革、资本市场改革,还要服务中国经济的改革;四要服务生态,也就是服务同业。

落实五个驱动,一是领先战略的驱动,聚精会神抓好能力建设,成为客户信赖的投资伙伴;二是科技驱动,要驱动各项业务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三是投研驱动,我们最核心的价值是把持有人的钱管好;四是市场驱动,本质是客户驱动,必须知道我要服务谁、怎么做好服务;五是创新驱动,唯有各方面提质增效,创新协同,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

博时基金希望成为一家具有领先地位的全能型一流资管机构,在品质上受人信赖,受客户和员工信赖,这要求我们的服务态度、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协同能力、创造力、投资能力都要再上台阶。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具体怎么做到全能型?

江向阳:我们推出了一个核心措施——对标管理、提质增效。在所有类别产品线的市场竞争力上都要对标行业最佳,不是对标一家公司,而是按业务线对标。这非常困难,但必须有这个劲头。

中国基金报记者:博时基金下一步突破的重点是什么?

江向阳:博时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四个核心能力建设,一是核心投研能力,二是产品服务能力,三是线上客户服务能力,四是数字化能力。

在投研端,博时的投研一体化改革初见成效,还要继续深化推动;在产品端,继续发展类别齐全、风格鲜明、业绩优秀的产品线和投资策略、配置工具,努力涵盖国内和境外的不同资产,满足各种类型客户的投资需求;线上服务端,正在打造平台、产品、场景三位一体互联网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能力方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我们会从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服务四个方向发力。

我们也会一如既往抓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科技建设。在此基础上,全面融入市场,在竞争中提高各项能力,这是博时的使命。我们要靠市场化、靠服务、靠态度来竞争。别人花三天能提供的服务,我们要一天送到;别人第二天约了去见客户,我们要当天飞到,产品方案也要比别人出的早。通过我们的勤奋和拼搏来赢得市场,这需要团队具备自我牺牲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目标。

适度控制权益基金首发规模  提升客户获得感

中国基金报记者:股市向好,爆款基金不断,你怎么看?

江向阳:爆款基金有利有弊,我们不排斥,也不刻意追求。开放式基金随时可以赎回,如果市场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规模太大,基金经理压力会比较大。开放式主动权益基金最好适度控制首发规模,把业绩做好了,有资金持续流入会比较好。博时今年权益类产品的战略是重点发展封闭式产品,买了就要封闭三年,首发规模相对来说不会太大。效果还有待评估,总体上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中国股市波动比较大,封闭式基金可以让客户体验到长期持有的收益,增加获得感。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认为公募基金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江向阳: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公募基金行业大有可为。

从需求侧看,数据显示,中国财富规模的年复合增速到10%以上,预计到2025年将比2018年翻一番,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对资本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国正在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金需要大比例配置公募基金。更重要的是,资管新规正在深刻改变资管行业,银行理财、保险、信托正在加大配置公募基金的力度。

从供给侧看,在全球负利率环境下,中国资产吸引力和配置价值不断提升,同时,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将不断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和韧性,提升资产质量,降低市场波动率,进而提升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策略越来越丰富。

当然,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挑战也很多。首先,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其次,新技术不断涌现,科技跨界对传统的服务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第三,海外资管机构正大步进来,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能力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第四,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推行注册制,对我们的投资能力也是巨大挑战。当然,如果我们经受住了挑战,反过来就是巨大的机会。

公募基金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资管机构,加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策略、产品和销售服务,做长期投资、责任投资,切实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人性  要避免经验主义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出任博时总经理时,有二十多年监管工作经验,但并没有基金行业管理经验,为什么管理博时基金能够有这样的成绩?

江向阳:我刚到博时的时候,对基金行业的认知和理解的确很浅,以前也有几个基金行业的朋友,但一个博时的都不认识。说实话,我以前从没想过要到企业来,我不是一个特别爱做职业规划的人,以前工作变动都是组织调动,组织调去哪就去哪。我也是干一个岗位爱一个岗位,既然下决心到博时,就要尽量做好,我的个性是比较愿意接受挑战。

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一般来说,我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会让别人去做。刚来的时候,我对行业的认知比较少,必须放下所有的执念,把过去的认知清零。放得下自己就是要避免经验主义,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团队学、向行业学。领导人如果经验主义太重,觉得这不对那不对,就会扼杀大家的创造力。

博时有高人,行业也有高人,我努力向他们学习。我过去干了二十多年监管工作,也一直在很努力地学习,对金融行业、投资市场我还是有一些洞察力的,什么时候什么方向会出现大的机会,我觉得我的把握能力还可以。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本科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学法律、博士在南开大学学金融,这样跨学科的学习,会不会挑战比较大?

江向阳:我本科学的是理科,但业余喜欢文科,上大学读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包括胡塞尔、康德的书,有点难读,但我比较有兴趣。后来我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就受益于读书比较多、比较杂。又因为我是理科出生,数学还不错,考金融博士也还比较轻松。所以,我跨科考试还比较占便宜。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喜欢读什么书,对工作有哪些帮助?

江向阳:我以前喜欢读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这几年太忙,有时间会读一点经济学方面的书。总体上,理工科背景主要教会我精细化、数量化的分析方法,多读人文类的书籍特别是哲学方面的书籍,对管理工作的帮助比较大,因为哲学是研究人性问题,而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人性。当然,在实践中的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需要发现问题与把握规律的能力。

相关推荐